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抗日战争中的功臣(4)

时间:2014-01-28 08:24来源:百年中山桥 作者:杨重琦,余贤杰,关 点击: 载入中...


  兰州解放后,兰州军事管制委员立即号召并组织公路部门的干部、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抢修公路和桥梁,以恢复交通,保证人民解放军迅速西进,解放甘肃河西地区和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中山桥在兰州战役中受到损伤,黄河两岸交通断绝。经过人民解放军和兰州市工程技术人员、工人10天10夜的奋力抢修,至9月6日,主桥抢修完工,人民解放军的坦克、炮车顺利通过中山桥 ,继续西进。此后,人民解放军继续西进所需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各种后勤补养,通过中山桥源源不断地送到解放军手中。中山桥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兰州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河西、新疆的大门,加速了西北全境的解放。先是在兰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西北长官公署见困守兰州无望,即率第91军、120军、82军、129军残部及甘肃省政府向兰州西北方向逃窜。8月31日,为了彻底消灭残敌,解放大西北,第一野战军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向征尘未洗的广大指战员发出了向河西进军的命令。


  为了搞好运输工作,支援解放军西进,在兰州解放的第二天,即1949年8月27日,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处就对第七运输处和兰州分处进行了接管,组织员工抢修车辆和设备,恢复汽车客、货运输业务。同时,迅速恢复交通,立即组织抢修中山桥,发动甘新、甘青公路沿线道班工人和人民群众,抢修便道、便桥,以勉强维持通车,保证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在接管公路运输机构、组织抢修公路的同时,委员会立即发动交通部门所属汽车修理厂、配件制造厂和材料总库等单位的员工复工,为支援解放战争抢修军车、装甲车、大炮、鞍架等;并要求总库所存器材、配件等优先配发给军车使用。与此同时,兰州市私营汽车主也积极响应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号召,服从调运,支援人民解放军,先后共有140辆汽车参加军用物资运输,为部队运送军衣、粮草、弹药等。


  在解放军西进的日子里,中山桥上车马隆隆,人流拥挤,军车、商车、人流、物流往来穿梭,一车车物资、装备送到了解放军的手中,一批批伤员运回了兰州医院。


  中山桥,这名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的老兵,用他钢铁的肩膀,背负着人民的希望,又在为解放西北全境,为建设新中国开始了新的征程,立下了新功。


  兰州解放军后,中山桥作为黄河上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近代桥梁,和兰州一样获得了新生,焕发了新的活力,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1952年以前,国营的西北区运输公司仍设在兰州,西北地区的大部分私营汽车也在兰州注册和运营。兰州仍然是西北公路运输的中心,大部分客、货仍然以兰州为中转站和集散地。这一阶段,兰州的公路运输除保证民用和工农业建设的需要外,主要是保证人民解放军西进所需的各种军事物资和装备的运输。当时,兰州黄河上仍然只有中山桥一座桥梁,南来北往的客货大多仍从中山桥通过,中山桥的交通比以往更加繁忙。它不仅有力地在支援了解放全西北的战争,也有力地促进了西北的经济建设。


  经过1949年至1952年三年的经济恢复,一大批工厂、矿山得以恢复生产;一大批车站、码头和城市基础设施得以改建、扩建;农村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商业流通开始恢复正常。1952年兰州的各项生产能力和建设规模,都远远超过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这时的中国是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社会,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千方百计对这个新生的国家在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妄图把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新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加之在旧中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西北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十分贫穷落后。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从平衡发展和国防安全考虑,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西部,兰州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建设城市。


  兰州自1949年8月26日解放后,随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经济建设的大幕也訇然开启。经过3年的努力,兰州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三倍,为此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从1953年国家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兰州的经济建设开始进入气势恢宏的高潮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列兰州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国家156项骨干工业企业中的兰州炼油厂、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兰州西固热电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银光化学材料厂等企业及一大批限额以上的配套工程都安排在兰州或其周边地区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西北地区也是这样,全力以赴地狠抓这些大型骨干工业项目的建设,兰州以这些大型骨干项目为中心,重点进行新兴工业基地及配套项目,以及为其服务的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国家发出了“支援大西北”、“开发大西北”的号召,支援大西北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入西北地区,涌入兰州。仅1956年一年,兰州就接纳了10万拓荒者。各种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兰州市区得到了迅速扩展。


  经过5年大规模的建设,至1957年年底,兰州的国内总产值完成2.33亿元,平均年递增48.5%,几乎是两年翻一番。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交通运输支持。兰州本地的建筑材料大部分在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外地运来的机械设备也要跨过黄河运往黄河以北地区,加上市内交通和过境交通,跨越黄河的交通十分繁忙。仅兰州地区就有国营运输、私营运输、民间运输和单位自备运输等四支运输力量从事工业基地建设运输和基地工业、农业和商业运输。


  兰州市属的运输力量,加上甘肃省属驻兰州的汽车运输力量和兰州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力量,共同组成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成千上万的汽车、蓄力车、人力车浩浩荡荡地奔驰在兰州市区和各条公路干线上。这支运输队伍的相当一部分要跨越黄河,而当时黄河上除了1955年在西固钟家河修建的一座连接西固工业区和沙井驿建筑材料产地的临时便桥外,仍然只有中山桥一座永久性桥梁,中山桥承担的运输任务日益繁重。如果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规模建设为兰州新兴工业城市地位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的话,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中山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又给兰州投入了12个亿,重点建设兰州电机厂、兰州煤矿机械厂、万里机电厂、兰州钢厂、兰州铝厂、兰州高低压阀门厂等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项目。扩建和新建兰州棉纺厂、毛纺厂、兰州食品厂等轻工业项目 ,兰州工业体系日趋完备。196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4.96亿元,比1957年增长5倍。同时,兰州采用整体搬迁的形式,向发达的上海等城市发出求援信号并得到大力支援。截至1960年 .仅上海迁往兰州的工商企业就达124户,职工超过1000人。信大祥绸布店、悦宾楼京菜馆、佛慈制药厂等名声显赫的企业就是在这时从上海来到兰州的。这批工商企业的到来,使兰州的商业服务水平整体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兰州的商业由此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修建中山桥的功臣
  • 修建中山桥的功臣
  •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的摄影活动
  •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的摄影活动
  • 中山桥的几次大维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