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百姓正圆安居乐业梦

时间:2016-08-04 09:00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陈晨 点击: 载入中...

  洛浦百姓正圆安居乐业梦


  宽阔的广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样式新颖的路灯、健身器材,学校、超市、卫生室、村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这是盛夏时节,记者在洛浦县乡村耳闻目睹的场景。


  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从2010年以来,洛浦县始终坚持安居富民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改建与新建相结合,“前瞻性”与“普惠性”相结合,户型美观与先进实用相结合。目前,全县5.9万户农村家庭,已有3万多户住进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安居富民工程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现了很多农民的有家有业梦。


  庭院经济助增收


  米吉提·阿布都热合木是山普鲁镇博斯坦库勒村村民。7月31日上午,记者见到米吉提时,他正在和村党支部书记阿布力孜·托乎提铁木尔聊他家今后产业发展事宜。


  米吉提一家4口人,在2006年开春建起了抗震安居房,紧接着就在3亩大小的庭院里作出了规划:东面种植林果,西面搞育肥牛羊,全家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去年春天,米吉提利用庭院收入,在国家、自治区和援疆省市资金的帮助下又建起了99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建新房如果不和庭院改造结合起来,说实话,我家不可能建起这样的大房子!”米吉提深有体会地说。


  据阿布力孜介绍,全村163户,住进安居富民房的有135户,“全村的林果面积有1.3万亩,仅庭院的林果面积就占三分之一。”


  山普鲁镇结合安居富民房建设,在庭院经济建设中,侧重对16个村3657户4215亩进行集中改造,严格按照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种植区进行规划设置,实现庭院经济比重占农民增收的20%以上。


  目前,该镇危墙、危房拆除率达99%,庭院清理比例达97%,树木定植率达98%。


  农家小院迎客来


  阿其克乡是洛浦县的一个避暑胜地。这里有高山、河流、绿洲、雪山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每到节假日,来自疆内外的客人纷至沓来。


  年近五旬的帕坦木汗·肉孜是阿其克乡吾鲁格拜勒村有名的农家乐女老板。“在2011年,国家给补助2.85万元,我自己拿出1.5万元,全家住进这8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她说,“这房子比我家原来的篱笆房不知要好多少倍。”


  2012年夏天,在县城做个体生意的阿布都黑力力·吐鲁甫来村里收购帕坦木汗家的土鸡、土鸡蛋时,住在帕坦木汗家。阿布都黑力力在和帕坦木汗聊天时说,全村地处山区,你家庭院这么大,还养有羊、鸡,你为什么不利用你家的新房子开办一家农家乐?帕坦木汗想想也是,说干就干,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乡党委为了推广帕坦木汗的做法,给她家补助资金盖起了一个接待大厅、民族毡房和葡萄架。“我家的农家乐,可以接待50人吃住一个星期。平常一个月收入不到万元,但到旅游高峰期一个月随便两万元!”帕坦木汗笑着说。


  “帕坦木汗还担任着农家讲堂宣讲员的职责,对来这里旅游的和田本地村民,她都要讲如何‘去极端化’、勤劳致富的事情。”阿其克乡政府干部张超清说。


  在县城做生意的阿布都黑力力,每年七八月都要带亲朋好友来帕坦木汗家聚一聚。8月1日上午,他带了38名家人、朋友在帕坦木汗家的农家乐里重逢了。“帕坦木汗开办的农家乐,环境好、饭菜卫生。最关键是还给我们讲解党的政策,远离非法宗教。在她这里,除了享受美味可口的佳肴外,思想上还受到正能量的洗礼!”阿布都黑力力直言。


  60岁的村民伊明托乎提·吾吉在帕坦木汗的言传身教下也办起了农家乐。“现在,党的致富政策多好呀,我和村里七八户人家就是在向帕坦木汗看齐!”


  阿其克乡4个村521户家庭,住进安居富民有484户,利用新房举办农家乐的有121户。每年,全乡共接待游客量为50000人次,年人均收入为1.5万余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


  红枣树下结对子


  拜什托格拉克乡的伊斯勒克墩村,是一个以种植红枣为主的村庄。


  全村从2007年起到去年,全村104户家庭全都住进了安居富民房。村民原来都在两三亩大的庭院里种蔬菜,后来改种红枣。


  据村民张春介绍,自从住进新房后,由于离县城远,他就在院子里种蔬菜,后来种菜的人多了,他又改种红枣。因为红枣等干果市场价格不错,乡党委、村党支部决定积极发展红枣种植,张春在庭院里种植了3亩。有了收益后,张春干脆自家的10责任田全部改种红枣。后来,他承包了别人的耕地,红枣种植面积达到75亩。


  在村里像张春这样的红枣种植大户有四五十户。附近村庄的农民看到伊斯勒克墩村群众家家因为种红枣致富了,纷纷来取经。


  在一个乡里的巴格艾日克村,距离伊斯勒克墩村有10多公里。2009年,巴格艾日克村农民买买提·艾沙打听到张春是种植红枣能手,提出要跟张春学种红枣技术。张春包教包吃包住,买买提一学就是好几年。如今,买买提也种植红枣15亩,“我师傅一亩地的红枣收入在一万元,我的红枣目前才能达到6000元。”8月2日上午,正在张春红枣地察看红枣长势的买买提说,“看来我还要学一阵子!”张春回答道:“你的地和你都还有潜力,我会尽心帮助你的,请放心!”


  现在,伊斯勒克墩村有红枣面积3500亩,年产红枣1500吨,年产值将近2000万元。


  村党支部自2014年响应乡党委号召,开始了“结对子、交朋友”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提供资金帮助5万余元,提供技术支持269人次,全村99户人家和附近村“结对子”的户有176户,提供就业人数110人次。2015年,结对子户户均提高收入2000元。


  拜什托格拉克乡有1763户,近几年有1240户建起了安居富民房。“在伊斯勒克墩村的影响下,全乡还有1100多户住进安居富民房的家庭也纷纷和不会种植红枣的13个村庄的900对家庭‘结对子’一同致富。目前,全乡红枣面积2.43万亩,年产红枣5000多吨。现在,我们乡里的各民族团结就像红枣一样红彤彤!”拜什托格拉克乡党委委员、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国栋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边疆党旗红】“麦盖提好人”黄英杰:实事求是 为老百姓利益
  • 开放大门敞开 百姓尽享红利
  • 瓜达尔港海鲜首次走上克拉玛依百姓餐桌
  • “民生建设年”“访惠聚”热词折射百姓生活之变
  • BRT老百姓的幸福专线
  • 新疆住房保障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