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吹着空调、吃着冰饮是种绝佳享受。然而,您可曾想过,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先进制冷技术的古代,人们面对酷暑,是怎么过的?在西安城内西南隅,有一条叫冰窖巷的街巷,从这条街巷的历史,我们就能解开古人消暑的一些方法。
冰窖存冰供达官贵族享用
冰窖巷,位于西安城西南隅的甜水井附近,是一条由三段短巷子相交组成的不规则巷道,大致呈“丁”字形。东边一段起自四府街,西边一段至甜水井大街,北边一段与五星街交会,北口正对面是一座天主教堂,巷子长四百余米。《明清西安词典》介绍,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长安皇城内鸿胪客馆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形成居民坊巷。
冰窖巷真的和冰窖有关么?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先生表示,在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制冷技术,不能人工制造冰块,但是聪明的古人却巧妙利用着当时的生产条件,摸索出一套利用天然冰块的消暑法,具体说来就是“冬冰夏用”。葛慧老先生介绍说,冬季藏冰夏季使用,从西周至元代都有。比如,西周时期,在朝廷中有专掌“冰权”的职位,从职人员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在西汉长乐宫遗址,发现过大型藏冰窖;唐代出现了商业性的“冰商”;元代,马可波罗来中国时,还品尝到了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的皇家冷饮“冰酪”,元代还有从太乙宫取冰的记载。而西安城西南的冰窖巷里,则设有明清时期的藏冰处。
藏冰处位于冰窖巷的西段,在明清时期相继为秦藩王贵族官员和满族贵族官员提供夏季消暑服务。“这个冰窖,应该是官办的。”据葛慧老先生考证,清代,冰窖归布政司和督粮道署管理使用,在《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中有记载,督粮道署年用于冰窖人役的口粮是一十石;陕西布政司用于冰窖的费用平均多的时候每年“银七百六十两”,平均少的时候每年“银六十五两多”。
说到这儿,不少人都该好奇那时没有冰箱,那藏在冰窖里的冰是从哪儿来的?又怎样能从冬保存到夏而不消融?原来,明朝时,在今天的西门里白鹭湾、龙渠湾附近,有一个大水池,每到冬天,天寒地冻,水池便结成厚厚的冰层,这时,负责管理冰窖的人就要在水池里开凿破冰,然后取出一块块冰,运到不远处的冰窖。也有说法认为,这些冰是取自渭河。冰块放置到地下冰窖时,要覆盖上锯末、稻草等东西,这样能帮助它们保持低温不至融化。
等到夏天,天气热起来,冰块被从冰窖中取出。据传,明清两代官冰窖的开窖时间为端午节前。冰块取出后,被送到达官贵族府上,或者摆放在寝室厅堂给主人们消暑降温,或者被用来给鲜活食物做保鲜处理,此外,制作各类冰镇小吃和冷饮也是冰块的重要用途……由于那时所用冰块全靠冬季的储备,所以夏季用冰在古代是难得的高级奢侈品,这样的待遇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只有宫廷、官府才能有享用的权利。因此,能用到冰窖里的冰,不仅是身体上的享受,更是官员贵族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样的存冰法,并不是西安所独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史红帅博士告诉记者,在北京有多处古代留下的冰窖,藏冰技术甚为讲究,藏冰人员往往世袭接替,到现在,北京还使用着一些与冰窖相关的地名。
清末是冰窖巷里冰窖使用的最后一段时间,而后便废弃了。对此,葛慧老先生分析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地下水位的下降,白鹭湾的水池渐渐干涸了;其次,时局、气候也都有所影响。
没有冰窖之后,冰窖巷的名字仍保留使用着。在1966年曾改名为红缨三巷,1972年又恢复冰窖巷原名。
巷内曾有知名人士的宅院
在民国年间,冰窖巷里有一处地方颇值一提,那就是知名人士张钫曾经的一处宅院。张钫,字伯英,河南新安县人,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1966年病逝于北京。现在,向一些曾住在冰窖巷附近的老人打听,他们常会跟你讲起此处。
