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如此,地方戏曲也是如此。民间舞蹈与地方戏曲的时间性,即舞蹈文化与戏曲文化的纵向面,展现舞蹈与地方戏曲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与地方戏曲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两种形式。两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众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民间舞蹈与地方戏曲的空间性,即她们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和地方戏曲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
如在甘肃民间流传至今的传统民间舞蹈《剑舞》,无论是从“时间文化层”还是在“空间文化层”的意义上讲,在甘肃后来的地方戏曲的表演手段上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甘肃,几乎所有表现“舞剑”形式的地方戏曲都吸收和借鉴了古代民间《剑舞》的优秀传统。唐诗人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的诗句说明,河西走廊一带在唐代就流行此种舞蹈艺术。敦煌画上所描绘的唐代舞姿,在今天河西走廊民间舞蹈中还有若干保存,当地把一种手持水流星跳的民间舞叫做“剑器”。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唐史所载的《西河剑器》和清人见甘肃女子舞《剑器》的历史,以及“酒泉太守能剑舞”的诗句,都和甘肃这个地方有关系。虽地方戏曲在借鉴传承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的东西仍会或多或少的保存下来。
在甘肃,特别在春节期间,武威、张掖、平凉等地社火盛行,地方小戏曲穿插其中,表演时往往是“春官”开路,其后是鼓乐等各种表演队,多有腰鼓、蜡花、花鼓等队列。元宵节的晚上,民间舞蹈活动更为广泛,满街灯火灿燃,雪岭晴川相互辉映,“游人杂沓,达旦不休,歌呼呜呜,秦声盈耳”(见清代《岷州志》)。“踏歌”是人们手拉手一边唱一边随节奏而舞蹈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舞蹈相传已久,唐代敦煌地区,有“寒食”踏歌的习俗。明清时,“踏歌”更是节日赛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甘州府志》载:正月十五晚上“庶民作花炮、竹马、龙灯、踏歌戏舞街市,以庆丰年。”清代诗人汪士□有诗写道:“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齐唱迎神舞柘枝。”字里行间,无不反映出甘肃民舞中仍有“踏歌”的内容。今天甘肃各地还可见到许多与唐宋乐舞有着历史渊源的歌舞,如宋、元以来的《秧歌》、《蜡(拉)花》等,都保留在今天的民间社火中,而唐宋时的《跑旱船》一直流行于民间。甘肃省不少地区表演的《大头和尚戏柳翠》亦是沿袭了宋代的《花和尚》和《耍大头》。流行于天水地区的民间舞蹈《云阳板》(俗称打夹板),舞者双手执长约尺余、宽二寸的木拍,起舞时两手各执拍板下端拍打,拍板随舞步节秦上下左右拍击。从道具的造型看,是一种古代乐器,与敦煌壁画中的拍板及击法相似。这些民间舞蹈中的表演元素和基本动作,被后来流行于甘肃民间的地方小戏曲大量吸收并使用,特别是在小曲子戏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敦煌小曲子戏《撞黑煞》,酒泉老曲子戏《闹书馆》、《姐儿卖菜》,平凉曲子戏《二胍子赶车》、《俩亲家打架》、《挖蔓菁》,秦州平腔戏《哭坟》、《小和尚捕蝶》,太平车戏《红娘戏张生》,通渭小曲子戏《赶坡》以及高腔戏、玉垒花灯戏、西礼曲子戏、民勤小曲子戏中的民间传统剧目《牛娃指路》、《绣红鞋》、《闹老爷上轿》、《墙头会》、《二姐娃醉酒》等,这些剧目的很多表演手段,都是艺人们借鉴了社火中民间舞蹈的表现方式,来充实自己的表演效果,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