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山以西为扒沙(今古浪大靖)为凉屯地,山以东芦塘(今景泰)为靖膏地,山以南隆答、石炭以至红井皆庄浪(今永登)屯牧之地”(《秦边纪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控制了松山,就可割断青海蒙古和河套蒙古之间的联系,军事上可处于主动地位,削弱蒙古势力,达到保境安民的目的。
古城内一角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大司马兼甘肃巡抚田乐、甘肃总兵达云等奉旨收复松山。先克昌宁湖之青把都,后破青海之永邵卜。是年三月二十日出奇兵分路进剿,一路从泗水出兵直捣扒沙(今古浪大靖),一路从黄羊川出兵猛击鱼沟,攻其腹背,一路直攻黑马圈河,共斩杀714人,俘获黄金榜什等500余人,阿赤兔部溃逃。后阿赤兔等重整其部,联合青海鞑靼抵抗官兵,并于是年七月三日乘雨挖边,欲从镇羌、岔口越长城入青海,被官兵击退,打死卜打台吉等5名头目和50余名散众,其余败走,退入松山。九月二十四日,各路官兵并进围攻,西宁兵备右布政使刘敏宽挥戈青海,庄浪兵备按察使梁云龙控弦乌鞘岭之北,甘州副使李景元进击黄羊川,甘肃总兵达云率五郡官兵入黑马圈河,西宁同知龙应坚和凉州通判王伦整其军旅前后堵截。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两河道官兵10万人会攻大小松山,俘获880人,获牛、马、驼、羊1500多头(只)。至此,大小松山收复。
夏日的松山草原
松山战役结束后,为巩固边防,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修筑了松山城。同年三月至九月,由达云修筑,荆州俊督建,西从泅水堡(今古浪县泗水)铧尖滩汉长城起,东到景泰县乌兰哈思吉黄河索桥止,建起长城共约400华里,环松山于内。从此,松山城驻重兵防守,犹如一道天堑,保障了它周围广大地区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