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县青城古镇的祠堂文化

时间:2013-09-28 08:50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青城古镇

 

  家庭和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细胞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庭发展及其文化表现,对民族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大关系。


  青城,又名条城,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人类活动,烽火台、秦长城、汉屯田、唐龙沟堡、宋青城见证了青城先民们的繁衍生息。明、清时期青城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极点,造就了一大批家庭的诞生和家族的形成。青城各家族都十分重视本家族的传承,撰写家谱,修建家祠,成了各家族必办的大事。于是条城在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陆续出现了大批家祠,初步统计有17座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张(大户张)李、滕、罗、高、王及"鸿雁张"等七大家祠。

 

 

  一、"大户张"氏祠堂

 


  "东滩'大户张',祖籍南京凤阳,始祖张整,字暇义,其弟张保。兄弟俩是肃王的侍卫。建文帝时,张整随肃庄王来到兰州。张保留住甘州。张整先是驻守卖子堡(来紫堡)后又改戎条城堡"(张氏族谱)。


  撰写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张氏族谱序》载诗:"千花同本树,万派共一源。吾祖二人耳,胤嗣日益繁。张整与张保,兄弟从军旋。大明洪武初,侍驾随肃藩。一人留甘州,一人移居兰。相传及四世,高曾祖秀诞。肃王召殿前,诰封为义官,宗室一条城,野居兔儿滩。(东滩)贻谋重万代,积德荫千年。"


  "大户张"来条城后,先居旧城西北隅,再居后街、前街,之后迁居东滩小滩子、箭亭村。历600年,传二十三世。繁衍子孙三、四万人。今分布于青城、白银、榆中、靖远、景泰、兰州、古浪及新疆、青海等地。


  传说,"大户张""百忍传家".其来历有二:其一,据《旧唐书、刘良传》记载,唐麟德年间(664年-665年)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途径郓州寿张县,闻张公艺九世同居,就亲临其宅,问其由义。张公艺便在纸上连写"忍"字百余个,高宗脱口而出"百忍堂前有泰和".其二是说,因为张氏始祖曾被封为大户侯,故后人称为"大户张".迁来条城的"大户张"逐渐分为登云、登雾、登科、登弟、登时、登临、登晨等七个房头,于清乾隆23年(1758年)在小滩子修建了宗祠。到咸丰年间,经过几次修建,建成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十间,山门三间,雨廊三间。"文革"中被毁,现已在东滩小滩子原址重修成二层楼阁式建筑。山门三间,甚为壮观。


  条城"大户张"家教甚严。"虽膺武职而兼通文章,方以戍时,每读武圣传,心颇好之。常以忠义教子孙用家垂范,故子孙以忠勇相继勤劳王室,荣沐国恩葬之。前清二百年来擢巍科登显仕者二十余人"《张氏族谱》。有碑文记载:"翳我先祖,肇启南京,兄先弟后,投笔从戎,生卫兰国,殁葬青城,赫赫关帝,与接其邻。沐其忠义,济以威灵。允文允武,佑启后人".张氏祠堂有一楹联,准确地描述了条城"大户张"人才辈出的历史。"十魁元允文允武,三进士宜祖亦孙".青城十一大进士中"大户张"就占了三名,他们是张维翰,字渭渔,榜名兆熊,箭亭村人。由廪生中道光壬午副榜,壬辰文举,丙申进士。历任淅江会稽寿昌知县,升石浦同知加府衔。"张兆熊嗜书,腹中博洽,教书数十年,诸生盈门".培养了不少秀才贡生和举人。张照南,字星舫,号午辛,箭亭村人,系张兆熊之子。清咸丰壬子科(1852年)举人,癸丑科(1853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后调任河南司郎中,在户部任职近30年,勤政廉洁受人称道。张照南平生积学能文满腹经纶,性情和蔼。曾主讲五泉书院,其学生有成就者遍及大江南北。其长子鼎元字甲三,兵部主事;次子鼎成字丹陵,陕西华阴等县知县。张澍滋(1836年-1896年)名葆赋,字雨村,号兰渠。条城东滩小滩子人。清光绪庚辰科进士,授官广东乐会县知县,卒于任上。其子张炘午,字鲁泉,将其灵柩运回故里。炘午善医术,兼通星命地学。

 

 

  二、李氏祠堂

 


