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山,海拔3700多米。站在山巅峰放眼望去,四周还是山,东西南北只有东面是坦荡的平原,西面有更高的马牙雪山,雪山下有辽阔的抓西秀龙草原,北面有大名鼎鼎的雷公山和尖山,南面有毛毛山群峰绵延,这些山的尽头还是极淡的山的影子,碰上阴天或者雪天,就连影子也没有,天地一片苍茫。
这是文人笔下千里河西走廊东端门户的乌鞘岭。
这是一条千年官道,苍凉而神奇。
史料中关于乌鞘岭的记载始终脱不开战事与戍边的影子,但也不乏文化的印痕。张骞、玄奘、林则徐们一路走来,热闹过后,寂寞如初。
丝路要冲
乌鞘岭,藏语称哈香聂阿,意为和尚岭。历史上先后曾称洪池岭、分水岭、乌梢岭、乌鞘岭、乌沙岭;解放后通称乌鞘岭。
据天祝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乌鞘岭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史书中对乌鞘岭很早就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
自古以来,乌鞘岭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在的兰新铁路、甘新公路(312国道)都从乌鞘岭翻山而过。
史料中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途经其岭。现在岭下依稀可见的驿站残址就是当年戍卒守关的地方,过往商旅、征夫、使节都要在这里交验文书、通关放行。这里历经烽火狼烟、金戈铁马。公元376年前秦攻前凉前凉3万兵众大败乌鞘岭前凉遂亡。岭上汉、明长城蜿蜒西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岭脊尚有著名的道教韩湘子庙遗址。
天祝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大草原,所以自古畜牧业就颇为发达。据《五凉志》记载“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谷,唯事畜牧。”史料中也曾出现过“牛羊塞道”的记述。
这里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而且丰美的水草还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首次提到古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载:“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乌鞘岭的美丽传说。传说它是北海龙王和南海龙王为阻止太子和公主的相爱而在火光水花中拔地而起的一道隔岭。岭南有金湖,是为金强河,岭北有金泉,是为清水河。岭上白雪,是龙太子哈出的大气,岭下喷泉,是公主流不完的泪水。
一线之路
在文人笔下,乌鞘岭少了苍凉之气,而多了些妩媚之景。历代名人张鹏、杨惟昶、林则徐等途经乌鞘岭时都有自己的感受,均作诗以壮其景,表其感叹。
清代诗人杨惟昶的一首《乌岭参天》可算其中的代表:
万山环绕独居崇,
俯视岩岩拟岱嵩。
蜀道如天应逊险,
匡庐入汉未称雄。
雷霆伏地鸣幽籁,
星斗悬崖御大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
恍然身在白云中。
光绪三年(1877年),清末官员、地理学者冯竣光的《西行日记》中这样描述“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里镇羌驿尖。忽阴云四起,飞雪数点,拥裘御酒,体犹寒悚。以经纬度测之,此处平地高与六盘山顶等,秋行冬令,地气然也。饭毕五里水泉墩。又五里登乌梢岭,岭为往来孔道,平旷易登陟。十里至山巅。”
《行都司志》记载:“岭北接古浪界,长二十里,盛夏风起,飞雪弥漫。今山上有土屋数椽。极目群山,迤逦相接,直趋关外。岭端积雪皓皓夺目,极西有大山特起,高耸天际,疑即雪山矣。五里下岭,十五里安远,有堡城,地居万山中,通一线之路。”
林则徐的日记
乌鞘岭为河西走廊咽喉,古丝绸之路要道,历代系军事要地。解放以后兰新公路虽已开通,但山高路险,气候变幻多端,乘车翻越也很艰难。若是冬天行路更是坡长路滑,险象环生。
当年因禁烟获罪的林则徐在他的《荷戈纪程》中,详细记叙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遣戍伊犁,由西安向西而行,沿途每日记述所行里程,是了解当时西北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其中记载着当年八月(农历)他从镇羌驿(今金强河)出发,路经乌鞘岭到古浪的文字:“十二日,戊子,晴,辰刻(早7-9时)行,五里水泉墩,又五里乌梢岭,岭不甚峻,惟其地气甚寒,西面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岭,虽穿皮衣,却不甚寒,下岭即仍脱皮衣矣,岭之西北七里为平番(今永登县)、古浪交界,又七里双口子坪,又六里安阳(今天祝县安远镇),又十五里隆贵铺(龙沟铺)……又七里古浪县城入车门内行馆宿夜雨。”
按文中所述,林则徐这一日行程约90余里,虽有车马载步,而历时约十余小时,这给后世研究古时乌鞘岭地域的交通状况,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记载。
岭名释疑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乌鞘岭口拼鬼侠,赤套渡口扼官军”一回中这样写道:“这天要过乌鞘岭,那是甘凉道上有名的险峻所在,曹能命兵士饱餐了,鼓起精神上岭。走了半日,越来越冷,道路也越来越险,九月天时,竟自飘下雪花来。走到一处,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众兵士手拉手走,唯恐雪滑,一个失足跌入山谷,那就尸骨无存。”
乌鞘岭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路过此岭。关于乌鞘岭名称的文献,现存史料中很难确认。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八月,前秦将领梁熙、姚苌等攻前凉,“天锡又遣征东将军掌据帅众三万军于洪池”。唐在这里高洪池府,又高乌城守捉,驻扎重兵。清代多称乌梢岭,也称“无事岭”;民国时有称“乌沙岭”的,还有称“乌苏岭”的;建国后,才将其规范为“乌鞘岭”。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乌鞘岭在(庄浪)卫北一百三十五里,路通甘肃,盛夏风起,飞雪弥漫,寒气彻骨。”
乌鞘岭上原建有韩湘子庙,现在仅存遗址。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经过乌鞘岭。岭上原有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范长江所著《中国的西北角》说:“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古长城
作为戍边重地,乌鞘岭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古代统治者所重视。汉朝和明朝统治者都在乌鞘岭上修筑过长城。据有关专家考证,乌鞘岭上现存的明长城仍然是兰州到武威段保存最好的部分。
在乌鞘岭东西两边山脚下,分别有两座古城,岭北为安远,岭南为安门。安门古城依岭边地形而建,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城门向南,现存残墙已成为两米高的土埂,建于汉代。安门古城紧靠汉长城边,向西过河就是金强驿。史料记载,汉代这一带长城之外为羌族居住,在这里设城是为守护长城的军队所设的住所。历史上东西往来的商旅征夫及游子使者,均需在这里交验文书,方可通过。
天祝地势险要,古时为军事要塞。乌鞘岭东望陇东,西驱河西,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蜿蜒西去。汉霍去病将军率军出陇西,击匈奴,收河西,把河西纳入西汉版图,修筑令居(今永登县西北)以西长城,经庄浪河谷跨越乌鞘岭。
乌鞘岭长城虽然是夯土墙,但我们从这些仅存的残垣断壁中,依稀可以想象当日的雄浑大气来。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存于乌鞘岭上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由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工具等条件,当年在乌鞘岭上修筑长城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乌鞘岭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多砂石、少土,更少黄土。筑长城所需的黄土大多从外地运来。到了明代,汉长城已经倒塌。明朝廷再次修筑新长城。乌鞘岭上的明长城在马牙山的映衬下十分醒目,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