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良久的礼县最近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礼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打造先秦文化遗址公园。这是礼县乃至甘肃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占地最多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开发工程之一。该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先秦文化研究基地和陇上著名的旅游名胜,有关专家认定:“秦西垂陵园的发掘是20世纪继敦煌藏经洞和兵马俑又一重大发现。”礼县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将会成为继敦煌、兵马俑之后的又一著名的文明圣地,届时将改变甘肃旅游现在的格局,形成北有敦煌,南有先秦文化遗址公园的“双雄并峙,珠连璧合”的局面,对促进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具有重大意义。事情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兰州遇到礼县的县长曹勇先生,席间听他给一个外地的企业家介绍礼县的先秦文化以及这些年他们如何保护遗址今后如何开发利用等等,不但那个老板听得情绪激动,并且表示明年一定要去礼县考察,同样也激起我们的兴趣,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县,投资7000多万元,建了博物馆,同时还要斥资数亿元建先秦遗址公园,这在甘肃是十分少见的,职业的习惯让我们决定先与那个企业家走访一下“秦人故里”,带着好奇和对先秦文化的想往,我们驱车走进了极具传奇色彩的文物和文化大县——礼县。记者 刘小蕾 李鹏
礼县的出名有点不体面,是那些盗墓贼和文物贩子把其带入世人的眼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该县走出去的先秦时期的珍惜文物在世界许多国家博物馆珍藏,很多被封为镇馆之宝,这些就是他们的“功劳”。当然礼县也因此闻名遐迩。
早在1985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一带的村民在农田里犁地时,发现了“金娃娃”,于是,围绕大堡子山人们开始疯狂地挖掘文物,因此一件件文物开始向国外流失,但人们当时还不知其真正的价值所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距礼县县城东13公里处的永兴乡大堡子山一带发现了秦贵族和秦公两大墓葬区,经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专家研究考证,被确认为秦四大陵园区中的第一大陵园,即秦西垂陵园,礼县顿时在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声名大起。遗憾的是这片珍贵的先秦墓葬区早已被各方盗墓贼们肆虐过,大多数文物都流落国外的博物馆或散落民间。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血脉,历史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创造的结晶。我们的先人们创造的历史文化,曾在这里辉煌,又在这里沉睡,如今已被考古发掘唤醒,并以无穷的魅力再现新的光彩。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置之高阁。作为“秦皇故里”的礼县人,我们县委县政府深感保护和开发责任的重大,不但不能在我们手上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这是礼县县委书记方新生和我们交流时的开场白。
方书记给我们介绍时说,礼县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加之产盐,自古就是先民理想的栖居之地,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创造了多彩的史前文明。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在这里交汇,境内官盐、红河、祁山、永兴、城关、永坪、石桥等地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周秦文化、寺洼文化交相辉映。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礼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上留下近700处古文化遗址。仅县博物馆就藏有包括国家级“秦青铜编钟”等在内的文物5000余件,国家二级以上文物300余件,还有许多国宝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还有很多流失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礼县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在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基本摸清了各个时期遗址状况,尤其是2004年一个围绕礼县大堡子山探求先秦文化发端的5年计划开始实施。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5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礼县,到2006年拿出一份名为《早期先秦文化考古工作汇报》,报告上披露的“考古成果”如同英国惊现“秦公簋”一样再次惊动世人。为此,大堡子山遗址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面对老祖宗给留下的这份厚礼,礼县县委县政府认为,仅仅停留在研究和保护上显然是不行的。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才是要做的重要工作。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建设“文化礼县”,打造陇上“文化名县”的思路,把文化建设与产业开发,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打造独具特色的先秦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借助文化的优势促进礼县经济发展,提升礼县的知名度,从而推动礼县的经济发展。尤其是2007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先秦文化”这张牌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王牌,率先打了出去。首先投入7000多万建成一座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从现场看,该馆气势雄伟,具有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秦早期文化考古科研基地,也是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旅游参观场所,成为展示全国先秦文化的历史殿堂。
与此同时,积极筹备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礼县文物局局长马世峰告诉记者:“大堡子山先秦遗址在礼县主要分布在大堡子山和圆顶山,大堡子山主要以王公墓葬为主,圆顶山则以先秦贵族墓葬为主。经过文物考古人员多年的考古勘探,目前已经明确了礼县先秦遗址的面积多达25万平方米,勘探出了400多座先秦墓葬。目前,遗址公园的规划已经做完,从今年起县上已将总体规划范围约25万平方米的“大堡子山遗址保护规划”列入了议事日程,计划用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长达16年的时间,通过打造先秦遗址公园的形式来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保护、发掘开发。据了解,“大堡子山遗址保护规划”将在遗址考古工作的基础上,将遗址的保护展示、环境改造、绿化整治、景观培育和片区的建设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大堡子山遗址内存在的大型建筑基址、大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址进行展示,主要展示遗址区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房址、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灰坑、窑穴等地下和地上的各类文化遗迹及出土文物,选择部分地点进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建设大堡子山遗址博物馆,以古遗址保护、古文化追寻、秦遗迹遗物再现、生态环境构筑、休闲体验五个方面为主线,并利用声光电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三维环境,让参观者对大堡子山遗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据悉,在“大堡子山遗址保护规划”的近期阶段(2010年至2012年)将对遗址区作进一步的全面考古勘探发掘,绘制详细的遗迹分布图,确定保护、展示和重点发掘的对象。在中期阶段(2013年至2015年)全面详细勘探遗址外围地带,完成对最新重要考古遗迹点的展示,完成大堡子山遗址博物馆的配套建设与展示。在远期(2016年至2025年)将完成对大堡子山遗址全面的勘探,进行有利于解决重大学术问题、配套基建和抢救性的发掘,并进行展示。
采访时礼县县长曹勇告诉记者,为了把遗失在外面的先秦文物找回来,我们一方面联系相关部门设法从国外要回一些,同时我们县上刚刚研究决定,每年拿出一些钱来,从民间设法再收回一些,总之,尽最大努力把遗失在外面的文物多收回一些。
为了激发广大民众热爱礼县,热爱先秦文化,研究先秦文化的热情,县上还专门成立了秦文化研究会,目前县上已拥有本土秦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几十人,在全国及省内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为先秦文化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
采访中不论是县委书记,县长,还是各局委办的负责人,甚至连具体的工作人员,与我们聊天时,都会谈起先秦文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会把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以文化立县的节点上,从中不难看出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他们决策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