  青城李氏,其先祖本是陕西咸阳高庙村人。明初驾随肃王来到兰州,住井儿街,大明弘治年间,条城李氏始祖李鉴,字元振,曾任肃王府工整,是管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妻陈氏,生廷美,廷义二子,父子三人逝世后均葬于兰州焦家湾祖茔。明万历四年,廷美之子朝暹、朝进,廷义之子朝延,兄弟三人卖掉井儿街祖宅,同迁一条城,居住于守备府旁(今城隍庙旁)。后李朝暹迁南山甜水岔,李朝进迁东滩河咀坪(后称李家坪),李朝延迁东滩细腰子,开始在条城发展,清初《李氏宗谱》有诗赞叙:"恭维鉴祖,原籍咸阳。兰有遗嗣,二子齐芳。三世移条,鼎鼎各乡。朝经二代,蔓延八方。绵绵瓜瓞,厥后克昌。"迁居条城的李氏一族,至今已二十二世,历时五百余年,繁衍子孙三万人之多。后广泛迁居,分布于今白银市水川镇之蒋家湾,桦皮川、川口、王岘、武川及榆中哈岘、上花,园子以及兰州、靖远、景泰、榆中等地。有的还远居张掖、西宁、新疆和宁夏。


  李氏一族迁居条城后,曾于清康熙年间创建了家祠,乾隆48年(1783年)重建了家祠,1933年又迁建了家祠。历史上李氏一族还曾在细腰子、条城河北蒋家湾建有两座祠堂以方便族人祭祖。家祠均毁于"文革"前后。2000年李氏家族又重建家祠于东滩二龙山山麓。家祠建有大殿五楹(明五暗三),斗拱结构,飞檐翘角,二十四柱林立,四面环廊,琉璃瓦屋面,大殿台下,左右两侧各建有厢房三间。2012年又建成双层结构,三层飞檐的山门五间;院墙由"二十四孝"石雕围成;门口安放高二米的石狮两尊;门内墙壁嵌"重建碑记"、"功德碑"两块;大殿、山门、厢房檐下悬匾六块,镌刻板联6副。整个建筑彩画油漆,雄伟壮观。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祠堂时,李氏家族精心绘制了五世祖以上26位先祖彩色影像。年关节下,在祠堂悬挂,供族人祭拜。此影像历经数百年相传,至今完美无损,彩色依然如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李氏祠堂积累了几十副族人撰写的楹联。清光绪翰林院修撰,光绪皇帝老师陈逸,陆润庠(清甲戌状元)为李氏祠堂撰并书写的楹联,至今保存完好。陆润庠联曰:"继世诗书,鹿洞龙门垂典则;传家忠孝,东阳北海着仪型".陈逸联曰:"谱朔咸阳,渭水秦云瞻故里;派延陇右,朔风边月忆将军".两副楹联均系李氏十三世、进士李扬宗任大清王朝户部主事时,请二位大师撰写的。


  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起,李氏一族有八次修撰家谱的历史,各次家谱均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传承脉络十分完整清析。其中被誉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第八部《家谱》,于2008年公开出版发行。


  李氏一族自迁居条城以来耕读传家,农商并举,教育为本,人才辈出。其中出了"进士"1人,举人6人,武举3人,孝廉方正3人,贡生35人,(其中国子监太学生9人)庠生90多人。明朝高级将领3人,大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级3人,民国时期县、团级军政人员1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处级职务和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36人。另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大批。他们为祖国、为民族、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李氏始祖李鉴,大明弘治年间曾任肃王府工整,是管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李氏三世祖李朝进,大明隆庆年间曾任兰州中营护卫(千户卫)实际就是兰州卫戍司令。李氏五世祖李自翼为大明洪水(景泰)守备,五世祖李自贵为肃王侍卫。十三世李杨宗,清光绪元年恩科举人,光绪九年癸未进士,任户部主事六年,卒于任上。李氏十一世李继洞、李继泮、李继洛、李笃宗、李英、李兆蓉为举人。李友德、李名魁、李世成为武举。十三世李宗经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戎马20年,在收复关外各域中屡建战功,曾为威仪营参将、副将,西宁南川营都司等。光绪16年,光绪皇帝颁发诏书,饮命李宗经为"建威将军".李氏十五世李树正曾为民国中将,十六世李炳仁为解放军少将,曾任集团军政委,青海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高台:祁连山下万亩花海正缤纷
  • 【溯源甘肃】历史上的河西走廊
  • 《航拍中国》第二季之甘肃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 甘肃天水市两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
  • 甘肃山丹:五万人分享 “牛娃子饭”喜过冬至
  • 美丽乡村·甘肃尕秀村:雪域藏地真诚感叹——这里真的很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