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4月29日讯 据亚心网报道 (记者 肖琳)“亲戚朋友都喜欢找我修东西,我退休了没啥事干,捣鼓这些东西,能帮帮大家,还能动动脑子,练练技术呢!”4月25日,在乌鲁木齐市南湖安居一期家属院,郑学术摆弄着手中的零件笑着说。
郑学术是南湖南路街道安居社区的居民,今年81岁。“我修东西是自己琢磨出来的。”郑学术说,他修东西从来不收费,不管是家用电器、厨具,都难不倒他。
郑学术退休前是一名民警,退休后才开始琢磨维修的活儿,“别人拿来的东西,修好就送还别人,如果没修好,我就留在家里,继续琢磨。修的东西多了,就知道缺什么配件,以后修起来也就轻松了。”郑学术说。
郑学术的“手艺”慢慢传开后,邻居家的拖把坏了、女士的发卡用不成了、小孩子的笔不出墨了,都会交给他来修理。平时,郑学术还会收集一些废弃的物品,他说,这些废弃的物品,说不定哪天修东西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一些物品有了毛病,人们往往就扔掉了,其实修一修还可以用。”郑学术说。
“四年前,我家的老式缝纫机的带子坏了,老郑用尼龙绳缠了好几圈,可结实了,缝纫机现在还用着呢。”与郑学术同住一个单元的张伟说,邻居们需要螺丝或者水电暖等工具,郑学术家都有。
魏娟是安居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郑学术的邻居。“前段时间下雨,我的伞骨坏了,就找到了郑叔。没过多久,他就把伞给我修好了,还送我一个伞套呢。”魏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