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主体和本源及生成机制
解释书法浩若星辰的文章正在和已经使我们对书法的主体和本源的问题变得模糊,中国书法界的奇特现象是以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流派来评定书法史的,丧失了对中国书法的内存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评价一个事物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两种方法,经验主义是以结果为评判的论据,实证主义是以研究事物的起源为评判的依据。中国书法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为评判标准的,比如“书法是怎样写出来的”这一重大命题,一般都是以分析某一个名家并扩至以名家为师的流派作品得出结论的,比如以分析王羲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喋喋不休地讲述书法是如何如何这般这般。
书法是怎样写出来的?书法是靠人的手臂的动作写出来的。这一命题听起来幼稚可笑,但它却是书法最本质的回答,书法和乒乓球一样是靠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的协调发力而完成的,这中间其中有物理因素,肌肉的拉动,化学的因素,血液、脉搏的跳动,心理的因素,大脑的指挥系统,这些因素的训练构成书法的基本生成机制。从现代学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来研究和探索书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楼兰残纸为例在汉和魏晋时期没有高凳高椅,人们大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放的是二三十厘米的桌子,写字时左手持简牍,放至膝盖,右手伸直肩、肘、腕呈直线状,写字的姿势和现在完全不同。由于手臂伸直的原因,力量可以直接抵达笔尖写出的字具有力度,我们看魏晋残纸其笔法高古流畅,厚重迅捷,读楼兰残纸时还原一下写字的姿势,把自己带进当时的语境中,体验古人的写作状态,对认识书法的本源及生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唐代以后的书写姿势是坐在高凳上手臂成为弯曲状,不同的写字姿势会写出不同的字,魏晋笔法首先要从写字的姿势去体验,用唐以后并至今流行的写字姿势是很难达到魏晋境界的。书法的生成是一种物理现象,它必须要用物理运动的规律求得解释,这不仅仅是书法的训练方式问题,而是对书法形成的运动机制的探讨问题。
大约在5000年前中东地区已经有楔形文字,文字史其实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楔形文字最后消失了,变成了拼音文字,而比它晚许多世纪出现的中国象形文字却存在下来,并成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民所使用的文字。如前所述,准确找到文字生成起源,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中国的象形文字有两种历史痕迹可供考察。一种是古人类遗址,如大地湾遗址中刻在陶罐上的符号,另一种是中国易经的卦卜,卦卜从逻辑学的角度是二进制,和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方式一样,从图形学角度它可能是中国文字最初的符号。易经的思维方式和卦卜图形都与中国的文字有关,从这个意义上卦卜也是书法的雏形,从甲骨文、金石文、篆书、隶书一路走来到了汉魏晋时期,五体书法出现形成中国书法清晰的脉络。书法分为形和神,形即图形,神是风采。书法和天下所有的图形一样,是由点线和色块所组成的,图形是书法的基础存在状态,魏晋时期是书法的分水岭,它之前的甲骨文和金石文是书法的初级阶段,这两种书体主要强调记事功能。篆书笔法单一的以方笔和无锐角书写,字形繁复,早期的篆书具有强烈的象形意义,强调工整、对称、平衡,隶书的笔法要复杂的多,但字结构大大简化,从篆到隶字形由繁至简,行书的出现使书法的字形变得多样,线条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字形和线条有了更强的节奏感,为什么在魏晋时期书法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追溯了书法生成的传统渊源,内在动力以及传承基因,假设第一个书写行书的发明人注意到了图形的存在、影响、人的本能需求和社会的认可等等的功能,形成图像和人们彼此交流表达的认同,人们从图像符号进而形成了公民的认同和社会的契约,经过强化熟练认同形成了书法图形的规范和推广。认知形成是书法存在的先决条件,从汉简和魏晋残纸看当时还有许多不同的书体,只不过没有流传下来。原因可能是这些书体难以书写或者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
