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路上的小轿车(华沙车)
老兰州的“公交车”
机动板车——“三叉戟”
这些日子,兰州在整治交通方面下了大功夫,这让我不禁回忆起老兰州从马拉车作为交通工具到如今交通拥堵的种种,翻出那些老照片,老兰州城的生活片断浮在眼际……
自西安乘上汽车,沿西兰公路盘旋颠簸,三天后进入兰州城,在左公西路的“兰州车站”下车,一抬头见土岗上有“西北大厦”标志的一座两层楼。(楼不大口气不小!)兰州给我的第一印象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在站外登上“洋车”(人拉黄包车),颠晃在“扬灰马路”上来到中央广场,进入一处疑似民宅,原来这是一家旅社。在广场东侧停有一些方厢马车,车主吆唤着:小西湖走喽,东稍门走喽……这是公共交通车。这类交通车沿路揽客,上下随意倒也方便。基本路线有五泉山,庙滩子;至于东岗镇、十里店等较远处“车次”就很少了。
在广场西侧有时也有辆“公共汽车”,其实是一辆雪佛兰卡车,车后搭着一个木梯供人上下,只可惜车次太少了,唯有跑十里店的一路而已。乘这车到十里店后人们都变成“土老冒”了!我料“风尘仆仆”的形容词或许是由此而来吧。作为民间的自用交通工具很少,农村的马车也可以进城通行无阻,那马车轱辘直径足有一人高,但车身却很小,我看到很感稀奇!这是个地方特色,外来人曾说兰州有四大四小:即“轱辘大车小,炕大屋子小,窗户大门小,姑娘腰大屁股小,”(衣服粗大无形)这些话显然是玩笑。畜力车入市不免粪便当街,但这也无妨,自有人收捡,之后作烧炕取暖之用,这也是民间自发的“环境保护与废物利用”……
在市中心以外有货运马车,这类车多很“讲究”,通常由四套或七套骡马拉,当年坡道不少,像马家坡(今解放门立交桥南部),运货马车往往结伴上路,当遇上坡道时那七套车拉上坡后,便卸下前部拉套的三匹骡马然后返回坡下,套上后面等待上坡的车加大马力拉上坡。这种互助合作精神反映出走合作化道路的“自觉性与必然性”.
那些年月市内车少,人与各种车辆在街上自由行走,几乎看不出交通规则的存在,唯有南城门前后设有红绿灯,并有位交警掌控南北车辆通行,交通安全的宣传却也简洁明快:“十回肇祸九回快!”
1955年,兰州有了摩托车,我的一位朋友骑摩托车竟被交警挡下,要查验驾照,朋友出示后交警说“没有摩托核准,不行”.这年市场上开始销售进口摩托车,有匈牙利和捷克产品只售六七百元,售价相当于科级干部十个月的工资,但却没有私人去买,因为机动车属于“动产”不准个人拥有,加之干部登记表上列有“不动产和动产”栏目,填之都入档案,作为工人阶级谁也不想拥有动产而变成“非无产者”了。然而同时推销的自行车是分期付款制,凭单位介绍信首付十分之一价款就可以推走,余额分十个月甚至十八个月付清,这对老百姓很有吸引力,于是街上英国的“三枪”“飞利浦”“兰铃”煞是风光无限。这种高级车在十年后,尽管成了旧车仍然值1000多元!因为后来再没有进口货了。当初买了洋车子的人居然风光了十多年,不但保值而且还升值了!
这时期也出现几辆波兰的华沙牌小轿车,首要是供给外事接待单位,如兰州饭店、友谊饭店,小汽车牌号100以内还罕见2字头的,物以稀为贵,宽畅的天水路上仅见一车。1955年兰州饭店小车队有一位身穿连衣裙式军服的司机,这是兰州第一位女驾驶员,很引人注目!1959年,友谊饭店也培训出两位女司机,这在比较闭塞的兰州也算“新事物”了。现如今女性驾驶人员随时可见,这也是时代不同了的明证之一吧。
1958年“大跃进”,处处要“放卫星”,公交公司创造出了“城市列车”!一辆车后面加挂一辆拖挂车,两辆三辆直到五六辆,轰轰烈烈地行驶在大街上,十分壮观!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解放思想”的高潮中,交警面对这奇特的“新产物”,也只能放行岂敢阻挡,可不久便自行淘汰了。由于这产品草率上马,质量安全无保障,往往路上甩车,车上车下的人都害怕,最后只得自行淘汰了。
1972年,西津路上出现了土造“三马子”,明架在前轮之上的柴油机突突突地喷着浓烟,雄纠纠,气昂昂地奋勇前进,座上的驾驶员扬眉吐气,豪情满怀!因为他们摆脱了吃苦耐劳的拉架子车生活,从拉车到开车岂不喜上心头!这新产物名曰“机动板车”,然而由于它制造粗陋,安全性差,人们叫它“三叉戟”.
那时代人们渴望甚至是幻想物质丰富的日子。历史走到21世纪,改革开放后的现在,汽车真个多了,“私家车”这个名词,居然来到我们中间,真是“外国有的我们也要有!”.虽然交通拥塞了也有烦恼,但作为汽车生产大国。连我们兰州都生产吉利轿车了,这不感到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