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渠湾 白鹭湾 菜坑岸 曾经水波荡漾的地方

时间:2011-12-27 17:43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龙渠湾与西大街交接口有一组唐代仕女雕像。
  龙渠湾的路口 。
  白鹭湾街道两边高楼林立。
  菜坑岸地势由西往东走低。

  古城的安定门(西门)内,在西大街西口路南,有几条小巷的名字很独特,龙渠湾、白鹭湾、菜坑岸,这几条相邻、相交的小巷,其名称都与水有关。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难道,在西安这个西北城市,还曾经有水波荡漾、白鹭飞翔的江南美景吗?

  最初看到“龙渠湾”这块路牌,很惊奇。顺着龙渠湾那条窄窄的小街走进去,走过大约一百米,便看见巷子的东侧有一个路口,龙渠湾在这里和一条东西向的小街相连,这条街道的名字也很奇怪:“菜坑岸”。菜坑岸街南,离龙渠湾南口不远处,又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看看路牌,上面写着“白鹭湾”,这又是一个跟“水”有关的街名。短短的一段距离内,从北向南,分别有龙渠湾、菜坑岸、白鹭湾这“两湾”“一岸”,这三条街名,都与水有关。然而,更让人纳闷的是,这里的水域面积似乎还不小,甚至曾经有过“白鹭”。难道,在西安这个缺水的北方城市,在城墙的西南部,真的曾经有水域的存在吗?

  老人们讲不出

  龙渠湾名称的来历

  8月15日早上,尽管天气酷热,西安城的西门里仍然人头攒动,穿过城墙南侧的门洞走进城,右手边(南边)第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是顺着城墙根的南马道巷,继续向东走不到百米,在五座唐代仕女雕像的身后,有一条与南马道巷平行的小巷,这就是龙渠湾了。

  龙渠湾只有七八米宽,与热闹的西大街相比,这里安静许多,从西大街匆匆走过的行人,很少能注意到这条不起眼的小巷。龙渠湾北口的西侧有一个小广场,东侧是西门里一家大型超市。向里走去,街道两边零星能见到几间店铺,再向南走,街两侧便都是家属区了。

  龙渠湾东侧的一个家属院门口,几位老人正围在一起下着象棋,好不热闹。记者询问了几位老人,他们虽已年过古稀,却也并不知晓“龙渠湾”这个地名的由来。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虽然他在龙渠湾居住了二十几年,却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住户,几十年来也觉得龙渠湾这个名字非常奇怪,但却不知这个地名的来历,同时,他也从未听过年龄更长的老人说起过其中缘由。记者又询问了几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他们都表示对这个奇怪的地名不明就里。

  龙渠湾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街道,它的南段向西一拐,与城墙根的南马道巷相接。在龙渠湾中段,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道与其相交,这条小街就是“菜坑岸”。菜坑岸东边与夏家什字与骆驼巷相连。菜坑岸街道两旁也都是家属区,道路的最东头原来有菜坑岸小学,现在是西安市第七十中学操场。

  这里过去人烟稀少

  地势低经常积水

  菜坑岸的中段,还有条小街的名字与水有关,这就是“白鹭湾”。白鹭湾北起菜坑岸,南抵西梆子市街。与菜坑岸和龙渠湾一样,这条不大的小街巷也同样是居民区。不过,这里要稍显热闹。街边的小店铺不时有客人光顾,许多老人都坐在街边乘凉,这里缓慢悠闲的生活氛围,与距之不远的西大街对比鲜明。

  在一处小区门口,记者见到了正在纳凉的郭奶奶和李奶奶。郭奶奶虽已有80岁高龄,却十分健谈,她告诉记者,她本住在西大街,大约在二十年前搬到了这里。据她了解,在白鹭湾居住的住户,有许多都是从其它地方迁来的。说起白鹭湾这个名字的由来,郭奶奶说:“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以前住在西大街的时候,也听过白鹭湾的名字,一直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却从未听人说过这个名字的来历。”郭奶奶还记得,白鹭湾、龙渠湾一带,在过去的西安城里属于比较偏的地方。她说:“大概是解放初,白鹭湾还是土路面。当时我儿子的同学家就在白鹭湾北口路西的第一户,我去过他家,他家那儿有个高台,家里的房子倒也普通,不过却有个院子。”

  95岁的李奶奶也不是白鹭湾的老住户,她是从柴家什字搬到这里的,老人也说不上白鹭湾和龙渠湾名字的来历,不过,她却用手中的大蒲扇指着前面的菜坑岸说:“菜坑岸以前就是一大片菜地。过去这里人很少,从龙渠湾到北油巷,都是菜地。”

  今年60岁的姚先生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他曾在这里居住过20年。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白鹭湾、菜坑岸的街道上还是疙里疙瘩的。这里整体地势低洼,再加上菜坑岸那里曾有过深坑,每到下雨天便会积水。”

  这些地名

  来自明清时的城市用水

  看来,龙渠湾、白鹭湾、菜坑岸一带,曾经确实是一块地势较低的地方。而这里的地名都与水有关,会不是像姚先生说的那样,每到雨天便会积水,由于雨水逐渐蓄积而形成了水面呢?

