碑林纪事之:杨继盛墨迹留兰州

时间:2013-02-18 15:38来源:大西北网综合 作者:李鹏 点击: 载入中...

        杨继盛,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一生爱国爱民,不畏强暴,与权奸作殊死斗争,惊天地,泣鬼神,凛凛然立于中国史册。
        他不是甘肃人,但兰州碑林有他两通诗文碑刻,一是因为他的确是一位浩气长存的中华优秀儿女代表,其精神与气节,当流芳千古,永世传诵;二是因为他在被贬谪甘肃临洮期间,仅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为临洮人民办了那么多好事,被当地老百姓赞颂为“杨父”。
        杨继盛(1515—1555),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出身贫寒,7岁丧母,受继母嫉妒,使之放牛。13岁才从师读书。32岁及第,授南京吏科主事,后选调北京任兵部员外郎。从32岁中进士到38岁下狱,在这7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做了两件震动朝野的大事,一是谏阻开马市,二是冒死弹劾奸相严嵩。
        那时,居于阴山附近的俺答,率兵侵犯宣化、大同,要挟明廷,提出宣化、大同等地每年春秋两季开设马市。当年的咸宁侯仇鸾,刚得到皇上的恩宠,封为大将军,他畏惧出战,欲与之妥协,开大同马市。而杨继盛认为,仇鸾不出兵,议和示弱,是丧权辱国,于是上疏皇帝,力言仇鸾之议有“十不可、五谬”。 嘉靖皇帝拿不定主意,交由仇鸾、严嵩、徐阶等臣议论。在仇鸾操纵下,驳下杨疏,并密奏诬杨,乃下杨狱,后贬谪到狄道(今临洮)做典史。
        那时的狄道,是个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地瘠民贫。杨继盛体察民情,安抚百姓 ;兴办书院,发展教育;开采煤矿,便利民生……他自己则粗茶淡饭,清苦廉洁。这一切,在《狄道州志》里都有详细记载。
        为了创办超然书院,他不惜卖掉自己的马,而且连妻子的嫁妆也卖掉,购置学田,广招人才 ,招收100多名穷苦人家的孩子,接受教育。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杨继盛,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临洮后来日渐发展成为一个文风昌盛的文化县,不能不说是杨继盛开了先河。
        为了寻访杨继盛的墨迹,我曾两次专程去过临洮。县委和县博物馆的负责同志告诉我,在黑甸峡西岸,有一摩崖石刻,镌刻着杨继盛的《记开煤山稿》。现在是夏天,水太大,不能过去,到了冬天结冰后,就可以上去看了。其他墨迹找不到。遗憾是必然的。好在后来从《书法》杂志上读到了这篇《记开煤山稿》,并从他的现存诗稿中选出一首《谪所苦阴雨述怀》,一诗一文,刻于兰州碑林。

 



杨继盛书《记开煤山稿》

       《记开煤山稿》是这样写的:
        临洮八十里锁林峡,有煤山二区焉:一在峡之西;一在地竺寺前。先是开者,数为番民所阻,有司至不能制。余以谏开马市谪狄道,寻欲开之,而不敢专也。会庠生张子汝言白于府县,允之,委府相陈言往董其事,乃番民阻之又如昔。予遂偕挥使李子节、门人李惟芳、陈恂、宋诰往治之,至则先慑之以威,次惠之以赏,由是煤利以开,番民遂服。予不喜煤利之开,而喜番民之服也。遂记之。
        看字,心平气和,潇洒自如,许是他平生书法之得意之作;读文,字字朴实,句句真切,可见他当年开煤矿便民之一斑。
        而也是写在被贬临洮期间的《谪所苦阴雨述怀》,书写时则充满了悲愤的激情,笔力雄健,撇捺点画之间,充满了他的浩气与丹心,是他宣泄感情的精心之作,应该说是他一生中的书法精品。反复吟诵全诗,其凄风苦雨,壮志难酬,英雄被困,回天无力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我总以为《谪所苦阴雨述怀》,决不亚于蔡文姬久传不衰的《胡笳十八拍》,也堪称绝唱。
        云黯黯兮郁愁结,雷隐隐兮哀怨绝;雨潸潸兮血泪下,水泠泠兮悲声咽;鸟乱啼兮怜人苦,花零落兮谁是主;欲深入兮无永穴,欲高飞兮无翰羽;扪胸问心心转迷,仰面呼天天不语;混宇宙兮不分,蔼烟雾兮氤氲;西风起兮天霁,挂远树兮夕曛;聚还散兮暮云平,晦复明兮日初晴;何时回怒兮,天王圣明。
谪所苦阴雨述怀寄呈继津兄削正  继盛

 