现将汉晋时期的汉简及石刻做个比较。
武威简牍主要有礼仪简、王杖十简、医药简。
“王杖十简”简长23.2-23.3厘米,宽约1厘米。简文记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录有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诏令。其内容记载明确,尊老养老、高年赐王杖的明确命令,和抚恤鳏寡孤独残疾人的具体法规。
医药简牍计木简78枚,每枚长23-23.4厘米,一类宽 0.5厘米,另一类宽1厘米;出土木牍14枚,每枚长22.7-23.9厘米,厚0.2-0.6厘米。简牍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
礼仪简共469枚27298字。这批汉简绝大部分是木简,每简长约。5-56.5厘米,每简有字60个左右,武威汉简都是用汉隶写成,笔法带有篆箍文,是篆变隶初期字形。从中可知,在官方文书和日常文字中都已经使用便于书写的隶书,隶书成为这一时期的流行书风。
《西峡颂》全名汉武都太守李翕功德记刻于甘肃成县抛沙镇的丰泉峡谷中。书写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该碑石刻宽340厘米,高220厘米,中间上方有篆刻四字“惠安西表”.正文阴刻隶书20行,行20字,共计有。385字,每字约10厘米见方。为了方便读者现将释文集录?髴。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天姿明敏,敦诗悦礼,膺禄美厚,继世郎吏。幼而宿卫。弱冠典城,有阿郑之化,是以三剖符守,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徼外来庭,面缚二千余人。
年谷屡登,仓庾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陋窄促迫,才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陨坠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傈。君践其险,若涉渊水,叹日:“《诗》所谓‘如集于木,如临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则为设备。今不图之,为患无已。”敕衡官有秩李瑾、掾仇审,因常徭道徒,钻烧破析,刻舀崔嵬,减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土石,坚固广大,可以夜涉,四方无雍,行人欢诵,民歌德惠,穆如清风。乃刊斯石日:
赫赫明后,柔嘉惟则。克长克君,牧守三国。三国清平,咏歌懿德。瑞降丰稔,民以货殖。
威恩并隆,远人宾服。钻山浚读,路以安直。继禹之迹,亦世赖福。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时府。
正文的左侧中部是参与修路的官吏姓名籍贯,计12人,12行142字(紧接正文末行最后二字):丞、右扶风陈仓吕国,字文宝。门下掾下辨李雯,字子行,故从事。议曹掾、下辨李曼,字仲齐,故从事。主簿、下辨李遂,字子华,故从事。主簿、上禄石祥,字元祺。五官掾、上禄张亢,字惠叔,故从事。功曹、下辨姜纳,字元嗣,故从事。尉曹史、武都王尼,字孔光。衡官有秩、下辨李瑾,字玮甫。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下辨道长、广汉计邡任诗,字幼起。下辨丞、安定朝那皇甫彦,字子才。
正文的右侧刻有“五瑞图”,每图附有名称: “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和“承露人”.并另有两行刻文: “君昔在渑池,修崤嵌之道,德治精通,致黄龙、白鹿之瑞,故图画其像。”
《西峡颂》书写者名仇靖,字体结构方宏整阔,朴拙灵动,笔法展拓曲雅和武威简牍相比显得典雅流畅了许多。
蔡邕《八分书》、《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公元175年,《走马楼简牍》上有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以上例举的这些汉隶与楼兰残纸(232-330年)年代相接,构成由隶变行,隶变楷的演变过程。
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300多年,也就是说从武威简牍到楼兰残纸先后300年里,先有秦隶变汉隶,秦隶的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圆曲,将方和圆统一字形之中;汉隶则变圆曲为方直,变连笔为断笔在行进中加入了曲线。蔡邕的《八分书》字体宽扁送笔平缓,魏晋在隶书的笔法加入改进,由均衡韵律变为轻重韵律,速度由匀速变为急缓交织变速,最初的隶书实为篆书的快写,隶变行是快写的结果,在行进中加强了笔法的运动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隶变行的笔法损失了古朴的趣意,行书实为破体的隶变。楼兰残纸丰富的笔法和书体始自《武威汉简》(公元75年至公元300年间),书体发展的集大成者。
