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的“千年营造——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之美”特展上,亭台楼阁从壁画中“跃”出,成为立体的建筑模型。
此次展览历时7年策划,共展出419件(套、幅)展品,涉及三维建筑复原模型、3D打印建筑模型、数字化高清壁画复制品、文物等。

唐代佛寺建筑群模型。新华社发(付华林摄)
“复活”壁画中的建筑,是此次展览的最大看点。展览共将26幅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转化为建筑模型。其中最大一个展品是长达4米的唐代佛寺建筑群模型,其原型是莫高窟盛唐时期第148窟壁画中的建筑,制作耗时1年。
“我们根据壁画中的亭台楼阁、平阁楼橹、宫殿回廊等,制作了木制模型。二维变三维,既要看着像,也要站得稳。”敦煌研究院馆员、策展助理付华林说。以如此规模复原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在国内尚属首次。

莫高窟第148窟壁画。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不仅有壁画彩塑,还保留下了众多古代建筑,如第196窟的窟檐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此次展览按8:1的比例,复原了北宋时期修建的第431窟的木结构窟檐。
展览还尝试利用新媒体手段,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建筑之美。展览中设置了动画短片《唐风古韵净土重现》,以莫高窟盛唐时期洞窟第217窟壁画中的建筑为例,分步展现了唐代建筑的营建过程。

展览中的展品。新华社发(徐海洋摄)

3D打印的建筑模型。新华社发(徐海洋摄)
上世纪4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就开始了对莫高窟建筑的研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为此次展览奠定了学术基础。观众可以通过展览中5组珍贵的研究画稿,感受他们的治学态度。”付华林说。
此次展览将作为敦煌研究院的常设展览,免费对外开放。(新华社记者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