83岁的杨清山老人说,张钫的宅院位于冰窖巷西段,坐北朝南,在当时算那一带很好的建筑,门脸醒目,后来被用作莲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为学校后,杨清山老人进去过,里面院子很大,建着二层楼房。他还记得,张钫还在五味什字中州会馆的位置创办了西北中学。杨老先生所说,在《西安老街巷》中可以找到一些印证:张钫的宅院有一排水磨砖墙和雕花门楼,是一座建造很讲究的深宅大院,看上去相当阔气。公馆门前的一长块空地上,有两条长石柱拴马桩和一对上马石,后来这些就不知去向了。门房附近,也搭起长排绿塑料瓦大棚,设成了菜场。不过,现在随着旧房子的拆迁改造,这处院落的痕迹早已找不到了。在冰窖巷西段东口附近有块空地,民国年间,那里垃圾堆积如山,臭气逼人,孩子们每次上学路过时,都得捂着鼻子快速跑过,直到解放后,那些堆积多年的垃圾才被彻底清除。
除了张钫的宅院,冰窖巷西段和北段还各有几家院落。包括曾经堆放垃圾的地方,收整平坦后,也修建了几间住房,新院子内外整洁卫生。据家住冰窖巷的詹妙宁阿姨和几位邻居回忆,西段和北段的房子大都是私房,西段的房子看上去比北段的房子好一些,大黑门,进入院子是一圈平房。詹阿姨有位朋友曾住在北段的一个院子,里面是平房,都是些普通人家,没有让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记忆中这些院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除的,老住户们也搬走了,后来路边建起了多层居民楼。但是对于旧时候的冰窖,詹阿姨和邻居都表示不清楚。
不同于其它两段以居民区为主的地段,冰窖巷东段虽然也集中着几个家属院,但还先后存在过几家单位,变化较大。查询《西安老街巷》可知,清代时,此段巷子路北的大部分地方,曾是“镇标校场”(俗称“南校场”),到清代末年,又修了一所衙门叫“发审局”(审问官司的地方)。从民国初年至解放时,那里先后设过“司法厅”、“陕西省检察厅”和“高等审判庭”。解放后,陕西省高等法院、检察院曾在路北办公。现在,巷里路南还有陕西省财政厅,路北则是法院和检察院的家属院。
僻静的冰窖巷曾经冬天积满冰雪
虽然冰窖巷位于城内,距离繁华的西大街和交通要道含光门都很近,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是,平日里冰窖巷却是格外僻静。解放前,冰窖巷的三条小巷都是土路,高低不平,每当下大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行走非常不便。解放后,才经过垫高取直,铺成了平整的沥青路面,路况转好。
现在的冰窖巷大约五六米宽,路面两侧人行道时宽时窄,并不是那么的标准、规则,好在从巷子里过往的车辆也不太多,行走起来也很顺畅。路边栅栏里,不时有爬墙虎、牵牛花从空隙中探出枝头来,为街道增添着美丽。
冰窖巷的三段路里,西段的商业味相对较重,沿街开着些小店铺;北段除了路口的两三家小店铺外,再往南走路两侧都是围墙;东段的道路绿化最好,路边栽植着许多高大的杨树、法桐,树干粗壮,应该都有些年头了。
聊起近些年来的冰窖巷,住在冰窖巷三十来年的李阿姨等老住户普遍认为变化不是很大,“路还是这样窄窄的路,楼还是这些老楼。”让李阿姨他们印象深刻的变化是“巷子里冬天的冰少了”。李阿姨和邻居们所说的“冰”,与之前提到的冰窖并没有关系,李阿姨他们说的,是冬天路上结的冰。
李阿姨、詹阿姨回忆说,冰窖巷这名字起得还挺神,大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走进冰窖巷,尤其是与四府街相接的东段那片,总让人感觉温度比其它地方要低一点儿。“这不是心理作用,我们估计主要是因为冰窖巷的位置和地形。”李阿姨等人讨论着说,冰窖巷东段狭窄,平房改造后路边都建起了楼房,行道树又很高大,使小巷子比较背阴,而且一般通行的人和车都较少,街道寂静,所以在炎炎夏日里比外界能阴凉几分。而冬天,由于冰窖巷的三段道路并不是完全平整,有一定坡度,路面都向中段倾斜,所以一旦下雨下雪,地势低的中段路面就会大面积积雪,积雪冻在一起,变成厚厚的冰,再加上背阴,照不到太阳,于是冰雪久久不化,以至冬日里的冰窖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人感觉冷得更彻骨。不过,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关系,近些年来,冬季雨雪比以前少了很多,加之为了行人和行车安全,大雪过后人们常常会及时给路面撒盐消雪,所以以前那种大段结冰的场景现在已经不容易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