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6月14日讯 据亚心网报道 (记者黄萍 通讯员古丽米娜•艾力哈孜)“现在柏油路通了,我们可以骑上摩托车去城里,过去我们喝的是涝坝水,现在喝的是自来水,过去我们点的是煤油灯,现在用的是电灯……”
5月24日上午,在岳普湖县铁力木乡喀拉托格拉克村村民阿布都热苏力•艾泽木家的大院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铁力木乡喀拉托格拉克村第四工作组组长张建新一行正与一家老少进行交流,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闻讯而来的村民已经挤满阿布都热苏力•艾泽木家的大院。
36岁的艾力•肉孜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观察到,从听到张组长说到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起,艾力 •肉孜从大门口站着听、变为走进院子里蹲着听,又走过来坐在张组长旁边听,中间手机响了两次都直接挂断,孩子们找他,他都要哄去一边继续认真听,艾力•肉孜对记者说: “他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所以我就越坐越近。这样对我们上门宣传,我相信大伙都是非常关注的,因为看的出来,这些干部们比我们还要关心大家的生活。”
艾力•肉孜对记者说,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他一一给记者悉数着他自家享受的政策待遇。“家里种的20亩地的小麦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孩子上学免费,中午学校还会提供营养餐,现在孩子们早就不用带个馕去上学了。”
“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是不是宣传到位了,教育群众是否入户到人了,政策是不是落实到了田间地头了,有些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就形成肠梗阻了,群众有情绪、有埋怨,所以要打破这个肠梗阻,改变这种现状。”张建新对记者说。
从三月住村开始,第四工作组狠抓“实”字,夯实走访基础,坚持走访不间断、入户常态化,坚持用虚心、耐心、诚心、真心,倾听群众诉求,坚持边走访、边入户、边协调、边解决的“四边”工作法,梳理出需自治区、地区、县、乡村解决的问题48条,个人反映问题28条,目前,这些问题已逐级上报、协调解决71条。积极协调村支委、乡党委政府,支持解决因长年塌方失修,致使枣树灌溉缺水减产机井的维修使用,帮助解决了村民吐尔逊汗身患肺炎的孙子在乌鲁木齐就医治疗困难,协调解决村民儿子赴台演出手续的快速办理,治理村委会院内的环境卫生,平整院落,绿化庭院。给村小学提供170套课桌椅、6套办公桌,3台电脑,排球、乒乓球架子及篮球、排球等文化体育用品,学校的面貌在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变。
艾力•肉孜谈到,自己的孩子经常和他分享在学校看到的一切变化,自从孩子从学校带来一张连心卡开始,喀拉托格拉克村的村容村貌也逐渐改变着。他对记者说:“就是想对他们表示感谢,我相信村里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每天接孩子的时候,都会带着孩子在大队门口的广场上玩耍,看到优美的环境,作为父母我们也很高兴。”
艾力•肉孜提到的广场是工作组在住村后争取厅、局及住村总支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村委会大院门口修建的面积达千余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园林绿化健身用地。
“这边的高度是多少,你蓄电池的大小有多少?要80公分以下,大概在一米三四左右……”5月24日中午,工作组干部们正在广场检查路灯安装,当天,记者在现场观察,文化广场已经接近收尾工程,工程剩下后期的路灯安装和花卉栽种,然而这些完全没有影响到年轻人打排球的兴致,就在另一侧,一场排球友谊赛,正在激烈的进行当中,19岁的亚库甫•居马正在现场给同队的好友们助威呐喊,他对记者说,每天除了帮助父母在地里干农活,剩下的时间就是在这里与同龄人打排球打篮球。
“以前条件很差,都是在泥巴里,土里打球,哪有这样的水泥地面,现在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球场,整个铁力木乡都没有这样大的广场。现在其他村的老百姓特别是“80、90”后年青人都喜欢到我们这里来串门、交流、打球。”说到这些,亚库甫•居马一脸的自豪。
与年轻人相比,70岁的肉孜•努热克老人每天也会来到广场,他更关注的是文化广场最终的成形。“算上今天,工作组已经来村正好80天了,在这80天的时间里,我亲眼看到了家门口的这片废墟变成休闲娱乐文化广场。”
村民吾斯曼•居马老人说,过去只是在县城或者是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大广场,如今每天走在水泥地上,看着孩子们玩耍,年轻人在打球,感觉越来越享受当下的日子。“活到70多岁,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村一辈子都会这样了,以前谁都不会来,所以做梦都没想过会变成这样,现在我们村也有了像喀什的艾提噶尔大广场了,等竣工的那天,我会第一个上去跳麦西来甫。”说着说着,老人就摆起了跳舞的姿势。
