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 兰州郭氏兄弟的革命历程

时间:2011-12-28 10:1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郭小惠 点击: 载入中...
这是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对兄弟,左边是弟弟郭守善,右边是哥哥郭守譓。照片背面写着:“1945、8、25,摄于临县县城内。善弟由绥德返晋西北分配工作”。如今,弟弟郭守善在湖北宜昌家中安享晚年,而身在兰州的哥哥郭守譓,一年前意外摔伤后便住进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院,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这张老照片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唯一的一张合影,老照片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投笔从戎奔向抗日战场郭氏兄弟祖籍山西省汾阳县,哥哥生于1915年,弟弟生于1917年,他们的父母亲是当地有名的教育工作者。两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哥哥于1933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文史系,弟弟于1934年从汾阳师范毕业,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蓄意策划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爱国的热血青年纷纷参军,兄弟两人也于同年10月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奔向抗日战场。郭守譓经高中同学牛荫冠(“牺盟会”主要领导者之一,后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党组书记”)推荐,任汾阳县抗日政府、县“牺盟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是国共两党建立较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工作员;郭守善则来到下堡镇附近的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习(当时同去数人,仅郭守善一人留了下来),学习结束后,任汾阳县“牺盟会”助理员,并于1938年2月由李绍膺、温克敏(后任教育部业余教育司司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弟兄俩在当地积极开展抗日工作。打伏击战战火中锻炼自己1938年2月,汾阳沦陷,他们先后到了山西省临县“牺盟”中心区(与郭守譓同去临县的另一位同学,中途返回汾阳即遭日寇杀害)。当时“牺盟会”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团体,苏谦益同志(建国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安排郭守譓到山西新军决死四纵队随营五分校(后来改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十二分校)任工作员,郭守善任岚县游击大队二中队政治指导员。

  日寇进攻山西,阎锡山的旧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节节败退,使阎对旧军大失所望。经请示中共中央北方局后,薄一波同志向阎锡山提出组建一支新军的建议。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即新军正式宣告成立。新军建立之初,党中央和北方局就明确指出,要把部队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薄一波提出在山西新军中实行“政治委员”制度。《政治委员制度条例》明确规定“政治委员为部队之最高首长”,为党对新军的领导提供了合法的制度依据。党中央还派遣了许多老红军、八路军充实到部队,使山西新军一开始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到1938年初,决死队由4个总队扩充为4个纵队(旅),各纵队政治委员分别由共产党员薄一波、张文昂、戎子和、雷任民担任。

  1938年6月,岚县游击大队编入山西新军决死四纵队游击六团(35团),郭守善任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他向战士们宣讲党的抗日主张,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还配合连长邱金发(老红军)进行训练,提高部队的军事技术水平。闲暇时他和战士们拉家常,关心士兵疾苦,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10月的一天,部队得到消息,日寇乘汽车通过汾(阳)太(原)公路,一连、四连奉命在罗城村外打伏击。等到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时,首长一声令下,各种武器同时喷出愤怒的火焰,打得敌人蒙头转向。这一战毙伤日伪军五六十人,烧毁敌军车2辆,缴获战马4匹及大批军用物资。罗城伏击战沉重地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初建不久的我军士气和广大群众抗击日寇的决心。在这以后,郭守善还率部队参加了小相村伏击战、庄子村夜袭战(时任八连指导员)及文水县西南社突围战(时任八连指导员)等多次战斗。

  游击六团刚成立时部队装备很差,1300多人仅配备700多支步枪,几百把大刀,战士们普遍缺乏战斗经验。全体官兵在党的领导下,凭着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不怕艰难、英勇奋战,长期坚持在晋中平原,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周旋,像一把插入敌人胸膛的钢刀,痛入敌人骨髓。同时,部队也在战斗中得到锻炼,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决死四纵队的主力团。

  1939年12月,阎锡山制造了反共的“十二月事变”,令所属部队向新军和八路军进攻。中央指示八路军配合新军展开坚决的反击,郭守善率部参加了抓捕独七旅旅部反动军官的行动。紧接着在1940年1月晋西北反击顽固派的斗争中,部队相继参加了临县寨子村、阳坡村战斗,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杀,屡立战功。不同岗位接受党的培养1942年,郭守善奉调到山西新军教导大队学习。1943年,教导大队编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设在陕北绥德县城附近。抗大是我党在延安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军事学校,毛泽东同志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他还为抗大制订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日战争期间,抗大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第八期学员最多,学习时间最长。郭守善在这里经历了三年系统、规范化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学习,为今后在部队的组织、领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多一点关爱 少一点孤独
  • 宝鸡旅游产品供给暨线路设计兰州恳谈会召开
  • 兰州鼓子陷后继乏人窘境 老“鼓迷”免费授课坚守传承
  • 500余幅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图表兰州展出
  • 纪录片披露:70年前,日军将2738枚炸弹投向兰州
  • 兰州青年20年收藏万册小人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