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证:武威人的年始于汉朝

时间:2015-02-11 09:27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晚报 作者:雒焕素 点击: 载入中...
  过春节时“毋出田租,赐百户牛、酒,或赐爵,赦罪人”



武威人过年的热闹景象
 
  大西北网2月11日讯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武威人的年有别于其他地方,武威是归入中原版图后的第17年才开始过春节。”2月10日,武威文史专家李林山介绍说。
  
  李林山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非常早,早在夏代就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概念。而武威在元狩二年(前121)之前,还未融入中原,先民们“逐水草而居”,没有过春节的风俗。一直到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底,朝廷大臣们建议修订新的历法,汉武帝命令当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在太初元年(前104)颁发全国,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得以固定。到民国元年(1911),国民政府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不再用太初历规定的正月初一为“元旦”。
  
  李林山介绍,全国统一使用太初历的诏令下达到武威郡,也就是武威归入中原版图后的第17年,武威先民们才有了“元旦”这个概念。那时,武威土著的匈奴人被迁往今宁夏、内蒙古黄河沿岸一带,新安置的武威人主要是屯田的军民,汉族人占多数,第一次把春节的中原习俗带到了这里。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祭祀五谷之神因此俗称“过年”。“贴春联”这样的活动,在武威出现得较晚,在东汉建武、永平年间才得以普及。春节给汉代的武威人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毋出田租,赐百户牛、酒,或赐爵,赦罪人”。《汉书·郊祀志》上记载,西汉后期的皇帝基本“遵旧仪,间岁正月”,要去郊祀,遇上不好的年份,皇帝会在过年时颁诏免除田赋。百户以上的基层官员,可以在过年时分到耕牛和酒,老人们可以享受“赐爵”的荣誉称号,部分人有罪的可以在过年时被赦免刑罚出狱。武威出土的汉简文献上就有“赐爵”、“赐鸠杖”这样的记载。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我和我的祖国 年景】糖瓜 抹不去的年味道
  • 春节五天乐 每天不重样 各种社火表演展现兰州不一样的年味
  • 奇葩的年终福利:每人发两盒避孕套 公司称是额外的年终福利
  • 朋友圈在刷一篇《一名小偷的年终总结》而你看完得学会防盗
  • 甘肃基层村医的“年事”:除夕照常出诊 春节吃住诊所
  • 武威市人大农资委原调研员贪污4万被判4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