杨继盛书《谪所苦阴雨述怀》

        正当杨继盛一面郁郁不得志,吟诗宣泄,一面又为临洮的老百姓奔走效力之时,俺答屡屡背约,出兵犯境,仇鸾恶行败露,而仇又疽病暴发而亡。仇鸾死后,皇上想到杨继盛的疏言,将他升迁山东诸城知县。离任时,临洮老百姓洒泪相送百里之外者千余人。
        那时也正是严嵩专权跋扈之时,严嵩曾与仇鸾有怨,因此,想乘机拉拢杨继盛,“一岁四迁其官”。杨继盛也就在不断升迁的路中,东奔西走,从临洮赴山东,转而南京,又上北京,沿途他诗情勃发,一路吟唱。我在《书法》杂志上看到的他的诗文墨迹,就是留在江苏镇江的。
        为搜集他的资料,卢玺凯与张树华除了在苏州古旧书店买到《杨忠愍公全集》,还前往镇江,在焦山碑林仰止轩内读到了杨继盛《游焦山》的七绝诗碑:
        杨子怀人渡洋子,椒山无意合焦山。地灵人杰天然巧,瞬息神游万古间。   
        杨继盛回到北京,他不但不感恩于严嵩,相反,他认为:“方今外贼惟俺答,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仇恨严嵩甚于仇鸾。四迁其官,他认为是皇恩浩荡,只 有除去朝中奸贼才能报答皇恩。他目睹了严贼的种种罪行,甘冒粉身碎骨的危险,上书嘉靖皇帝,揭露严嵩的“五奸、十大罪”,但皇上却听不进去,在严嵩的唆使下,杨继盛被诬陷入狱,下令“杖之百”,受尽酷刑。明代的廷杖,轻则残废,重则送命。执行之前,一位同情者劝杨继盛饮蚺蛇胆,要他和酒服下,杨继盛却说:“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
        杖刑之后,皮开肉绽。杨继盛知道,必须把腐血放出来,否则会危及生命。于是,他摔碎了瓷碗,将碎片扎入体内放血,血流不止,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他还用瓷碗碎片将腐肉一一割去,“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狱卒执灯颤欲坠,继盛意气自如。”当年关公刮骨疗毒,也不至如此目不可睹!
        他在狱中写诗:饭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上凌云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在身陷囹圄,受尽酷刑的情况下,也还惦念着他亲手创办的超然书院,有《狱中与超然书院诸生书》尚存于世。
        书院诸友:文会下,昔承雅爱,随具谢言,想已达矣。年来学业如何?幸勿蹉跎也!有怀不尽外,狱中作数十首附览,然予之志亦见于此矣。
        寥寥数语,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北京西市,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乌云翻滚,暗无天日。一位披戴刑枷的铁性汉子,面对奸贼的屠刀,大义凛然,昂首走向刑场。他以悲壮之声仰天长啸,朗诵着他那首感人肺腑的临刑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据《明史》载:杨继盛的妻子张氏为救其夫,上书皇帝:“臣仰惟圣德,昆虫草木皆欲得所,岂惜一回宸顾,下垂覆盆。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斩臣妾首,以代夫诛。”然而,“嵩屏不奏”。每读至此处,为杨妻爱夫之情,肃然起敬,也为严贼之一手遮天咬牙切齿!
        杨继盛倒下了,年仅40岁,但邹应龙站起来了,他举起杨继盛的反奸大旗,义无反顾,直到把严嵩弹劾下马,严世蕃被杀,严氏党羽土崩瓦解。
        十多年以后,至明穆宗才为杨继盛平冤昭雪,赠太常少卿,谥忠愍,予祭葬。明清以来的皇帝、大臣、名人、学者为之题词、作诗、编剧,颂其忠心赤胆。乾隆在杨继盛的画像上题诗:
        捐躯不为逆龙鳞,两疏千言万古新。直使权臣险丧胆,何妨烈士显忘身。
         ……
        出自杨继盛之手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仰慕不已,改“辣手”为“妙手”,并书之座右,从而使这副名联更为天下传诵。
        据临夏文史资料《河州史话》载: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就是发生在杨继盛故居。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听到这一消息后,在明朝著名爱国志士杨继盛故居——松筠庵举行大会,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李鸿章的投降活动,通过了举子们联名的请愿书,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在请愿书上署名的有16省应试举人603人,其中包括甘肃的61人。甘肃举人除参加上述活动以外,又有76人聚会商议,由武威举人李于锴起草《甘肃举人呈请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痛陈了甘肃举人的爱国情怀:“辽南既失,海险已为敌有;更割台湾,而福建势同孤注。”“窃以为和局不更,则中国万无自全之理。使因循姑息,苟图暂安,恐一倭得志,众倭效尤,剜肉补疮,终无上策。”“罢可危之和约,树不敝之良图,实四海臣庶所同庆幸。”呈文由李于锴领衔,76名甘肃举人签名,准备送都察院。之后,听清政府已批准《马关条约 》,无法挽回而未上递。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当年的那些举人为秉承杨继盛之气节而有意选此处为聚会之所。
        400多年的风烟过去了,大浪淘沙,杨继盛依然流芳百世,永垂青史。杨继盛的墨迹将永远留在兰州!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州碑林纪事:《免粮恩碑》的启示
  • 碑林纪事之:甘肃“二澍”
  • 碑林纪事之:寻访邹应龙墨迹
  • 碑林纪事之:胡缵宗诗书见金城
  • 碑林纪事之:怀素《自叙帖》丙辰本
  • 碑林纪事之:诗仙书法亦超绝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趁热写起

      中伏,芾皇(惶)恐。入伏日有雨,凄然如秋。山斋林斋皆虚旷,沧石流水,足度暇日...

    • 逸笔凌云

      兔子是人类最早养殖的动物之一,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玉兔”符号。...

    • 书法里的茶香

      “茶”字的写法有点渊源。一千多年前的“茶圣”陆羽在《茶经》将“荼”字去掉一划...

    • 中国历代书画艺术巨匠: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有“书...

    • 无墨不欢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人世间盛大的狂欢节,包括年节喜庆,全都是在一张纸上度过的...

    • 白银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开馆

      8月17日上午,白银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举行盛大开馆仪式暨第十七届PHE国际青少...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