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探索中国文明起源(2)

时间:2013-12-02 10:31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郝利平 点击: 载入中...


  从195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者组织的泾渭流域普查小组首次发现大地湾这个遗址,到1978年、1982年、199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次大规模发掘,共清理发掘揭露面积14752平方米,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240余座房屋遗址,357个灰坑和窑穴,79座墓葬,38座窑址,106座灶台,8条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


  我们的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知道抗洪防涝,已经有了防洪排水设施。特别是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储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储藏器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已经有了农业文明的雏形。


  “三大要素构成文明,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农耕方法的改变。大地湾已具备了这些文明要素。”在“华夏第一村”的原始聚落群内,大地湾保护研究所所长程晓钟如是说。


  “这个村落的发现,预示着文明的雏形城市的产生。”“我们不理解、不认识,但它本身已经存在。”程晓钟的话让我想起了朗树德称这里是“城市革命的前奏曲”,真是如出一辙。


  程晓钟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在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18年,可以说是大地湾遗址的守望者。他对大地湾的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钟爱有加。


  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地画,引起了我的注意,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像是狩猎的图景,保存大部完好。“这就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程晓钟介绍说。这幅地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中国美术史推前了2000多年。


  “此前最早单独作为绘画保存至今的,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的楚国帛画。这幅地画,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程晓钟说。


  彩陶,可以说是大地湾文化的最显着特征。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1000年。


  流光溢彩的陶器,蕴含了大地湾先民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与认识,展示了原始农业聚落的高超制陶工艺,也反映了大地湾史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在邵店村,跟村民说起彩陶,他们也都说:“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就能碰到碎陶片。”在这里,用一句最为形象的话说“村民一弯腰,就捡起了8000年的历史文化”。


  大地湾二期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原始艺术珍品。它融彩陶艺术与雕塑艺术于一身,那漂亮女子浅红色陶衣上的弧线和斜线,仿佛裹着霓裳羽衣,平添了几分美感和神秘感,精美绝伦。


  在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有十字形的、箭头的、波浪纹的,这些符号比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能破解,但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是,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在大小长短各异的骨针中,我看到一根骨针如同现在的绣花针那么细。当时,还没有金属器出现,绣花骨针的针孔是怎样钻开的?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精湛的钻孔技术至今还是考古之谜。这里有一点可以说明,那时的先民已经不是“衣不蔽体”了,开始用针缝制简单的衣服、鞋子,爱美的妇女还给衣服上绣上花。因为,从发掘出的陶纺轮可以证明,6000年前已经有了纺织业。


  妇女头上的骨簪子、陶手镯、玉吊坠,制作相当精致,与现代的简直别无二致。一方面说明了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同时也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厚爱。特别是那个玉吊坠,大地湾一带当时并不产玉,这说明那个时期已经有了物物交易。


  我深深地为我们先民的智慧和创造而震撼。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从起源到发展的今天,总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之中,好多都还是未知的。考古学家、史学家从未停止过这样的探索。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年多来,从发掘大地湾遗址到大地湾文化的提出,考古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从未停止过探索和研究。


  从8000年前到5000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中,大地湾有过蹒跚的步履,有过茁壮成长的身影,有过史诗般的辉煌。正当大地湾振翅翱翔飞向文明彼岸的时候,却转瞬折翼陨落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瘟疫,火灾,干旱,抑或是游牧民族的侵入?


  有专家考证,远古时代,已经有了瘟疫,那时的人们对瘟疫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抵抗瘟疫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当瘟疫爆发后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


  还有,连粮食、礼器、量具这些当时最为重要的物品都来不及带走这一点看,这里一定是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也有专家认为,从地形地貌看,这里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地壳变化和人类的大迁徙,现在邵店村及周围的村民应该是大地湾的原着民。只不过与外来民族有所融合罢了。


  这样的疑问和争论,可以说在考古学和史学界从未停止过。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步的。也因此,才形成了薪火相传、赓续绵延的中华文明,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现在,随着大地湾遗址的不断发掘,大地湾文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地湾遗址了。


  我刚刚拿到手的《华夏文明在甘肃》这套丛书,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这套丛书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主持,由西北师范大学刘基等编纂的。这套丛书,对大地湾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已经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比如,大地湾文化与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地湾文化与磁山·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之间的关系,大地湾文化下启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大地湾文化与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古文化的交流,等等。


  我的面前放着朗树德研究员集20年心血负责编着的《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厚厚的两大本。报告中提出,大地湾文化辐射区域广阔,典型遗址包括甘肃境内的秦安大地湾,秦安王家阴洼、天水西山坪、天水师赵村、武山西旱坪,以及陕西境内的华县老官台、宝鸡北首岭等遗址。


  大地湾遗址虽然在我国史前遗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朗树德、程晓钟等一些考古学家提出,遗址保护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遗址发掘研究后继乏人的问题,都亟待解决。虽说,去年大地湾博物馆接待中外游客8万多人(次),但由于没有给周边群众带来多少实际利益,他们对遗址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没有切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无疑给大地湾带来了契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秦安大地湾,华夏文明再发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