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砖
彩绘砖,是古人在砖上用线条和色彩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河西走廊西部出土的魏晋时期彩绘砖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绘技高超,构成中国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对了解、重现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酒泉、嘉峪关、敦煌一带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先后发现绘有壁画的墓9座,墓室均用砖砌筑,四壁都有彩绘,通常绘于立砌的砖面上,一砖一画,或同壁相邻的几块砖组成一幅画。砖面上先施一层白色底衣,周边勾绘土红色边栏,然后绘画图案。内容主要表现仪仗出行、宴饮、奏乐、厨炊、放牧、狩猎、农耕、采桑、坞壁等,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其中的五号墓现已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复原展出。下面介绍几件精品:
牧畜图(一号墓出土)
画面自右至左绘黑山羊3只,白山羊9只,白牛1只,右下方有一牧者,右手前伸作扬鞭状,牧者前方有朱书榜题"牧畜"二字,描绘了当时放牧的场面。类似的画砖在其它墓中也有,可以看出当时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饲养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河西走廊是水草肥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可耕可种,汉时,匈奴就因失去河西而发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叹息。《汉书·地理志》也有"凉之畜为天下饶"之说。
宴居彩绘图(四号墓出土)
中央跪坐女主人,身旁陪衬四个侍女,三个持扇,另一个持一物,画上方绘盘、樽、勺等物。
画砖场面把贵族妇女的精神状态烘托了出来。
厨炊图(一号墓出土)
右侧绘一案,一男子坐在案后切肉,案前置一盆,画面中央钩挂四条肉,下面有肉盆,画面左侧火上架一釜,旁边有一男子煮肉。案是汉魏时期居民生活中的日常用具,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居延出土的长方形风鸟纹木案。
这块砖画法简洁,形象生动,像这样的厨炊图在其它墓中也有发现。有宰猪、杀牛、宰羊、杀鸡、的食器有盘、斛、镟、釜、勺等。
使用最多的是勺、斛、镟三器一组的组合和圆盘,还有几幅滤醋图等,反映了世家大族不劳而获的豪华生活。与此强烈对比的是一幅为农夫送饭到田间的场面,反映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而过着艰苦的生活。
耕种图(一号墓出土)
画面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左起二牛驾辕犁,一男子扶犁,中间一女子撒种子,后面有二牛拉耱,男子右脚踩耱,右手拉缰绳。
下层同上层,右上角有朱书榜题"耕种"二字。还有其它很多农业生产图,展现了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和使用的各种农具,如:耙、耢、犁。脱粒工具,如:连枷和木权等。从画面可以看出,耕作方法为耧犁条播,即先犁出一条窄小的沟,然后沟里撒种打耱,这种方法早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河西。从壁画中可以看出至少有两种点种子的方法,一种是墒种,适用于牛力少和来不及翻地的土地进行,种子播入,再用稷击碎土块,覆盖种子,这是一种比较粗放的播种法。另一种是逐犁播种,是指播种时用牛拉着犁种将土壤翻起,然后人们扶犁溜播种子。壁画中所见的农耕图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透过这数十幅农耕图,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概貌,因此有其重要价值。
双驼彩绘图(五号墓出土)
中间绘一大一小骆驼,左边有一棵树,树叶很茂密,大骆驼在昂头吃树叶。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河西的少数民族已开始驯养骆驼,如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就展出了民勤县出土的战国双驼镂空铜牌饰。到魏晋时期,骆驼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得更广泛了。
邮驿图(五号墓出土)
我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邮驿。政令的传达,军情的递送,经济的交通都通过邮驿得以完成。先秦时的邮被称为"遽",常备有车和食物,可供过往者食宿和喂马。还有路室和庐、馆一类的,仅备饮食。秦汉时期出现"亭",亭的作用是维持地方治安,但因其常设在交通线上,又有行旅停宿的责任,所以也称"邮亭".西晋时,制定了《邮驿令》,邮驿合称,这是邮驿并提且制定法令的最早记录。
五号墓前室北壁中的这幅"邮驿图",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早期邮驿形象。1982年作小型张纪念发行,名为"驿使图".画面上是一位头戴黑介帻,身着阜缘领袖中衣、手持柴的佐吏跃马疾驰的形象。帻,最初是包裹头发使之不覆盖脸部的头巾,以后逐渐发展为一种便幅,成为地位较低不能使用冠者的头饰。帻主要有介帻和平上帻两大类。介帻的顶部为屋顶状,供文吏使用。手中所持的綮为过关卡所持信物。"邮驿图"的出土表明
即使在混乱割据的魏晋时期,中央政府仍未放松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它为研究我国魏晋服饰、绘画,尤其是邮驿制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资料,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蚕桑图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在偏远的河西地区又相对比较安定。大量的农耕、畜牧壁画就是当时土族庄园经济繁荣景象的反映。蚕桑业的壁画,其数量仅次于农业和畜牧业,表明当时河西地区的蚕桑生产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中一妇女右手持笼钩,左手提笼正向桑树走去,准备采摘桑叶。笼是采桑工具,古乐府诗中就有"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的歌咏。中为二人在桑树下采摘桑叶,其中一人一手持笼钩,一手提笼。都为辫发。当时氐人、鲜卑人都有"编发"即结发为辫垂于项背的习俗。由于汉胡政权更替,魏晋时中原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很多,地处边疆的河西地区更是胡汉杂居。从壁画看,从事采桑的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充分反映了河西封建庄园对蚕桑业的重视。
"绢帛图"和"丝束图"
它既是丝绸加工业的反映,也是墓主人财富的象征。东汉末年,由于经济衰退,货币混乱,曾令罢五铢,以谷帛相交易。后来又恢复旧制,但是绢帛作为货币的职能并未消失。而当时河西地区,自西晋以来,就一直不用钱币,仍用绢帛,这是书中有记载的,这也是河西地区蚕桑业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万顷平田四畔沙,水流依旧种桑麻。"这是河西地区蚕桑业发达的生动描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彩绘砖的特点和价值:这类砖画只发现在河西走廊,是一种新的芝术形式。这与魏晋时期河西相对安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关创作画砖的艺术家本身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工匠,劳动者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十分熟悉,因此创作走来就能挥洒自如,作品也就贴逝生活。另外,祁连山、黑山等地贮藏有创作所需的天然颜料如赫石等。加上比较干燥,因此保存到现在仍鲜艳如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彩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缺环。秦汉以来,墓葬中的泥塑或其它雕塑成为这一时期美术史的主要研究对象。隋唐时期石窟壁画成为美术发展的主流,嘉峪关及河西走廊的魏晋彩绘砖以其特有的内容、创作技法及装饰手法而在魏晋美术品中独领风骚。在此基础上,河西的绘画大师才更进一步地向石窟寺艺术的高峰迈进,创作了敦煌艺术这样骇世惊俗的作品。彩绘砖上的内容涉及历史、民族、法律、军事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一时期河西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