工作组给村里修路,帮农民剪枝干农活,而最让村民打心里感到畅快的话题就是修建广场,之前因为村委会环境太差、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村民都不愿意来。工作组干部买西艾力•买买提依明对记者说:“刚来的时候大队部除了一棵树,连一片绿叶都看不到,村委会门口的空地是个大坑,完全变成了垃圾场,而村里的年轻人就在一侧的土坑里打排球,还有小孩在泥巴里玩,感觉太艰苦。”
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成为工作组住村后首个思考的问题,修建文化广场成为工作组成员共同的想法。但花费五十余万元修广场能否产生长远意义,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建新回答:“新农村突破在哪里,新农村“新”在哪里?我认为改变农村的面貌不仅仅是一条路、几条渠的问题,应该按照自治区党委和交通运输厅党委关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要求,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加强农民精神领域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凭借文化广场这个物质平台,搭建起精神文明的平台、宣传教育的平台、民族团结的平台、宗教和谐的平台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产生聚民心、求和谐、谋幸福的示范效应。”
球队的组建证实了工作组的想法,看到新建的球场吸引了村里的年轻人,工作组想到可以为这些年轻人组建一个球队。“把他们作为村里的形象,选拔队员,他们很积极,超出了我们想象,从六个小队比赛中选出十三名队员,如今村委会成为了年轻人聚集的场所,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我们说。”工作组干部买西艾力•买买提依明对记者说。
有了属于自己的球队,属于自己的广场,如今,健康向上的活动改善了当地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工作组干部王燕说:“在欢声笑语中,在切磋球技中,来转变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行动,通过我们的平台示范引领这些年轻人,通过他们将惠民政策传播出去,以他们的精神状态引领和影响周围更多的年轻人。”
转眼到下午,与文化广场毗邻的喀拉托格拉克村小学也放学了,走出校园的孩子们来到广场玩耍,捡垃圾游戏是孩子们每天都会开展的游戏,孩子们手上都拿着垃圾袋捡着地上的碎纸屑,再统一扔到垃圾池里,看起来是在义务劳动,可是孩子们却忙的不亦乐乎。
“垃圾清理干净了,我们玩的就开心了。”五岁的阿里木边捡垃圾边对记者说。看到忙碌的孩子们,工作组干部张新华和库都斯江•玉山感到很欣慰,因为自从广场的地坪打出来后,这里每天多了很多孩子,当初自己只是给他们组织了几次捡垃圾游戏,没想到孩子们却养成了好习惯。
当然,让工作组的干部们感到更欣慰的,是77岁的村民艾买提•赛买提老人为了广场修建牺牲了他家的烤肉店。老人在村委会大院的路边经营了40年烤肉铺,去年,他花了三万多元新建餐厅,生意也做的越来越火,为了修建广场,艾买提•赛买提老人的餐厅面临着被拆除,当村委会给老人做工作时,得到的是老人的严词拒绝。
“我刚开始不理解,因为才盖好的餐厅就这么拆了,我心里难受啊,所以没同意,当工作组给我解释说,要在这里修建文化广场,为了给年青人提供一个打球锻炼、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玩耍娱乐场所的时候,我想这是在为我们村民、为我们的孩子做好事呀,我没有考虑就直接答应了。”艾买提•赛买提老人对记者说。随后,不到一周的时间,老人主动拆除餐厅,也没有索取一分钱拆迁费,唯一的要求在临街的位置再重新建个店铺,重新盖房花去5万元费用不说,就在停业的时间里,餐厅的生意也受到损失,为此老人不但没有怨言,反而觉得自己在行善。
“因为我自己也有孙子,等他们长大了,每天可以在这个花园里玩耍,工作组待一年就走了,可是他们给村里留下来的财富太多了。他们放下家人,来到这里给我们做好事,与他们的牺牲相比,我的牺牲不算什么。”艾买提•赛买提老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傍晚,夕阳西下,广场变成了游乐园。村民都聚集在这里,感受新环境带来的变化,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张建新组长颇有感触的说:“通过一个小环境的变化,带动的是老百姓日常行为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就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中,规范老百姓的行为,提升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素质,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感受自己幸福指数在提高,感受到未来和希望,还有属于自己的喀拉托格拉克村形象,通过这些来影响我们下一代。”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4-06/14/content_4605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