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晚清军队编制,统领相当于旅长。宣统3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督抚和掌握兵权的将领拥兵自重,纷纷宣布独立。甘肃政局也不稳,忠武军中许多官兵和地方各界上书或进言,极力拥戴周务学取代总督。就当时形势而言,统领着数千名新式军队的统领,取代甘肃总督可谓易如反掌。但周务学始终不为所动,他真诚地说:"今海内多故,甘肃之所以粗安者,唯頼汉回之民族互维持,若图个人权利,致坏全陇治安,吾不愿为,唯有承认共和斯已耳。"时民国初建,军饷常无着落,为不使手下兵士因欠饷而闹事,他散尽家资甚至借私债以充军资。除夕之夜,设宴与众兵士同乐,才使甘肃局势得以稳定。
阿山兵变平息后,周务学立即着手整顿部队。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驻防阿山兵员应为千人,实际只有255名,虚报冒领在十分之七以上。他痛感阿山兵力太弱,遇事根本无法应对,几次电呈省府,同时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从蒙古土尔扈特部招募了一营骑兵。然而他这种做法与一贯不主张多养兵,以免兵多生变的杨增新不一致,一生听命于上峰的周务学只好将新招募的骑兵裁掉了。巴奇赤匪徒兵临城下,周务学手下竟无可用之兵,待城内大多数人撤走后,他采取自杀的方式警告敌人不要杀害无辜百姓。周务学自杀殉国两个多月后,阿山各族人民群众协助中国军队和苏联红军围剿巴奇赤白匪,毙敌400多人,俘虏2000余人。1921年9月下旬,巴奇赤率残部经青河逃往外蒙,白匪窜犯之乱平息。
周务学担任阿山道任的两年中,一改历任办事长官的昏聩恶习,整肃吏治,与民休息。他经常深入到乡村部落,倡导民族团结,鼓励发展生产,并亲自丈量从俄人手中收回的土地10多万亩,分给屯民耕种,岁收达二千石之多,使阿山经济得以复苏,社会秩序也很快安定下来。他为官清廉,死后家中仅有"敞衣数袭,残书数卷。"战乱平息后,北京中央政府追封他为国公将军,入忠烈祠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