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是凿刻或涂绘在山区、河谷山崖岩壁上或洞穴岩壁上的图画,是古代游牧民族和山区居民表现本民族童年时代的生产、fl=活、宗教习尚和幼稚的想象以及美好愿望的美术作品,其中也包括少量游人题记。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对此曾有记载。20世纪特别是建国以后,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跋山涉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基本上搞清楚全国岩画的分布、内容及其技艺。迄今所知,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江苏、福建、广西、四川I、云南、贵州等省区都发现有大量岩画。其题材有动物群、狩猎、游牧、舞蹈、战斗、日月星辰、原始宗教崇拜、巫术活动以及帐篷、车辆、族徽符号、原始文字符号、数字、手足印等。绘刻技法有用金属或坚硬砾石工具敲凿、线刻、磨刻和用颜料涂绘等数种。这些岩画艺术上都具有原始幼稚、简略粗犷、生动活泼的特点。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期。从而使岩画成为我国绘画的一个莺要门类。
甘肃是岩画比较多的省区之一。如嘉峪关市黑山有岩画153幅,内容非常丰富;肃北有岩画9应h 101组,内容除了狩猎、放牧、舞蹈、族徽符号和原始文字符号外还有他处少见的驯马、习武、宴饮等;安西县青石峡画像山有岩画3处100平方米,在鹰嘴山地区东至青石峡、西至小湖湾子几十公里长的山谷中也有较多的岩画;在肃南大河区榆木山有岩画3处21组;在永昌县双井子、武威西营甘泉子沟、靖远县吴家川等地也有一些岩画。甘肃的岩画以其涵盖面大(东西长达10¨00多公里),数量多,题材突出,内含丰富,构图完美,技艺超群而着称,在北京、四川等地展出后,引起极大的反响,可算是全国岩画的佼佼者。下面以嘉峪关黑山岩画为主,择要介绍。
在嘉峪关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地区,是古代的天然牧场,河西走廊西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1972年,酒泉钢铁公司动力厂黑山湖农场的职工首先发现岩画。1978年,省博物馆和嘉峪关市的文物工作者及当地驻军组成联合考察队进行全面调查,在四道鼓心沟、红柳沟、磨子沟发现岩画153幅(组),绵延2公里,这些岩画刻绘在距沟底2~10米,甚至二三十米以上,其内容可分为如下7类。
动物。是岩画中数量最多的,有牛、羊、马、鹿、驼、狗、虎、野猪、蛇、鹰、雁等。既有个体特写,也有成群出现,大小形态也不尽相同。这些画虽然粗犷简朴,只勾勒出动物的基本轮廓,缺少五官、斑纹等细部刻画,也。不太注意各部分的比例,但是其中也有比较生动的作品。如四道鼓心沟第65号画,中间绘一只大老虎,头大身壮,张嘴瞪眼竖耳,头与尾都微微上扬,腿略向前伸出走动。老虎的上下有十多只羊,分成几排向前奔跑,有的已经可怜地被踩在虎蹄之下。这是虎扑羊的惊心动魄场面的写照,主次分明,比例恰当,很有气势。四道鼓心沟第22号画,绘4只雄鹰展翅在空中飞翔,它们的翅膀组成一个圆圈,鹰头都向着圆圈内中心,如同今天的花样跳伞似的,壮观优美。圆圈中心下面地上另有一只鹰(有人认为是龟)翅膀收拢,只是略微张开一点,以配合两条长腿做舞蹈动作,轻松活泼。第20号画是三牛图,三头牛都长着大弯角,用后腿和屁股支地而坐,前腿平伸于胸前,它们似在窃窃私语,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对牛的关爱。
