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王氏家族采矿史(2)

时间:2014-03-21 08:40来源:中国西北历史网站 作者:许宪隆 点击: 载入中...


  -王金泽-王永波


  -王金才-王永祥


  -王二羔


  8,王万年系-王国德-王金孝-王少林、王少宾


  -王金仁-王少勇、王少丰


  -王金仓-王少鹰、王少鹏


  -王金宝-王少明、王少月


  -王金旗-王少?、王少?


  -王金录-王少东、王少辉


  -王金强-王少?


  -王金丰(阿訇)-王少?


  -王国云(过继给老五)


  -王国仁-王金礼-王少?


  -王金义-王少平、王少刚、王少和


  -王国栋-王金林(县工商局副局长)-王少亮、王少祥


  王举原籍宁夏银川老城东南塔桥村(一说平罗县黄渠桥),教属哲合忍耶。兄弟四人,伯王某,佚名(早年移居宁夏灵武回民巷,生子王存福);王举为仲,生8子2女,8子依次取名(万)金、银、玉、喜、宝、选、仓、年;叔弟王明,生子王万明;季弟王广,生子王万仁。清同治年间马化龙起义失败后,王举逃居今灵武县杜木桥乡海子湾芦洞沟桥畔落脚,结庐秦渠上,替人看瓜为生。这是王氏家族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既要躲避左宗棠对回民起义残酷的“善后”,又要在一穷二白中抚养众多子女长大成人。其后人回忆,王举初至灵武,子女皆幼,盛夏时节,夫妻俩轮换在窝棚口燃烟挥扇驱虫;严寒的冬季,夫妻各守炕之一边为子女掖被保暖。两人后来同逝于1905年。王举之妻名已无考,一说为平罗汉族大家刘氏女,一说为永宁县纳氏女,族中老人传,她心灵手巧、处事干练,后来王家在磁窑堡盖房数十间,“牡丹花纹房席”均出其手;秋天收糜子时同孩子们一起下地摘苕帚苗,中午即用苗上的糜子做成黄米饭给儿子送到田间去。将其行状与王举夫妇为8子取名之优雅有序结合起来判断,似非贫寒之家闺秀。


  到光绪年间,清朝廷对穆斯林的防备与残害稍驰,王举全家迁居瓷窑堡,租种杨家圈湾子山地(作者按:同治前,西北地区回汉仇杀较为严重,磁窑堡正北原有“回民巷”,穆斯林三四百户,同治2年汉族民团于9月14日,一说9月23日,袭杀回民,闻风乘夜从后窗跑出存活者仅17人,逃出的人前往附近回族聚居地报信搬救兵,行至杨家圈湾子,已见前面马沙窝窑火光冲天。故灵武回民有“事到了马沙窝窑了,你还在杨家圈湾子打转转呢”的歇后语形容事急。征诸史实,马化龙起义围攻灵州城,也在此月底。)并将一女嫁于此。同时在磁窑子街上开了个店,供过往定边、盐池的客人住宿,勉强度日。


  约在1897年夏,王举的大儿子王万金(1869-1921年)从杨家圈湾子劳作归家,他牵的耕牛(一说是马)挣脱跑到清水沟老泉子边喝水,蹄子绊出一块黑物,拾回去一烧,知道是煤,始知可用于开采谋生,全家即商议开窑挖煤。当时王家无钱,以王举之威望,请一堡(磁窑堡)和附近八庄(圆疙瘩、黑疙瘩、张家庙子、东湾、高利墩、清水营、双庙子、刘家庄)回汉殷实之家入股,王家8兄弟出力,集股打井。王氏兄弟日夜奋战,“三天挖出了个背(煤)口子”,取名“仁义合井”.开井中,井塌,高祖之侄王存福被砸死,留有遗腹子王国强。至此,沉寂二三百年的磁窑煤矿,再次被同治劫后余生的回民王氏家族唤醒。


