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抓紧上山以躲避“年”兽。这时,只见那老人高声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惊目细看,只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史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萘、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所以古代老百姓就有在除夕时画二神在桃木之上,悬挂于大门之外,用于驱鬼辟邪。当时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永在除夕时令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他还亲自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幅对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
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簪云楼杂话》记载:“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朱元璋非常喜爱春联,并下令推广。据说,有一次他出宫观看春联,见有一户未挂春联,问清楚是一个杀猪阉猪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那阉猪户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那屠户猜出赐联的是当今皇上时,舍不得将这幅“御宝”贴到门外,就挂到祖宗牌位两边了。
包饺子
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
据考证,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叫牢丸、水角、馄饨、饽饽等。后来怎么叫饺子了呢?饺的原名叫“角”,“粉角”即用面粉做角,“水角”指用水煮的角,因北方人发音“角”、“饺”相似,后来就说成了“饺子”了。三国时《广雅》一书记载:“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这个馄饨就是饺子,偃月就是半月形。唐《酉阳杂俎》已有“笼上牢丸(蒸饺)”、“汤中牢丸(水饺)”的描述。
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呢,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时吃它,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因此,饺子老少皆宜,贵贱无分。
传说,年三十儿晚上,慈禧太后要将宫中后妃和各王府的福晋、夫人、格格全召到殿上,子时一到全在长案上包饺子,包得又快又好的赏银子,接着众人一起吃饺子。过年时,民间更是“无家不饺子”,故古人誉饺子为天下通食。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