书法的主体是人,自魏晋起书法融入了人的情感,书法的人文精神成为书法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标志,静态的书法蕴含着书者的情感,书者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书法的表现力,还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像书法那样直接、微妙、精准地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书法与人的微妙关系决定了书法难以捉摸的神秘感,王羲之酒醉书写《兰亭序》,酒醒后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没有一个书法家能够写出相同的一篇书法作品,书法的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客观反应,在中国书法史上探索书法本源的问题一直很纠结,从广意上讲书法的本源是文字本身,中国象形文字构成了书法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甲骨文到五体书法事实上是书法本源分门别类的表现形式而已。对书者而言探索广意的书法本源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任何人也不会在知道本源就能写好书法,广意书法本源的探讨只是在研究书法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规律,真正对书者有借鉴价值的是狭义的书法本源。狭义的书法本源是指具体的书法资源,书法资源一般是指现存的、可见的各种真迹、摹本,包括历代书帖、碑刻以及考古发现的墨迹。在清代以前人们大多是通过临摹书帖学习书法,清代兴起寻碑热,从荒郊野外、庙宇殿堂、魔崖石刻发现的碑文成为书者临摹的书法资料。碑学和帖学成为人们学习书法家的唯一源泉,人们似乎从未想过是否还有另外的书法资源可供选择。我从这个意义上提醒诸位关注和认识楼兰残纸的书法价值,楼兰残纸是继碑帖书法之外近百年来发现的最重要、最伟大的书法资料,为了与碑帖书法相对应,暂且把它称为楼兰书法。
碑帖书法和楼兰书法两个概念是一分为二对待中国书法的科学态度,碑帖书法是名家书法,碑帖书法中继承了历代最好的书法,它们从笔法、章法、结体等方面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一个碑帖都是一座丰碑也是一座高山,令人肃然起敬、顶礼膜拜。碑帖书法是成熟的书法,相对而言楼兰书法不像碑帖书法那样严谨、成熟,也没有什么名气(很多学者把它归结为民间书法,我有不同看法),甚至很多书者不知道它,正因如此楼兰书法充满了朝气、生机,它没有什么清规戒律也很少书章墨规,它是心无旁骛、无拘无束的产物,特别是它作为中国五体书法形成初期书法,展示着各种书体可能发展的趋势,这种无限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力,也知道了最初字体形成的雏形是多么的幼稚而又多么的充满生机,它孩童般的拙雅、天真流露出的高古和厚重,顿纯与飞扬,凝留与神逸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楼兰书法具有与碑帖书法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摹价值。
今日书坛不是为书法的前景担忧吗?不是为风格雷同而感叹吗?不是为缺乏个性书法而耿耿于怀吗?也许你能从楼兰书法中找到答案,书法传统的传是指代代相传的继承精神,统是指找到更多的共同点创造出新的时代书风来?髴。书法传承的特殊性在于:其一书者只能从临摹前辈的作品中取法书艺,书法的创新其实是对前辈的绝对模仿,虽然表面上称单纯的模仿没有出路,但你必须首先要模仿的惟妙惟肖,所谓入帖才能出帖就是这个意思。然后根据自己的生理特征(指手腕与肘臂的活动)和审美情趣有所创新,而且创新还要把自己的风格和时代书风相吻合,否则将一事无成。特别是当今书法不再具有实用功能纯粹变为欣赏功能的时候,书法面临这两种选择:要么死亡,要么创新。其二,书法史邻代传承及下一时代受上时代的延续影响,书法的传承是微妙诡异的,往往有一种现象时代流行的书风并非最佳的书风,很多名家是在作古很长时间才被认识的。因为书法创作是要得到“社会势力”认可的,当“社会势力”受某个政治集团和利益集团控制时,他们的审美标准就将是书法的流行标准,这种被势力左右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并非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属性,而是被人为强加并强行推行的。
