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五十万老人成心理疾病高发群体
子女更应注重老人精神赡养
■速读
“现在的老年人身体都不错,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小。”这是现在很多人的感受,但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老年人的心理却越来越脆弱。记者通过走访兰州市多家社区心理咨询室了解到:如今前来咨询的老年人较以往大有增加,其中有不少老年人是专程来看“心病”的,抑郁、焦虑、恐惧等问题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身体不适所占的比例更高,这些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乏很多看似“无理取闹”,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
记者 唐华伟 文/图
东岗西路社区专干陪空巢老人聊天
高彩林主任进行心理健康培训
关键词:城市化 老龄化 心理疾病 精神赡养
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根据兰州市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50.59万人,占到兰州市总人口的15.65%。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过,老年人要想成为“宝”,就需要以健康为前提,老年人和他们的儿女都深知这一点。现在的老年人,经济收入稳定,生活环境良好,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养生意识的增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此,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社区心理咨询专家呼吁: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老年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为人子女,切不可等闲视之。同时,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除自我精神慰藉外,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
“总幻想邻居故意找茬,都是寂寞惹的祸”
最近一段时间,城关区临夏路静安门社区一件小事让社区的综治员们很是犯愁。年过六旬的徐老太太近几个月来总是“蛮不讲理”、“无中生有”,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被她闹得不得安宁,一个劲找社区投诉。
事情其实都不大。拿前不久的一次敲门事件来说,可能是上了年纪又独居的缘故,老太太有个习惯,每天下午5点多准时上床睡觉。那天,楼上不知道哪家搬家,可能在搬运家具中磕碰了暖气管道和楼道扶手,产生了些噪音。在还没搞清楚噪音来源,越想越生气的老太太就冲到楼上邻居家,认为是邻居故意找茬、打扰了她休息,遂大骂:“我这么大年纪了,你想吓死我啊!”
类似的小事,都会“激怒”老太太,并被他抓住不放,一再扩大。甚至每隔几天就要给社区打电话,说总是听见邻居在背后讲她坏话,影响自己吃不好、睡不好。
“对面那栋楼的一个女娃娃,每次穿着吊带在家里晃荡,连窗帘都不拉,让人看见多不好,有碍观瞻。”
“上次在小区里碰见老李,想跟他聊天,人家不理我,在我背后说坏话的肯定有他!”
“老王的孙女就喜欢去学跳舞,也不好好学习,每次一说,她还不高兴。都不知道老人是在替她操心!”
……
就样的场景,平均每星期至少一次。徐老太太不仅跑到社区里发牢骚,还总是当着社区居民的面对人家的做法“指指点点”,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太喜欢与她讲话,都觉得她唠叨、爱挑刺。
“老年人心理疾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太孤单。人一孤单,就容易幻想。”静安门社区书记何晓娟说,他们多次找老太太聊天疏导,发现老人的子女很少过来探望,常年独居生活让老人觉得十分孤单,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对子女的想念,甚至觉得只有自己有点什么事情,孩子们才会上门探望。“我们经常将老人比作‘老小孩’。他们这么做,就像小孩子爱哭闹一样,只是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唤起子女的关心。”
高彩林先生是社区心理咨询志愿者,但同时他还拥有甘肃省专家心理咨询治疗门诊室负责人、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心理咨询师专家督导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多个头衔。据他观察分析,这是老人的一种“黄昏心理”,多发生在独居老人身上,因为人际交往狭窄,总觉得自己被排除在生活之外。其实,说到底,是老人心里落差大,才会有这些的不满情绪。总是觉得受不到尊重和重视,找不到存在的价值,于是不自觉地以“挑刺”的方式表现出来,想以此获得别人的重视。
“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整个家庭环境的配合,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聊聊天,排遣老人的寂寞心理。”高彩林提醒说,如果老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不能仅依靠单纯的心里疏导,需要到专门的机构去看看。所以为人子女,不要忽视老人的心理变化,及早注意到并及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