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水龙
据《四川省志·农业志》记载,长期以来,四川省的干旱分为春旱,夏旱,伏旱三种。除了成都平原有都江堰的恩泽,少水旱饥馑之外,盆地中部和东部饱受旱灾折磨。解放前,由于干旱引发的饥荒,甚至造成生食人肉的悲剧屡见报端。
据四川着名民俗学家刘孝昌介绍,四川在晚清到民国中早期,每遇大旱,各州、府、县官员不是科学抗旱,而是率绅民前往庙宇,顶礼焚香,设坛祭祀。“1937年,天逢大旱,当时的省政府赈灾委员会委员长朱庆澜率官绅焚香乞雨。省政府甚至代电全省官民一起斋戒,禁屠宰,开乞雨法筵。以这样类似迷信之举抗旱,实为一时笑谈。”
最迷信 儒释道融合的“设坛乞雨”
由于当时对自然科学认知普遍较低的社会环境,上到庙堂,下到民间,对抗旱采取了形形色色颇具民间风俗色彩的手段。其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人员最广的莫过于设乞雨法坛。上到中央、地方官员,下到绅民、信徒都要参加。乞雨法坛往往设在龙王庙的天井内,以竹木搭成,有2、3丈高。法坛上插黑白素色旗,代表山水,神龛上既有玉皇大帝,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也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像,可谓是儒、佛、道的大融合。
在开坛前3天就会广发请帖,通知要参加的各色人等斋戒3日。而在开坛当日,官民跪拜,烧乞雨文,三教轮番上台,颇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这乞雨法坛,一开就不能间断,直到将雨求下来,才能倒坛。因此,每逢大旱之年,老成都的青羊宫,大慈寺总是吹吹打打,诵经声不绝于耳。
而街上的民众也没闲着,正忙着抓旱魃。《山海经》有言:旱魃一出,赤地千里。传说中,旱魃是造成大旱的妖魔。因此老成都人的抓旱魃,便是一人扮演旱魃,在城内疯跑,一人扮五猖神,在其身后猛追,追到“旱魃”时,便厉声喝问“下不下雨?”“旱魃”俯首认罪“要下雨,要下雨。”讨得好口彩。
最好玩 闹剧一般的“抬狗乞雨”
除此之外,还有颇具成都特色的“抬狗乞雨”.老天爷不灵光了,把狗抬出来充数。这是源自于老成都的一句民谚“狗笑要下雨。”具体办法是:准备一张大方桌,将狗按在桌上,四脚捆在四个桌角,再给方桌加两条竹竿,由2到4人抬起,像轿子一样抬着“狗大人”巡街,什么时候“狗大人”笑了,下雨就有了苗头。
为了讨得“狗大人”的欢心,群众还要给“狗大人”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用细篾丝挽上2个圈圈,做成眼镜,给“狗大人”戴上,更有好事者给方桌加上木条订的凉亭,如同官老爷出巡一般,前后10多人前呼后拥,摇着彩旗,吹吹打打,招摇过市。
被人们五花大绑的狗自然是笑不出来,满街看热闹的人倒是笑得前仰后合。娃娃们也不闲着,捉条小狗,搬来小方桌,依样画葫芦将狗头狗腿绑好,用洋油桶当锣鼓,彩纸给“狗大人”糊顶官帽,也是一路敲敲打打,尾行而去。尽管如此胡闹,但事关“求雨大计”,当官的也不管,妈也不管,街上狗吠声,人的大笑声响成一团。运气好时,狗没笑,但满街看热闹的人却把雨“笑”下来了。
女孩们则是“翻绞绞”,也就是翻花绳。老成都有民谚“一翻绞绞,天要下雨。”往日在晒谷子的时候,女孩们一翻绞绞就要被大人骂,现在可就撒了欢,大人们非但不骂还大肆鼓励。可以说,事关民生大事的乞雨活动,是大人小孩齐上阵,参与程度空前高涨的活动。
最热闹 抬龙王出驾,烧龙背,耍水龙
在四川许多地方志也有这样的介绍,天干下雨往往和龙王有关,四川各地都设有龙王庙,在老成都红星路附近曾经就有一座龙王庙。但龙王庙平时香火冷清,每逢大旱就门庭若市,大家纷纷来抬龙王出驾。他们先找能工巧匠将被大家冷落多时,已经有些褪色的龙王塑像重新上色描彩,换上新衣,粉饰一番。随后前呼后拥,吹吹打打,将龙王塑像抬出庙巡街,善男信女们戴着柳条帽,前呼后拥。
传说,柳条象征观音净瓶中的杨柳枝,有乞雨之效。日头正毒,泥塑的龙王渐渐有些“遭不住”,背上的泥巴晒裂口了,彩笔画的眼睛也晒掉了,善男信女们心中有些不忍,欲给“龙王”打扇,遮阳,却被旁人果断阻止“等他晒,等到龙王老爷都晒得遭不住了,就下雨了。”于是,这抬龙王出驾,就是将“龙王老爷”晒得越开裂越好,让“龙王老爷”也“吃吃苦头,只好下雨作罢”.在成都平原之外,四川山区之中,则流行“烧龙背”--因山势起伏如同龙的脊背,在山脊上放几把火,“龙王老爷”被烧疼了,就会逃上天,龙行生云,从而下雨。
和以上两种颇有整蛊意味的乞雨方式相比,耍水龙就显得友好得多。水龙是由茅草竹竿扎成,样式简单,只取其形似,尾巴和身体分开。一般是由几个壮小伙,打赤膊,穿短裤,手持长竿,在场镇上,乡坝里舞给父老乡亲看。沿街的乡亲们将一桶桶的水泼在水龙身上,象征龙王下水游。舞龙的小伙子们全身湿透,却仍舞得虎虎生风。意为久旱不下雨,龙王也难受,龙遇水升天,便可兴云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