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萨昼蜓,这个古老的蜻蜓种类起源于西伯利亚,经过蒙古扩散到我国西北的甘肃玉门、华北的北京附近以及朝鲜半岛南部。”2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张海春表示,研究小组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西南25公里左右的旱峡沟首次发现了1.1亿年前的蜻蜓化石,进一步揭示了巴依萨昼蜓的扩散途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郑大燃对记者说,2010年,研究小组一行前往旱峡沟,根据资料记载,这里曾出土过甲虫、三尾类蜉蝣等昆虫化石。在采集到的几十块化石标本中,除了有记载中的昆虫、鱼类化石之外,研究小组还惊喜地发现了蜻蜓化石。
“这些蜻蜓化石,虽然有30多块,但都没有身体,只有一块标本是接近完整的1个前翅和1个后翅压在一起,其他的标本都是翅膀碎片。”张海春推测,当时的甘肃玉门没有现在这么荒凉,因为蜻蜓从幼虫到成虫,都需要水,所以那时玉门地区应该有一个湖泊。而巴依萨昼蜓就生活在湖泊附近,它们死后,掉落在湖中,身体变成了鱼的美食,而翅膀被遗弃,有些变成了化石。没有被鱼吃掉的蜻蜓的身体在细菌作用下逐渐离散、破碎,翅膀由于比较有韧性而保留下来成为化石。另外一种可能是,蜻蜓在湖边死亡后,被水流冲到湖泊中,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逐渐磨损、腐烂,而翅膀也变得破碎。在变成化石的过程中,火山灰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资料记载,巴依萨昼蜓和现在人们常见的蜻蜓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前,曾在俄罗斯发现过2000多块巴依萨昼蜓化石,从地质年代来看,它们生活在1.2亿年前至1.15亿年前。后来,在蒙古、朝鲜半岛南部、北京的西山也发现过巴依萨昼蜓化石。张海春分析,从现有的化石来看,巴依萨昼蜓在不断“搬家”和“扩充地盘”,而此次在甘肃玉门发现巴依萨昼蜓,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扩散路径,同时也为地层的年代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