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湖南祁东县县长雷高飞在万言述职报告中承诺,任职期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像以往的一些官员承诺一样,雷县长“四不”言论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来网友质疑。
近年来,干部公开晒承诺成为一种新风气,承诺内容既有谈干部作风的,也有谈工作业务的,还有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2008年,河南漯河市启动“十万党员公开承诺争当科学发展带头人”活动;两年之后,昆明市81单位“一把手”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作为约束并激励党员干部的方式之一,干部公开承诺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在为干部承诺这股政坛清新之风劲吹高兴之余,也不免为一些干部承诺“叫好不叫座”感到担忧。
官员承诺为何遭遇“习惯性质疑”?从干部本身而言,一些干部向社会公布的“诺点”太低,误将“私德”当“官箴”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私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小群体或自我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而“官箴”则是对为政者的一种警戒。以雷高飞的“四不”承诺为例。“不贪钱、不贪色”是每个公务员都必须做到的承诺,是为官者的底线要求,却作为“官箴”高调出笼,难怪言之谆谆,听者藐藐。
从客观因素上看,一些民众之所以对干部承诺“不感冒”,有的是因为干部自己不拿承诺当回事,承诺转身就变成一句空话;有的则是因为相关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把承诺当作攫取政治资本的筹码和游戏;还有一些干部,台上大谈反腐倡廉,背地里却我行我素,贪污腐化。
对干部承诺动辄“习惯性质疑”,折射社会公信力的下降。近年来,个别干部道德滑坡严重,不时出现一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伪承诺型干部,民众对此颇多微词。原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就公开承诺,“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这些道貌岸然的干部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干部队伍,但确实使干部队伍集体蒙羞、形象受损。
要改变民众对干部承诺的“老不信”,必须在构筑干部公信力、取信于民的同时,也要让民众看到干部的确兑现了他们的承诺。即使个别干部承诺没有完全兑现,也要看他们努力的程度和实际的行动。毕竟,干部公开承诺体现出一种时代的进步,体现出一种对群众负责的自觉。
作为晒承诺的干部,要想赢得群众信任,必须及时公开兑现过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兑现不了承诺,就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取信于民。
当然,“坐着谈,何如起来行”。作为干部,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公开承诺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度监管和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要权力有了健全的约束和监督,即使干部不承诺,他们也不敢乱用手中的权力。(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