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追赶太阳的民族

时间:2013-10-30 08:47来源:鑫报 作者:路生 点击: 载入中...

 


流经循化境内清水湾的黄河

 



 


骆驼舞

 



 


撒拉刺绣

 



 


梳妆打扮

 



 


循化境内昔日古渡

 



 


循化文都大寺

 

  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循化县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撒拉族自治县,其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东接甘肃省积石山县和临夏县,南靠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接青海省尖扎县,北隔黄河与青海省化隆、民河两县毗邻。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10万(2000年11月),有撒拉、藏、回、汉等民族,其中撒拉族占61%.其地处祁连山的东部,以高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780-4636米。常年平均气温在8.6℃,年平均降水量为264.4毫米。盛产瓜果、辣椒、花椒等着名特产,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美誉。


  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循化地区就设立了县,其县府积石镇从那时起就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有近5万撒拉族人,占全县人口的61%,占全撒拉族人口的70%左右,被称作是撒拉族的"根据地"。


  古老的故事传唱不息我们自兰州出发,经临夏,翻越高耸入云的大里加山,便来到了青海省循化县境内。


  循化,自治县名。循化之名,始于清代。清雍正八年(1730年)曾在此地设循化营,并筑循化城,后设循化厅。循化取"遵循王化"之意。1912年,置县时,仍沿用循化之名。循化为"撒拉族之乡".1950年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史料记载,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设"护羌校尉",管理甘肃和青海东部诸羌政务。此后,居住在中原内地的大批汉民不断迁移来到青海河湟一带从事农垦,使河湟地区成为当时青海最大的农业开发区。与此同时,居住在湟水以北部分匈奴人的首领接受了"匈奴归亲义羌长" 的官印,均直接属于汉王朝的管辖。从而使匈奴与诸羌的交往,不再具有军事结盟的性质,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得到了保障,也巩固了汉朝的西陲边防。公元535年,西魏在今循化、贵德一带设浇河郡,后来北朝又在今尖扎县设达化县。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不断出现割据政权,各霸一方,战乱频繁,迫使"丝绸之路"南迁,所以使这一时期的青海成为沟通东西往来的主要干线。


  如今,漫步于这漫漫古道,我们似乎还能听到当年那遥遥远远的清脆驼铃声。


  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海。"文中所指的"积石",据考证就是今循化境内的积石山。遥想当年,大禹是如何用他的神斧劈开这巍巍石山,让那条放荡不羁的大河奔涌于这峡谷的?积石峡又名孟达峡,其下部位于今循化境内。黄河之水天上来,流经积石峡的黄河激情喷涌,涛声如雷。峡谷两边奇石狰狞,残岩耸立,河边有一巨石,相传是大禹导河时憩息过的地方,被称为禹王石。峡道最窄处仅有六七米,峡谷峭壁上斧痕累累,这便是万人敬仰的斧痕崖。因而,大禹导河的古老故事在这里成为优美的历史传唱。


  在积石峡口清水河谷与街子河谷的平川里,居住着一个被称作是追赶太阳的民族--撒拉族。滔滔黄河滋养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也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撒拉族人民。


  追赶太阳的民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喇儿"、"撒喇族"、"撒拉回"等,系其自称不同的音译或简称。撒拉族是在元代由中亚撒马尔罕地区经新疆迁入青海循化的,经过与当地藏、回、汉、蒙古等民族经过长期相处,相互融合,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从撒拉族的语言、民间传说以及历史记载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考察,均可证明其与中亚一带民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循化这片古老的土地,就这样在700多年前与一个具有自由不羁生命人格的撒拉族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13世纪,中亚撒马尔汗地区不屈强暴的撒拉族,为了自身生存,为了升华生命,在其首领尕勒莽、阿合莽的率领下,牵着骆驼驮着古兰经和家乡的水土,踏着文明古道,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举足东迁,寻找乐土。当他们历尽艰辛、万里迢迢来到积石山旁,驮经的白骆驼面对这方热土久久膜拜不起,最终化为白石。众人释量水土,竟与家乡的毫无二致,于是,他们便在这里生活了下来。今天的骆驼泉,就是因这峰负载着撒拉族沉重历史的骆驼而得名。如今,在骆驼泉边仍有一峰跪卧不起的石驼,这可能就是撒拉人对于本民族历史与传说的一种犹新记忆吧。


  撒拉人视骆驼为六畜之尊,并以骆驼的坚韧精神和五种美德时时自勉:步履轻捷、踏虫不伤(仁);一驼未至,众驼不饮,一驼未毕,众驼不去(义);一驼领头,众驼跟从,不先抢(礼);风未到而先觉,水未见而先知(智);约食之期不至鸣(信)。如此博大的民族精神让人仰慕不已。今天,骆驼舞仍是撒拉族的一种传统舞蹈,撒拉人正是在这舞蹈中诉说和演绎着自己民族的真实历史。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习惯和禁忌,基本上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一样,只是婚俗更富有本民族的特色。撒拉人常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即使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男方也必须请"嫂计"(即媒人)作介绍。在撒拉之乡,人人都以作媒为荣。在婚事娶亲时,新郎及其男亲要备好骡马,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及男亲都不能进女方的家门,女家招待他们的宴席也是在门外场院。新娘出门要从屋里倒退而出,出门上马后,要大声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父母及兄弟姐妹。新娘到男家后,由娘家送亲来的人簇拥着骑马夺门而入,然后立于厨房灶前。而男家的人则要新娘下马进门,双方以此显示强弱,互不相让,推搡挤打,甚至不顾受伤。但双方从不会因此而记恨于心。撒拉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喜欢在枕头等物什刺绣各种花鸟。她们的手艺在栩栩如生的图案中,让人羡慕和赞叹不已,把自己的居室装扮得更加美丽了起来。美好的新生活正是在她们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里变得如诗如画。


  索菲娅与孟达天池撒拉族少女索菲娅有一颗像孟达天池一样纯洁、透明、晶亮的心。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黎丹民国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
  • 撒拉族的漫漫东迁之路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