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青泥古道:李白杜甫杳无踪(2)

时间:2013-12-12 08:18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刘小雷 点击: 载入中...

 

 

  如果说我们所走的这段青泥古道泥淖难行,那铁山之上的路途则是“高峻纡曲”

 


  一出青泥村再往南,一条夹杂碎石、泥泞及膝的山路便映入眼帘。


  在路的左侧朝里是苍苔滋生的巉岩怪石,右侧往下则是奔泻如注的溪涧。往前每走一步,都要费力地把雨鞋从泥浆里拔出来,而这条路顺着山腰向前伸延,没有尽头……


  十几分钟后,我们看到了一块遍体黝黑的石碑,碑名为“远通吴楚碑”,目测它高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40厘米,碑文大致清晰:“徽县至虞关之通道也,自石家峡至杏树崖二十余里,路皆崔嵬,险阻可畏。自明以来,虽崎岖如故,往来负载莫不寒心。但功力浩大,难以举动。己巳秋,四方左右奋发起念,同心协力,悉内一旦成功,爰立二碑,以示不朽云。捐资人,首领……嘉庆十六年四月吉日。”看落款是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青泥村附近百姓为整修青泥古路所立纪念碑。


  而更早的明代“玄天神路”摩崖石刻离“远通吴楚碑”三四百米的距离,它的具体位置在辛家吊沟村北,古道左侧的石崖上。碑额外上部自右至左横刻“玄天神路”四字,从它的下方“新刊修路碑记”的碑文可以看出是明代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民间修路所立。


  从看到“玄天神路”的路段在天晴的时候再往前走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沿着小路攀爬到青泥岭的主峰--铁山,而现在我们却只能望山兴叹了。


  如果说我们所走的这段青泥古道只是泥淖难行,那铁山之上的路途则完全是“高峻纡曲”,令诗家们灵感爆发。


  李白的《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他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杜甫是向东借青泥道翻越青泥岭,到达位于今徽县虞关乡的水会渡,然后由大八渡沟离开陇右而至略阳地界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初一,杜甫一家从同谷出发远赴成都。首先经店村、横川一线前往栗亭镇,在经过几日短暂的停留后向南攀越了木皮岭(又名木兰花掌),道经庙山瓦房村(杜诗里的当房村)、小地坝、小河村官桥坝(古白沙渡)、大河店,进黑沟照壁崖,登青泥古道,过太和庵、青泥岭(青泥店),上铁山栈道,过阴湾、三泉、武家坪、孟家滩、穆家沟,于夜半时分在位于今虞关乡的老虞关渡(水会渡)处横渡嘉陵江,进入大八渡沟翻越十八盘、庙坪(庙湾)、山关,沿三官殿、九股树、金池院路到达略阳县境。


  在这段艰险旅途中杜甫写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三首纪行诗。杜甫《木皮岭》一诗里有“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两句,杜甫所走的这段“废阁道”恰恰是成州同谷至兴州长举一带的“木皮道”,沿它向东过白沙渡登青泥岭就踏上了青泥道。

 

 

  青泥古道在古人的诗文中保存着它最初的风貌,在蜀道文化中处在核心位置

 


  徽县青年学者曹鹏燕曾这样描写他在2011年探查青泥古道的情景:“我独自沿典华山青泥河谷溯流而上,再次进行了探险。这道早已荒废,已全然找不见旧路踪迹。河谷内激流轰鸣、大石磊磊、荆棘丛生。山谷左侧多为悬崖,绝无通行的可能,山谷右侧由牛羊践踏出的小径不时被激流、巨石、荆棘阻断。穿行于谷间,随时就得跳越深涧巨石,猫身钻狼牙刺丛。满坡的森林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黑漆漆的树丛之内,乌梢大蛇挡于道中,见人直往脚下扑来,剧毒的竹叶青蛇挂在树梢晃荡,倍感阴森恐怖。”


  如今的青泥古道除了小部分路段仍可通行外,大多数已经湮没在荒草中无法辨识了,但它却在古人的大量诗文中保存着它最初的风貌,在蜀道文化中处在核心位置。


  奇怪的是李太白的《蜀道难》雄浑飘逸,瑰丽奇诡,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而作品被尊为“诗史”的杜甫却在这一段本可大书特书的旅程中,没有留下专门描写青泥岭的纪行诗,难道本来是有,而在后世散失了吗?


  青泥岭正在嘉陵江峡谷的白沙渡、水会渡之间。有人依据杜甫《水会渡》诗里的“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句从行程上判断描写的恰是青泥岭。由于中夜微月没已久,崖倾路难,漆黑的夜中杜甫翻越青泥岭时眼前自然看不见青泥岭的景色,因而杜甫也就未能写出专门描写青泥岭的纪行诗,“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的大江就是水会渡处的嘉陵江;“霜浓木石滑,风疾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的万盘陟巘指的是大八渡沟与三官殿之间的手扒崖、十八盘这段山路;“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干”说明杜甫翻山至寨家山山顶时天已大亮了。还有人更是了得,从杜甫《白沙渡》、《水会渡》二诗中描写的月相判断出杜甫当年没有沿白水峡而下至白水江镇,而是在十二月初七之前的某日夜半时分翻越了青泥岭。


  由于青泥岭道路过于艰难,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冬,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倡议改道新修经过白水峡(今徽县白水江下游峡谷)的白水路。李虞卿与知兴安军刘拱、权知长举县事李良佑、顺政县令商应祥、河池县令王令图发动数县军民协同兴修,于至和元年修成自河池驿(今徽县银杏乡银杏村)至兴州长举驿(今略阳县白水江镇)的新路五十一里,缩短旧路(青泥路)里程33里,废掉青泥驿。此后由河池县前往长举县的入蜀道路便舍弃青泥路而走白水路了。这段历史在《大宋兴州新开白水路记》摩崖石刻,当地人叫它大石碑,它矗立在大河店乡的瓦泉村,徽白公路边悬崖上,现在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修白水路记”镌刻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摩崖石刻距路面高约7米,通高2.83米,宽1.83米,碑面凹进石崖0.25米,碑额为“新修白水路记”6字篆书,碑文正文从右至左竖写颜体楷书26行,883字。刻石详述了白水路的修建和变迁情况,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兴废变迁史及古代交通运输、组织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为历代学者及交通运输部门所重视,此碑在研究李白《蜀道难》诗篇时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参照资料,是古蜀道上的珍贵遗迹。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杜甫草堂之茅屋故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