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特约记者 焦德宏 记者 张小燕)提起民乐沿山冷凉地区的农业,恐怕大多数人第一印象都是大水漫灌、靠天吃饭、种懒汉田,很难与“现代、生态”这两个词挂上钩。但是如果到民乐南丰镇、永固镇等地走一圈,相信你会改变对民乐农业的看法。
民乐县永固镇地处祁连山脚下,平均海拔2500米,气候冷凉、无霜期只有103天。过去靠天吃饭,90%耕地主要种植大麦、油菜,经济效益低下。曾经有一段时间,当地的土地以每亩100元流转都无人问津,有许多农民因种地不划算,将自家土地不要一分租金,送给亲戚友朋或街坊四邻耕种,举家入西藏、下新疆或到沿海打工。
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农民不种田,举家外出的局面如何转变?这样的问题困扰了民乐沿山冷凉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要破解这些难题,就要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降低农业投入成本、解决农业灌溉难题入手,探索一条适合民乐本地实际的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
沿山冷凉地区除了种植大麦、油菜,还能种植哪些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永固镇紧扣“一带一路”绿色转型发展主题,以生态保护倒逼绿色转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着手实验种植高原夏菜、中药材、小杂粮和燕麦。2016年高原夏菜、中药材和垄播马铃薯的纯收入均达到大麦、油菜纯收入的5倍以上。2017年,全镇种植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特色作物占到了总播面积的70%以上。曾经无人问津的土地也成了抢手货,每亩流转租金达到340元。
永固镇镇长李国志分析,如果能对多年种植单一品种、大量使用化肥的土壤进行修复,再配合高效节水灌溉,永固镇的农业收益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成本也会降低许多。
2018年,永固镇立足生态保护,整合项目资金,实施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项目,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架设主管10公里,铺设滴管带20公里。与此同时,民乐县其他乡镇也均实施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项目。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有效节约了灌溉用水,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降低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大大减少了农药在空气中的残留,民乐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路线日渐清晰。
苏彪今年在永固镇流转土地种植高原夏菜,2500亩土地全部配套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采用膜下滴灌,全生育期滴水8次,约80方/亩,每亩比原先的大水漫灌节约用水300方。
对于节水灌溉,苏彪经验丰富,高原夏菜每次灌溉每亩控制在10方水左右,土壤可以进行良好的休养生息,得到改良。膜下滴灌不能灌溉太多,超过每亩15方水,土壤就会板结。土壤过湿,也容易滋生病虫害。湿度控制好后,原来需要喷洒3次农药的农作物,现在只需要在生长初期喷洒1次就够了。仅喷洒农药一项节约的人工和农资费用,每亩每年就能节约成本200多元。再加上滴灌系统精准滴灌农药、肥料到作物根部,节约用肥40%,农药使用降低30%左右,降下来的成本非常可观。
永固镇南关村支部书记丁建泰对今年的节水灌溉,深有感触:“如果不是全面实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今年降水量这么少,天气这么干旱,庄稼灌溉都成问题,生态林和草原灌溉根本不能保障,麻烦就大了。”
丁建泰算了一笔账,用节水灌溉,每亩地能节约300方水。虽然土地用水量少了,但每亩地县上的标准配水量并没有少,省下的水资源一部分用来灌溉生态林,服务城镇乡村绿化,还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进入水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如果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1万亩的话,农业灌溉用水交易后变为工业用水,为民乐戈壁现代农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同时进入水资源交易平台的水资源将会达到100万方,将产生非常可观的收益。县上又可以将这些收益全部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建设资金,扩大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面积。现代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越大,节水的收益越高,现代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就越快,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走在夏日永固镇的田间地头,青笋、紫笋连片成海,黄芪、当归摇曳生姿,马铃薯花开争奇斗艳,大有与牡丹比娇之势。民乐高原夏菜、中药材产业、戈壁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民乐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逐步深入,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将成为民乐农业的标配,民乐曾经的大水漫灌、抵效经营的传统农业正在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下涅槃重生。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