  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红帅说,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城市中会有一些涝池,明清时期,西安城内有许多涝池,它们成为西安城水利系统的一个部分。比如,清代时,在竹笆市旁有古涝巷,在清末的地图上也能看到城内有许多“池”。不过,这些涝池中的水常常时有时无,且水质很差,面积也很小,不会形成有“白鹭湾”、“龙渠湾”这样的景观。

  如果我们单看龙渠湾这个名字,便会猜测,这里会不会曾经有渠水流经?史红帅告诉记者,明清时期,西安城曾有两条供水渠道,一条是开凿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从城东流入西安城的龙首渠,而另一条则是开凿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城西流入西安城的通济渠。史红帅说,由于龙首渠开凿在前,而通济渠开凿在后,龙首渠由东入城,而通济渠由西入城,所以,人们便在口头上称通济渠为西龙渠。

  史红帅介绍,史载通济渠从■河分出,流至丈八头(即今丈八沟一带),从丈八头以土堤引水,至西安城安定门(西门)外吊桥处,然后流入西门瓮城,在瓮城内绕过一个弯后再从瓮城南门流出,然后沿西城墙向南流,此时渠水仍在城墙外,渠水流过城墙第一个敌楼(马面)处,便向东通过城墙进入城内。打开Google Earth,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通济渠从安定门南的第一个敌楼处流入城内,则其恰好能经过龙渠湾的南段。而龙渠湾的名称,是因西龙渠(通济渠)流经这里而来,则没有疑问。

  这里可能是

  通济渠入城后的蓄水池

  那么,与龙渠湾相邻的白鹭湾,是否曾经真的有白鹭在此栖息呢?据《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载,清代白鹭湾与龙渠湾之间的西侧有一个大池沼,常有各种飞鸟来此觅食,故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为保证西安城内通济渠的饮水卫生,将渠面以砖或石板覆盖,每隔一段开一个井口,由专人看管,定时开盖,供居民取水,并有专人定期下渠清扫。由此可见,西安城内的通济渠是暗渠,既然如此,那么渠水流经白鹭湾和龙渠湾,又怎么会形成飞鸟来此觅食的景观呢?

  为了解白鹭湾曾经的真实面貌,史红帅特意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他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上讲,把通济渠引入城后,理应进行蓄水,而不是直接将渠水分流向各处。因为,通济渠的水来自■河,而河水的水流量并不稳定,有丰水期和枯水期。如果将流入城内的渠水直接分流引向各个坊里,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丰水时水涝,枯水时无水可用,以及支渠、远处供水不足等问题。但是如果将流入城中的水先蓄积起来,蓄水池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这样便能保证城内的供水较为稳定。”

  尽管目前尚未发现文献中有对于通济渠入城后蓄水池的记载,不过,日本学者神吉和夫认为,江户时代东京城的两条供水渠的修建,正是借鉴了西安龙首渠和通济渠的修造经验,而东京的渠道遗址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其设计就是采用了在渠水入城处设蓄水池的方法。

  史红帅说,从水利技术的角度讲,在渠水入城后修建蓄水池是非常科学的,而且日本现存的渠道遗迹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明代通济渠渠水入城后,在龙渠湾、白鹭湾处应当有一个蓄水池,而且这里的地名,也向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同时,文献中也记载,通济渠入城后向东北流到‘牌楼’,这个‘牌楼’指的应该是‘梁家牌楼’。在梁家牌楼处,渠水转为暗渠,而在抵达梁家牌楼前,渠水则是明渠,”史红帅说,“既有蓄水池,又有明渠,那么这里吸引来水鸟栖息、觅食,也就很自然了。同时,历史上通济渠的渠水水质优良,水量也大,而明清时,西安城的这一带又少有人住,可以想象这里的景色应当比较优美。”

  白鹭湾这个名字,正向我们说明了这里曾经的美景。不过,白鹭湾一带尽管很有可能有水鸟存在,却不一定就有白鹭,称作白鹭湾也许只是当时人们对地名的诗意美化。

  清乾隆中叶,由于军事防御需要,通济渠入城水门被堵,虽然光绪年间通济渠被疏通重新灌流,但未久便废。

  几百年过去了,安定门里的这块地方已从水域变为普通街坊,不见了当年水波荡漾、水鸟飞翔的景色,不过,龙渠湾、白鹭湾、菜坑岸这几个与水有关的地名却保留至今。

  民间记忆

  民国时菜坑岸那里

  曾有一个大深坑

  胡宝瑛 85岁 曾居住在梆子市街

  小时候,我家有亲戚就住在白鹭湾,我也曾到那里玩耍。那时候,虽然西安的西南城区是比较热闹的,不过,在柴家什字往西,就很偏僻了,早些时候,那里都没什么人住。比起双仁府、太阳庙这些地方,白鹭湾、龙渠湾要冷清很多,店铺也很少,住家户也少,而且没有什么有钱人家,房子都很普通,没有深宅大院,感觉像是城市里的贫民居住的地方。不过,据说那时候有一个地下党,是银行行长,他便把公馆设在这里,因为这里比较荒凉,平时与人接头不会被注意。说起菜坑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有一个大坑,我有一次跳下去玩耍,那时候我人小,感觉坑足有两丈深,据大人们说那是修城墙时取土造成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靖远乌兰乡风光
  • 景泰县龙湾村秀丽风景
  •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代表——柳湾
  • 黄河九曲第一湾
  • 大沙沟遗址
  • 新疆喀纳斯卧龙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