  仁义合井为竖井,方口,俗称“四方成”,井深四丈。因地表为沙漠,故井口上部几丈装有木涵以防沙坠。井为双眼,一眼供通风用;一眼安辘轳,用于出炭、排水。20余名工人采取轮班制,每班砍炭者(称砍手,用铁榔头打钎子挖煤块)8人、拉炭者(称拉手,将砍下的碳拉至井筒底)6人、绞辘轳者(称绞手,从井底将炭绞至地表面)6人。排水每班7人,1人在井下刮水、6人在井上绞水,水斗用牛皮制成,斗口为周长二尺四寸的铁箍,斗深一尺八寸,每绞100斗为一排,即换班。井下采煤巷用贺兰山产的松木大头棒支撑。排水是关键,仁义合井初开时每昼夜出水10排左右,一天出炭二三千斤。因当时人们做饭、烧水用柴,刚开始,炭卖不出去,不少股东先后撤了股。为了稳住工人,王家作为东家,与工人制订了“四六股”的股份工资,即:炭卖的钱,四成归东家(称柜上),六成归工人。东家提供灯油、米面、家具、绳索;工人自己做饭吃,米面自备。这种工资支付方法几乎被后来在瓷窑堡开矿的各井所效仿。长子王万金作掌柜,其余七兄弟便作推销员到各处卖炭,渐渐打开了销路。


  约1903年,仁义合井被水所淹,此时王家因煤炭销售已积累了些资本,便在仁义合井坡上打了第二口井。这时煤炭行情已好转,因当时就王家一个井,挖出的煤都能卖掉,故工人发展到120余人。工人中,回民占七成,汉民占三成,大多在当地有家,少数来自外地。新井日产煤炭万余斤。当时100斤炭卖200个麻钱,每个工人日工资平均可得120个麻钱,当时的物价是200个麻钱可买1石粮食(16两制150斤)。工人上下班无固定时间,冬天煤炭旺季在井下多干;夏季淡季无人买时,工人勤快点的就到附近打工干农活。随着煤矿的开发,做生意的多了起来,井口附近有卖揪面、饼子、粽子、羊肉、糖糕的小吃摊。当然,瓷窑堡上还有卖大烟的(后来有十几家烟馆)、开妓院的等。


  约在1905年,原来从王家退股的杨家也开了一个井,但不到一年就倒闭了。同年还有灵武南门清末拔贡王某的儿子王宫也开了一个井。1906年,灵武东门外孙文银、孙文彬兄弟也开了一口井。1907年,油家湾子(在今灵武市杜木桥乡,这里的回民多开油坊,故名)马兆先也开了一口井。除王宫的井外,几家都在二三年内被水淹而倒闭。几家井口子都在王氏井的100步外。


  王宫的井后来被张府买去。事情原委是王宫开了几年井后,入了哥老会,1911年冬,哥老会灵州起事,王宫与该井工人同时参加,这次哥老会起事良莠不齐,汉民成分多,起事中有屠杀回民倾向,引起灵州回民不满。马元章遂派兵反对,吴忠张府也派兵参加。时值清廷派马麒前来镇压,辛亥灵州举义失败。这次事件中,出现了后来灵武人所说的“汉杀回,回杀汉”的现象,均为回汉各方交互借助革命或者清军势力以报私仇。据当地人说回汉死尸填满了灵武城南一里长的一条渠。王宫及其工人是被清军屠杀的,井被充公。1913年,官方处理此煤窑,原同治年间“董字三营”张俊的后代张昆山用200吊铜钱将此井“买”去(当时40吊铜钱合一两金子,2吊铜钱合一两银子,1.5吊铜钱合一个现洋),改为“张乐善堂”,也叫“永盛园”.当时王家的井已改名“携力公”,铺开了场面;每班砍手10人,拉手4人、碴工2人、抬水2人、辘轳手8人,把头(当家)2人,掖手4人、背手5人,共37人;每日两班用工74人,加上其他人员,有150余人。一天出炭2万斤左右。王家已在灵武县东南方向的“塔湾子”买了200多亩地,盖了一村房子,工农兼营。田由妇女、孩子、雇工种,男人则外出经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宁夏古墓出土狮身人面像
  • 宁夏岩画断代之谜有望破解
  • 宁夏初唐墓葬抢救发掘 墓主疑为男性欧罗巴人
  • 探秘宁夏最古老梨树林
  • 宁夏也有“四大怪”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