当在几百种流行千年的碑帖中突然出现了你从未见过的书法,并且是被称之为中国书法最辉煌时期魏晋的书法,你会作何感想呢?惊喜,感叹,惋惜,哀怜--不管何种心情总是要急于想知道。中国书法悲哀在于整个书法界言必称魏晋,一提魏晋诚恐诚惶的样子,而魏晋书法家却是“被省略被遗忘的群体”?髴。除了那几个大家谁能记得说出魏晋的其他书法家们?宏观上的肯定,微观上的否定--这就是中国人对待魏晋书法的经典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一方面是魏晋的书家们被张芝、钟繇、王羲之名声所累,几个大家把众多兄弟笼罩在高山的阴影之中。另一个原因是魏晋书法作品留下来的太少了,人们对魏晋书法“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如前所述,楼兰书法是近1700年来最伟大、最重要的发现,它是中国书法的另类,也是中国书法的本源之一,这样评价楼兰书法一点为不过。
楼兰残纸是介于碑学与帖学之间的书法,因此它既不属于碑学也不属于帖学,和碑帖书法相比,楼兰书法是连接书法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节点。综观中国书法的历史就会发现,从甲骨文、金石文、篆文到隶书是一个阶段,碑学主要是这一阶段的书法成就。草书、行书、楷书是书法的另外一个阶段,帖学是这一阶段的集大成者,那么从碑学到帖学之间--即隶书向行、草、楷演变的阶段是一个空白。楼兰书法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弥补了这一重大空白,它让我们看到了书法演变的过程,并且是以真迹的形式保留下了当时演变的全部。
一、楼兰书法数量多,共有700多件简牍和残纸,这700多件中有隶转草,隶转行,隶转楷,草转楷等多种字体。隶草相加,楷隶互变,其字形之丰富,变化之多端,超乎了想象之外。一个事物的起源和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事物变化的过程,如果把隶书以前称之为书法的起源,把行、草、楷字体形成称为结果的话,那么楼兰书法就是起源与结果中间的过程部分。研究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认识事物的关键,研究事物演变的过程方能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哲学角度看碑帖书法表现的是书法的普遍性和统一性,解释的是书法的一般发展规律,而楼兰书法则表现的是书法的特殊性、变异性,解释的是书法发展的多种形式和可能的走向。楼兰书法事实上是魏晋流行的书风,只不过是后来政治需求和审美观念,使这种书风没有流传下来。
二、一个时代的书风和生活一样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魏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和书法的多元性并存。碑帖书法是选择保留的书法,楼兰书法是没有被时代选择并被历史遗忘的书法,这丝毫无损于楼兰书法的辉煌。楼兰书法存在并被挖掘出来成为书法的历史遗存,它的存在表明魏晋书法是何等的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它的发现不仅仅是填补了空白,也接上了被中断的连接并解释出书法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三、碑帖书法是静止的。碑帖书法完美无缺,清规戒律捆死了书法发展的道路,如果完全拘泥于碑帖书法是很难将书法艺术继续下去的。当中国书法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书法必须向世界科学地证明它存在的辉煌和发展的辉煌,而事实上就目前中国书法的现状是很难做到发展的辉煌的。就书体个人而言,碑帖书法在提供经典书风的同时,也扼杀了书法个性的再创造。楼兰书法是动态的,楼兰书法幼稚、憨真,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是一个发展中的书法,只要我们回到1700年前的魏晋中,脑海中就会出现书法初期行、草、楷书的江湖局面,所有的字体都充满春天般的生机,字形几乎每天都在变化之中,在肯定与否定,在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并逼近着书法真理。各种风格谁也不说服了谁,大家都是平等的、公平的竞争环境,楼兰书法留下来的每一行字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书法环境。
