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近在咫尺,从县城往西不过百米,就有南中北三条路可以上山进园。南北两条皆是盘山公路,水泥铺面,路宽而陡,环绕而上车可以开到半山腰的生态停车场。中间那条路直接通往老君殿,可以踏着长长的石阶,扶着青灰色的栏杆,从老君殿后走进山间的林荫小路,在绿树掩映的石砌山间小路上慢慢渐入佳境,领略公园美丽的风光, 沿着山道拾级而上,路随着山势越发陡峭。路两边是葱郁的草木和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草木中多得是松树,密密麻麻的松树长满整个山坡,深邃的绿汹涌如大海卷起的波涛。这里的松树高的十几米,小的几米,都生的匀称,没有黄山上的松那么怪、那么奇,一个个挺拔耸立,长大了都能长才。松树以油松居多。油松树冠圆硕,树皮粗糙而显得苍老,表面自然生成一道道的裂纹。树上的松塔小而圆,颜色呈灰色,松籽小如指甲盖微微翘起。华山松树皮光滑,针叶鲜亮而有光泽,树身上布满了许多松油,松油呈琥珀色,阳光一照就会闪闪发光。树上长满了鲜绿色的松塔,一个个像倒垂的小塔挂在枝头,长的有四五十厘米,小的也有十几厘米。松子圆而大,吃起来特别好吃。这里的松树大多数是七八十年代飞播造林而生长起来的,也有全县干部、学生每年植树造林栽下的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年三月植树造林都来这里种松树,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生着杂草、荆棘、布满石头的荒山。经过自然的大浪淘沙,顽强的树苗已茁壮成林,成了公园中的一道绿色景观;孱弱的早已经干枯而被风干,化作土里的腐殖质。大自然就是这样,你对它付出一份辛苦,它就回报你一份美丽。
有树就有鸟,有鸟的山林就不会寂寞,就会充满生机。一日之计在于晨,鸟似乎比人更懂得这个道理,起来的特别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穿过林间,鸟儿早已经在山间飞了多少来回,伫立枝头翘首以待了。尖尖的嘴巴,圆溜溜的眼睛,锋利的小爪子,还有粘在背上的露水在阳光下闪光。石阶路的两旁,着实成了鸟的乐园,各种各样的鸟儿,在这里汇聚成天堂。左一瞧,燕向花间翻玉剪;右一瞧,山雀柳处掷金梭;细细听,百鸟芳林齐欢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为之爽快,脚步为之轻盈,疲劳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走走停停,停停看看,倚坐五行亭,沐浴着山风,听着大山的歌声,与朋友谈天说地,是一种放松快乐的逍遥之境。
盘山的石阶,伴着人语山歌亦步亦趋走来,山林特有的清香是前进的推进器。粉红的、白色的、黄色的野花在山间绽放,或连成一片,或一枝独秀,近的就在身边,触手可及;远的则可远观观而不可亵玩。不论是远的近的,一枝还是一片,那花儿独特的幽香,泌人心脾,使人不由得深深呼吸几下,把这芳香留在体内当成清肝利胆的一剂良药。花丛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嗡嗡声环绕不断。成群蜜蜂正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辛勤的小精灵,在绽开的花蕊中,用细短的小腿,把花儿最宝贵的花粉采回家,酿成最甜的蜜。记得有人说过,蜜蜂是在酿蜜,也是在酿造生活。蜜蜂何尝不是在交给我们一种生存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仁者也非智者,但亦爱山水。山只有到达顶点,才知道山的伟大;水只有到了水中,才知道水的善柔。翠矶山上没有水,我只能独享着山给我的气势与担当。当登上山之巅,我紧跳的心慢慢静了下来。远处山峰之上,浮云之中,旭日从东方喷薄而出,整个画面刹那间眼前变得豁亮起来,像在迷宫中迷失了好久,突然逃出迷雾看见天日的那种喜悦,不由得人欢喜雀跃起来。山壑里的雾,快速升腾起来,团团如雪浪蜂涌而至,形成了美丽的云海,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仑美奂的苍山云海图。站在山顶仰望着天,才深刻理解了《兰亭序》里王羲之那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和苏东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那种旷达。低头俯瞰可以看到翠矶山公园的全貌和霞光普照下的山城新貌。游目骋怀,那将是眼睛和心灵的一场愉悦之旅。山头金星雕像,周围弥漫着雾气,时隐时现的青松,仿佛金星正在从西踏着云雾漫步而来,伫立于此倾注着这一方山水生灵。藏金阁矗立在小山上,在周围绿树的簇拥下,似乎漂浮于天际,在雾中若隐若现。生态广场上,晨练者扭腰摆腿、打太极拳,练太极剑,做深呼吸,吐陈纳新,心旷神怡。
翠矶山曾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采药炼丹之处,老子思想及其代表着几千年道家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了翠矶山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翠矶山因此也被打造成道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在建筑设计、思路理念上,秉承了老子“和”的思想,无不彰显着道家思想博大的精神内涵。在生态停车广场上,由石头大理石做成的数十副浮雕,演绎着老子著书、老子讲经、老子出关、老子悟道、老子谢母、孔子问礼、采药炼丹、紫气东来等故事,向人们讲述着老子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让每一个人都感受着浓厚的道家文化思想。在山的中央,设计者匠心独运,利用彩色霓虹灯在山中装扮成一个篆体“和”字。每到夜幕降临之时,彩色的霓虹灯不断闪烁,变换着红、黄、绿不同的颜色,意味着和谐之美。
走下山来,站在山脚下回望着这一脉山,让人不禁想起了几句古诗:
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
野花红烂漫,茫茫树生烟。
日落余晖后,声声响杜鹃。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