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钱老的故事”成了昨天聚会的主题,温暖而感人。讲起自己心目中的钱老,虽然那都已是几十年前的事,大家依然很动容。那些故事,记者也是第一次听到,再一次为杭州能出钱老这样的大家,感到荣幸和自豪。
“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
钱老喜欢交不同领域的朋友
“很多人说,钱老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钱老还有一个特点,虽然是大科学家,但很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跟不同领域内的人交朋友。”
原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长乐说,她手头有钱老写给她的11封信,“我是学化工出身的,搞膜科学,想不到钱老会给我写信。”朱长乐说,她当时是中国科协委员,有一次开会,她谈到了膜科学的前景与未来,钱老听了很感兴趣,说膜科学在欧美是新的研究领域。
朱长乐把膜科学的材料寄给了钱老,每次寄去的材料,钱老都看,并写回信,说“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在一次回信中,钱老说,“海水淡化是一项民生工程,要搞好”,并透露他和伙伴正在研究系统论,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在另一次回信中说:“我们颇有进展!”在1989年的一封信中,钱老说,“人民的感谢是对科学工作者最高的奖赏。”
“搞科学应该有不同声音”
年轻人当面反驳,他不生气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徐炎章,是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副理事长,跟钱老交往4次,有几次是听钱老的课。他印象最深的是,他曾两次当面、当众对钱老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钱老一点都不计较。
第一次是在徐炎章30多岁的时候,那次在北京开会,趁钱老会议期间在休息时,徐炎章和几个年轻人一起过去“打搅”他。“钱老一直以来倡导建立人体科学研究,对他当时的一些观点,我有不同意见,就当场提了,想不到他一点都不否定我的看法,还挺尊重我,说搞科学应该有不同的声音。”
另一次是几年后,也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当时是大会提问,我就站起来,当着会议上那么多人,对钱老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范围有不同的看法。钱老一点都不生气。这就是大家的风范,鼓励有不同意见。”
“你不收钱,我就不要茶叶”
家乡茶叶收下了,但他定要给钱
杭州市钱缪研究会秘书长钱刚说,前两天钱老的长子钱永刚来杭州,告诉他一件事,钱老在生病卧床期间,在床的另一头靠脚的地方,挂了一幅西湖山水图,这样他就能每天看到家乡的山水了。
“钱老一直没有忘记家乡,他时刻思念杭州。”钱刚说,钱老回国后,特别喜欢喝家乡的茶叶,他外甥就每年给他寄西湖龙井,茶叶一寄到北京,钱老总会写回信,并寄上茶叶钱。
浙江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光明也谈到一件事,在上世纪80年代,他还是省科协办公室主任,“我们知道钱老特别喜欢家乡的茶叶,所以只要春季去北京开会,总要带上一点茶叶,”王光明说,他一共给钱老送过两次茶叶,每次送去时,钱老很高兴地收下,但一定要给钱,“你不收钱,我就不要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