四、楼兰书法开拓了书法的空间思维,我们在碑帖书法的牢笼中生活了太久,我们看到每一个书法作品时,总是把它和某一个名家联系起来,每一个书者都要找一个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作为自己的祖师爷,我们对书法作品评价总是以符合那一个碑帖为标准的,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它却扼杀了书法创新。楼兰书法对碑帖书法提出挑战,它将颠覆中国书法继承关系和评判标准,启功先生在探讨楼兰书法时曾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楼兰书法和碑帖书法一样是历史遗存,是魏晋人亲笔所为。它所表现的笔法风格和碑帖大相径庭,如果不是发现有楼兰,它可能被视为废纸一般,在今天书界守成者眼里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它发乎于魏晋,生成于传统,它来自于中国书法的源头,就时间概念而言,楼兰残纸比二王书法早了100多年,楼兰书法是和王羲之同根同源。楼兰书法是王羲之的爷爷辈写的东西,在书法资源上王羲之是在楼兰书法的基础上完成创作的,阅读楼兰简牍残纸如同和王羲之一样,在同一个源泉中吸取书法营养。
五、关于行书形成之源。在武威简牍、居延简牍以及吴国简牍中有了行书的雏形,而行书真正形成并成熟是在汉晋交界之际,楼兰残纸的重大贡献在于行书,它让我们领略了行书形成的过程,一种字体的形成一方面是历史渊源,另一方面是时代背景,产生于汉晋之交的行书,是飞动的、昂扬向上的一群在楼兰生活的人们,以飞扬的思维和灵动的笔墨表现了人的向往和希冀。他们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从多种字体中演变出理想的字体,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王羲之之前行书的风采。王羲之是伟大的书法家,它的书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个比喻说明问题,王羲之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能够登顶珠峰的100万人中可能只有一个,如果都学王羲之去登珠峰绝大部分人会死在半道上。王羲之是从北坡登上珠峰的,那么南坡呢?书法是一门具有广泛群众意义的艺术,王羲之是在魏晋整个社会书法环境中的冒尖人物,我们不能学王羲之登珠峰,我们可以走进王羲之生活的时代和他一样吸取同样的书法营养,这个营养就是楼兰书法。楼兰书法提供了研究王羲之书法的依据,王羲之是成熟者,楼兰残纸是幼稚者。从幼稚到成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先看楼兰残纸与王羲之笔法的相似性,以上这几个字很能说明问题。从楼兰残纸看书法的字体和笔法有多种发展的可能,在草书和隶书之间还有另外的字形存在,在隶和楷之间也有另外的字形存在,这些可能对书法是一种预期的“潜力股”.从楼兰书法中可以变异出新的字体来,而且许多新的笔法包括持笔的姿势都有新的发现。
六、楼兰书法何以寂寞?从1901第一批楼兰残纸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0多年,这中间有相继发现了四批,其间有过很多介绍和评论,但大多集中在考古界,近年来一些博士、硕士写了关于楼兰书法的论文,日本人先后出版了楼兰书法的专辑,我国学者以候灿先生为代表对楼兰书法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中国书法界对楼兰残纸的研究似乎并不热心,很多书者不了解。当我在写本书的时候一听楼兰残纸,第一反应是“魏碑吧”?这份真正的书法遗存至今遭遇冷遇,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楼兰残纸的传播不够,楼兰残纸只限于学术研究和个别爱好者的圈子,它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没有被广泛的传播开来。二是楼兰残纸被贴上民间书法的标签?髴,民间书法和名家书法一样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两大系统,很多历史上的名家是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独创一派的。颜真卿是就从民间书法中感悟出许多书理,而成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伟大书法家,但是在中国书界历来把民间书法不视为书法,而加以贬低排斥,楼兰书法被列入民间书法之列就很不被人当回事,况且民间书法的定义本身就不科学,比如许多魏碑是并不知名的人士所书的,《西峡颂》的书者仇靖没有个人信息是一个典型的民间人士,而魏碑则被列为名家书法。正如格言所说:“人走的多了就变成路。”所谓名家也是相对的。况且楼兰书法本来就不是民间书法,楼兰书法中的李柏是西域长史,《晋书》中专门记载了李柏的生平事迹。三是楼兰书法是继碑帖书法之后的新的书法资源系统,是对传统书法的挑战和颠覆,当下书法既得利益者出于私利而有意压制,这如同唐玄宗崇尚王体,罢黜百家一样,楼兰残纸在那时的遭遇和现实一样。如果楼兰书法被接受(在信息时代谁也无法阻止资讯传播),中国书法将产生新的评价标准,并为之而迎来一个崭新的书法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