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将邓宝珊

时间:2016-04-08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邓园

 

    三原起义


    邓宝珊(1894-1968)名瑜,字宝珊,甘肃天水人,因父母早亡,辍学到兰州谋生计。1909年夏,湖北新军协统杨缵绪率部人疆,邓宅珊入伍从军。从此踏上军旅生涯。


    1913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大肆屠杀革命党人,邓宝珊被迫亡命天涯,取道西伯利亚,从东北、天津、北京回到了老家天水。遭通缉的他无处容身,隐姓埋名来到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当时,一大批来自四方的革命党人正云集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密谋反袁,与他们的相识,使邓宝珊从迷惘中走了出来。“华山聚义”,驱逐陆建章,讨伐袁世凯,邓宝珊升任胡景翼团连长,因足智多谋,被誉为“小诸葛”.


    1918年1月24日,邓宝珊与革命党人董振武、张义安等树起护法大旗,反对屠杀革命党人的陕两督军陈树藩,发动“三原起义”.陕西靖国军宣告成立,邓宝珊任右翼司令胡景翼部前敌总指挥,在攻打陈树藩的战斗中,张义安、邓宝珊率部屡出奇兵,使陈树藩疲于奔命。眼看西安城不日将克,靖国军胜利在望,但各怀异心的靖围军内部却出了问题。闻知北京段祺瑞政府派豫西镇嵩军刘镇华率部进入潼关增援陈树藩,靖国军东路部队私自退守渭北,致使西安城下的张义安、邓宝珊成为孤军。与杨虎城、邓宝珊同称“靖国军三员战将”的张义安壮烈牺牲。靖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各不相服,众人齐盼同盟会元老于右任回陕主持大局。经过于右任的调解,陕西靖国军统一整编,邓宝珊任胡景翼部团长。


    北洋政府大兵压境,向靖国军发动猛烈攻击,邓宝珊、杨虎城在于右任总司令的率领下,冲锋在前,奋勇杀敌。然而,广东军政府改组,孙中山被迫离职,各地援陕靖国军回撤,致使陕西靖国军处境艰危,轰轰烈烈的靖国军四分五裂,大部分接受了北洋政府的改编,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贿选总统曹锟被赶下台,邓宝珊任师长,成为引人注目的少壮派将领。不料,奉军人关,张作霖、吴佩孚握手言和,段祺瑞东山再起,抱病北上的孙中山在北京遗恨而逝。就在历史风云不断变幻之际,邓宝珊见到中国共产党北方区负责人李大钊,这一会面成为影响他生命之旅的转折点。


    北伐反蒋


    在李大钊思想的影响下,邓宝珊帮助胡景翼接受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使他成为国民军中第一个取得苏联援助的人。胡景翼逝世后,邓宝珊率国民二军七师驻守陕州。他拒绝北洋政府的拉拢,创办“军官传习所”,聘请苏联顾问,训练青年军官。1926年9月,冯玉祥率国民联军五原誓师,响应北伐,集体加入国民党,邓任援陕副总指挥。此时,反动军阀刘镇华正率十万之众围困西安,只有一万多人的杨虎城、李虎臣,“二虎守长安”已达八个月之久。西安城内五万军民牺牲,形势十分危急,腿部正生疮的邓宝珊忍受剧痛,将双腿绑在马上,亲率骑兵5000人,突袭刘镇华司令部,联军各部乘势出击,刘镇华大败,西安解围。


    1927年初,国民联军驻陕总部成立。在邓宝珊的支持下,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创办了中山军事学校,邓小平等一批共产党人均担任要职。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不料,蒋介石于1927年背叛革命,冯玉祥倒戈,他敬重的师长李大钊被军阀杀害,自己熟悉的朋友被清洗出了国民军。纷乱的时局中,邓宝珊离开部队,去了上海,先后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邓演达等人。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爆发中原大战,他出任第八方面军总司令,积极讨蒋。反蒋大战失败后,邓宝珊在上海租界从事反蒋活动被捕,经朋友多方营救方才获释。


    追求和平


    1932年3月,邓宝珊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阔别故乡二十多年的邓宝珊终于回到了甘肃。然而,由于连年的灾荒、军阀割据,民生凋敝已达极致,兰州的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因邓宝珊多年反蒋,蒋介石想方设法阻挠邓宝珊在兰州扎根和与西安杨虎城合作,便任命马鸿逵为宁夏主席,将十五路军调至宁夏,任命青海马步芳为第100师师长、马步青为骑5师师长,加强对甘肃的监视。在各种矛盾纠葛中,邓宝珊以民生疾苦为重,宁愿个人忍受委屈,也不想再使矛盾激化,生灵涂炭。


    1933年9月,甘肃省主席朱绍良兼任甘肃绥靖公署主任,邓宝珊改任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因所辖部队只有6000多人,因此,人称“新半军”.但是,心系家乡父老的他成功地化解了甘肃夏河拉卜楞地区藏族部落间的纷争、械斗,整训岷县新编第14师鲁大昌部,在家乡赢得一片赞誉。1 935年9月,国民政府授予邓宝珊中将军衔。


    抗战开始,张家口、大同相继沦陷,日寇进逼,太原、包头危在旦夕。邓宝珊被任命为21军团军团长,率军进驻榆林,堵击日军西犯。在驻守榆林期间,邓宝珊所辖各部与延安中共中央、八路军友好往来,在团结抗日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毛泽东在一封信中才有这样的评价:“……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抗战胜利后,邓宝珊致力于国内和平,四处奔走。1948年,邓宝珊担任“华北剿共副总司令”.向往和平和光明的他,于1949年1月13日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为和平解放北平进行谈判,代表傅作义签署了《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当时,《新民报》称邓宝珊“他是一把钥匙,傅先生这个锁,只有他可以打开。”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邓宝珊又亲赴绥远策动、安排董其武诸将领起义。


    邓宝珊以无比欢欣的心情,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邓宝珊主持甘肃省政府工作和历届中共甘肃省委领导同志肝胆相照,密切共事,并以自己的亲历亲见和政治胆略,对当时甘肃执行的极“左”路线和政策,提出批评并向中央领导人反映,共同为改变甘肃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十分关心祖国的统一,为祖围的统一事业贡献了毕生力量。


    “文革”开始,邓宝珊受到迫害。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派专机将他接到北京。1968年11月27日,邓宝珊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十一年后的1979年,在北京为邓宝珊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据《百年甘肃》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爱国名将邓宝珊
  • 邓园往事
  • 邓园往事
  • 爱国名将邓宝珊
  • 爱国名将邓宝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