狩猎。这是岩画中的主要题材之一,有个人打猎的,也有多人围猎的;有步行的,也有骑马的。表现手法多做张弓欲射的姿态,多是示意性的,比较幼稚,但也有精彩之作。如四道鼓心沟第24号画,中间是几只野生的驼、牛、羊,后面有3个步行的猎人手持大弓,每人瞄准一只骆驼的背后即将放箭。前面有2个猎人骑在马上,一手向前抓住缰绳,一手向后扬鞭,傍边还有一条猎狗,抬头向猎物狂吠,4腿蹬地做随时扑向猎物的姿态,以免猎物逃跑;骑马猎人和猎狗的姿态又非常生动逼真,把狩猎的气氛揭示出来。 游牧。四道鼓心沟第25号画是一幅转移牧场的优美画卷,画中表现牛、羊、马等牲畜20多头,牧人10多人,还有车辆(用车轮表示),场面比较大。牲畜散布在不同部位,表示各自找吃草料,悠然自得。有的幼畜依偎在主人身旁,亲昵可爱。简单的两个车轮因平行并立,形成立体车辆的意象。牧人有的骑在马上照顾领头的牛;有的挥手把争吃相斗的牲畜赶开,免得受伤;有的在唱歌跳舞--右上角4个人头顶插着长长的饰物,身穿束腰长袍,两手插腰,并排跳舞;左下角2个人一手插腰,一手上举、昂首向前,似在引吭高歌。这幅画从多角度把牧场上绿草如茵,牲畜繁盛,人们安居乐业的境况和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汉代能够画出这样的画意,确实不多见。
舞蹈。黑山岩画中表现舞蹈的比较多,而且形式、舞姿丰富多彩。四道鼓心沟第18号画是单人舞,舞者头顶上有一枝细长的饰物,身穿长到膝部的紧身长衫,两手插腰,脚尖着地站立,很像今天的芭蕾舞姿,令人惊讶、遐想。第6号画是5人共舞图,做一排向右舞的姿态,有边第一个人身穿比较宽大、长及于地的长衫,脸向右,右手弯曲到头、颈之间,左手弯曲插在腰部,挺胸向前舞。其他4人均穿束腰长衫,发髻束于头顶上,左手或右手插在腰上。有3个人都只表现一只手,到最后一人才露出双手来。也许这是一个单人舞蹈动作的连续分解图,有示教作用--第一人胸、脸向右,第二人胸、脸转向前方,第三、四人胸、脸转向后方,第五人胸、脸又转向前方,即将结束舞蹈动作。5个舞者长衫的下端都是圆形张开,表明都在做旋转动作。这是女子舞蹈,她们的轻歌曼舞、婀娜多姿,十分优美。第57号画分上下两排,下排7人也是女子群体舞,基本上都是两手插腰,靠脚的移动和腰身的扭摆来完成舞蹈动作。上排5人,服饰、大小不同,可能是男、女、小孩同舞。第34号画是男人们的舞蹈图,风格与前面的迥然不同,画面分为两排3组,每组二三人不等,头顶上多有一根长长的饰物,只有1个人头上有两根饰物。身穿长到膝的束腰长衫。舞蹈动作主要是两脚跳踏,两手轮流前后舞动;或左手向前,右手插腰;或转身右手向前,左手插腰,轮流更换,动作显得比较缓慢稳健有力,就像打太极拳似的。其中3人的那1组,舞姿尤为优美。这些舞蹈画,充分显示了黑山地区的游牧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欢乐开怀的美好心境。
操练。四道鼓心沟第28号画为操练图。图分上、中、下三层。共画30人,分几组列队操练,动作、姿势各异。画面人物形象生动,头上均耸立着长长的尖状饰物。这一幅操练图有大小首领,大小单位的旗帜,人员分队训练,整齐严肃,反映这个地区游牧民族人丁兴旺,组织严密,训练有素,难怪他们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发展。
车辆。第62号画刻出车的轮廓--单辕、双轭、两个圆轮,中间一个长方形车厢。车厢后面拴着的应是一头牲畜的示意图像。
佛教塔庙。在红柳沟发现五幅佛教寺庙和佛塔的岩画。寺庙一座,庑殿顶,上立二鸱吻;殿堂长方形,面阔三间,每间各刻一尊菩萨或弟子像。佛塔4座。均为4级覆钵式,上刻有佛像和藏文题记等。
黑山岩画的创作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直至元代。其早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3500年至4000年,为羌戎文化遗迹。岩画刻石浮雕较浅,手法粗糙,人物、动物粗犷有力,风格独特。它对研究河西走廊古代羌戎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