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疆特色的文艺作品描绘时代旋律
在11月30日召开的新疆文艺作品创新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全区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界的文艺工作者和地州文艺院团、文化企业代表,立足新疆实际,结合各自领域工作,就如何推动我区文艺创作创新畅所欲言。与会代表不仅认真分析了近期我区文艺创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
目前,我区正处于收官“十二五”、起航“十三五”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大家一致认为,创新是新疆文艺工作走向繁荣的关键。同时,在当下的新疆,无论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等都离不开文艺的创新发展。
把握好时代的旋律
“当代”“时代”“现代”是本此座谈会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应该如何在文艺创作中把握好时代的旋律,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关注点。
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今年年初创作的大型情景诗《丝路乐魂》,是集歌乐舞为一体的艺术作品。目前,在全疆已上演16场,颇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不久后,还将参加第三届西北音乐节。“受到群众好评,是因为这部民族歌舞作品赋予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团长、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努斯来提·瓦吉丁认为,观念的更新与突破是文艺作品创新的关键。努斯来提·瓦吉丁举例,曾经选用木卡姆的旋律进行重新填词与编配的维吾尔语版的“红灯记”就被群众广为传唱,成为时代的经典。“因此,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待文艺创作。新时期下,创作出时代精神的作品,才能适应观众新的文化需求。”
新疆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总监、导演曾健认为,创新建立在好作品之上。目前,新疆文艺作品生产量较大,但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好作品还比较缺乏。9月,大型电视成就片《新疆是个好地方》在央视播出后,全国反响热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主题。比如‘一带一路’、安居富民、再就业等等,这些是百姓关注的话题。把握时代的脉搏,应是新疆文艺创作的方向。”
10月9日—11月24日,话剧《大巴扎》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进行巡演。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戈弋利用巡演机会进行了考察。“在我们所到的剧院,上演的剧目种类与演出场次较多的均为当代题材剧目。”戈弋说,在新疆表现当下题材的舞台剧作品较少。比如,他在进行第五届天山文艺奖评选时发现,大量的作品都是历史题材的剧目。因此,戈弋认为,当下题材的作品应该成为今后新疆文艺作品创作的方向。“要用现代的故事演绎新疆今天的生活。即便是历史题材的剧目,也应该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教育、引导观众。”
弘扬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
新疆的艺术作品怎么走出去,怎样得到全国及世界的认可,是艺术家代表关注的话题。大家认为,新疆的文艺工作者,双脚要牢牢踩在新疆这块文化沃土上,同时还要拥有与全国或世界同步的现代理念、现代方法与传播手段等,要发扬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
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新歌唱新疆”活动,目前征集曲目2000余首,数量很大,也不乏好作品,但部分曲目没有得到传唱。因此,武警兵团指挥部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作曲家石明就新疆歌曲为什么在全国的传唱度不高这一现象,谈了几点看法。“每一届‘新歌唱新疆’作品在北京评审时,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全国专家认为好的曲目,常常出乎我们想象。”石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新疆歌曲在曲式结构、音乐风格、节奏律动等方面虽然很有特色,但与全国听众的审美方式存在不同。因此,要将新疆歌曲推向全国,新疆音乐人的观念与审美方式必须改变。“要大胆地尝试改编固有的曲式结构等,要让新疆歌曲的律动与全国同步。其次,新疆歌曲在推送环节上还比较薄弱。在全媒体时代中,应该更加注重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数字手段进行传播。”
这两年,新疆的文艺佳作迭出,但如何在推广上创新?吐鲁番欢乐盛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忠益有自己的思考。“在艺术创作方面,应该以本土创作者为主,因为新疆的本土艺术家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在作品的推广上,应该多利用外来资源,以合作的模式将新疆的作品推广出去。”林忠益还说,目前有些文艺作品,因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这不利于对外推广。
“今年一年,就有来自北京、浙江等10余家全国各地的影视公司来与我们联系,希望能寻找好的投资拍摄主题或者挖掘好的素材。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也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段越豪说。“国产影视剧生产已经进入黄金时期,而新疆题材将是未来5年至10年内,中国影视剧创作新的蓝海。新疆影视机构应该紧抓这个机遇,加强新疆影视队伍建设,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以推进新疆影视行业的发展。”段越豪说。
打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
在新疆当前形势下,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作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引导群众。但是如何创作出这三性统一的文艺精品,还值得探索。
在不久前举行的自治区“去极端化”戏剧周上,由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团创排的话剧《醒悟》引起全区观众强烈反响。《醒悟》在沙雅县红旗镇演出时,观众达到了5000人。这也让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团团长麦米提米尼·萨迪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舞台作品的创作,给谁看,服务于谁,是创作的关键问题。同时,无论艺术手法如何创新,创作都要立足于作品最终会给观众带去什么样的启示,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舞蹈编导王泳舸说,新疆有区、地、县三级文艺院团,但每个院团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发挥各自职责?应该进行认真思考,特别是不要盲目跟风。比如在舞蹈创作方面,不要有一个院团开始创作舞剧,就都跟着创作舞剧。事实上,有些院团的创作力量不够,演员人数达不到。这样就必定会存在一些剧目创作出来,演了几场以后,出现节目无法演下去的现象。这是不必要的浪费,也不利于精品的打造。王泳舸还建议,要搭建起一个舞蹈编导人才管理、交流、实践的平台,打通院团专属人才使用的格局。并且应该有一个进出机制,就是要以作品说话,若一个编导常年没有创作出作品,就应该被调至其他岗位,让年轻的编导进入。
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编剧苏磊说,在拍摄自治区成立60年大庆的献礼影片《梦开始的地方》前,主创团队思考了很多,最后,将这部青春励志的校园影片,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打造成了一部具有诗意的作品。同时,电影《真爱》已在16个国家巡演,并获得9项国外大奖,中国电影特殊贡献奖。“这些作品正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结合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才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获得好评。这也是今后新疆影视剧创作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