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克齐是我的老家,在镇子的东西两边有两条大青山中着名的沟,东边的叫水磨沟,西边的称黑牛沟,山中的沟水孕育了这个神奇富饶的古镇和土默川。
水磨沟的沟水从山中的水磨村出山,向南至南什轴东入大黑河,全程97公里,受益土地908平方公里,有土默川眼珠之称。《绥远通志稿》说:“若上游暴涨,则可由他出分流,汇诸大、小东河,不至泛滥为患,适可供(毕克齐)镇东五里坡、十里坡二村於地之用。故毕镇有水利而无水害,从未受洪水之灾。”1958年沟口又建一水库,因全国少先队员捐款28万元,而得名红领巾水库。总库容1660立方米,受益面积1.3万亩。最为受益的毕克齐镇“园地特多,各种蔬菜及白麻、烟叶诸物为本县(归绥县)第一产区,故居民富庶,为本省着名乡镇。”(《绥远通志稿》)。几百年来它也就有了“三辣之乡” --大葱、大蒜、辣椒和“李子之乡”的美誉。由着名二人台演员武利平主演的电视剧《李子熟了》就是在毕镇大旗村拍摄的,反映了毕镇的新面貌、新风尚。
就说毕克齐的大葱吧,享誉土默川,每家每户要是不存储点毕克齐大葱就似生活中缺了一种味道。从归化城名吃烧卖诞生那天,100多年毕克齐大葱就如影相随,缺了它烧卖也就是个肉包子。毕克齐大葱不像山东大葱那样彪悍威猛,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它就好似刚成熟的少女,妩媚、妖娆。长的很细,叶子翠绿透明,葱白婀娜多姿,脆脆的、辣辣的,就如同那辣妹子勾人的魂,沁人的脾。它虽有一股浓郁的气息,但性情温和,就如同土默特人的性情,象葱之清白,如葱之耿直、秀气、味美,更如葱之营养丰富。《本草纲目》还把它称为和事草。
毕克齐不但水肥地美,历史、文化也很悠久灿烂。它的蒙古语名称毕齐克齐,意为书手(或书记员),通俗也叫毕斜气、笔写契。它16世纪中叶已形成村落,趋于繁华是在乾隆年间,是靠伐卖大青山木材步入繁华的,《朔平府志》载:“笔写契,在归化城西七十里,北通碛口,大青山材木在此发卖居民商贾百十余家。”书手,笔写契,顾名思义,它最初的居民就是文化人,是为喇嘛洞抄写经书的人居住的地方,至今都盛产教师,土默特着名民族教育家,原土默特学校校长孟绍就生长在此。
喇嘛洞,正式名称广化寺,乾隆年间(1784年)赐名。它距毕镇十几里的大青山中段,山中群山环抱,松柏成林,风景秀丽,是修行的理想场所,是博格多察布喇嘛云游至此处山洞,苦行闭关坐禅之地。世称洞天福地,人间仙境。此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经第一代呼图克图拉西扎木苏的弟子道宝佃齐赤烈扎木苏选择修庙才有了广化寺的基础,清顺治年间扩建。它由前后两组寺院组成,后寺建在山腰,凿石为洞,故取名喇嘛洞。洞下石级124级,石级两侧的山石上刻有精细的佛像百余尊。洞后的山中还有梵文等的摩崖石刻。
喇嘛教,准确地讲,应称藏传佛教。16世纪后期,在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藏传佛教广泛传开。土默川上,大青山中召庙遍布,喇嘛洞就号称青山古刹。
毕克齐还有一项走出青城,出现在北京的广场和深圳的“民俗村”,邓小平南巡观看并赞誉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距今100多年了。
上世纪90年代,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深圳“民俗村”的灯火民俗表演队伍在锣鼓声中巡回献艺,蔚为壮观。由大人、小孩共同表演的塞外脑阁就特别引人注目,这支队伍就是来自“脑阁之乡”的毕克齐。
脑阁,肩扛之阁,也称“背装”.将装扮后的小孩子固定在木制或铁制的架子上,由大力士扛于肩背,伴随着鼓点做着扭、颤、摆等适度的舞蹈动作,使之在半空中呈表演状,似活动的偶像。脑阁表演内容十分丰富,以装扮戏剧和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发展到一架就是一台戏,通常一个脑阁队伍会有二三十架组成。什么《天女散花》《凤仪亭》《三打白骨精》《武松》……幼小的演员,童稚的面孔,浓艳的装扮,认真的表演,使人感到亲切可爱,百看不厌。无论脑阁队伍走到哪里,哪里便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最后再说镇西那条黑牛沟,沟长35公里,沟中流水长年不竭,为白道中溪水之一,沟内西侧有牛角旋峰卧牛山,是解放前呼和浩特市的八景之一。东侧为金銮殿山,植被茂盛,白桦成林,古松成片,可谓清凉胜景。据《水经注》载,它曾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夏宫;相传康熙皇帝征讨葛尔丹也曾驻跸与此。
如今的毕克齐凭借着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传承着祖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古镇焕发着新颜,整洁宽敞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明亮的路灯,先进的卫生院,示范中学,万亩的蔬菜大棚基地,一年一度的“李子节”,游人不断的喇嘛洞和黑牛沟景区,它已是土默特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