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也看到了新疆发展桑蚕的重要性,为此采取扶持的政策,设立蚕桑局,曾招募浙江"湖州土民熟习蚕务者60名,并带桑秧、蚕种前来".当时仅从长江下游运来的桑苗就有几十万棵。同时,还大量招收维吾尔族徒工,推广江南地区栽桑、育蚕、缫丝、织绸等先进技术,因而新疆蚕业曾有一定程度的振兴。上世纪50年代以后,和田的缫丝业逐步由机器代替了纺车。由于丝织技术的革新和金银线的引进,艾得莱斯绸更增添了许多新颖款式。不过,就像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一样,由于保护和经营不够得力,艾得莱斯绸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发展旅游,让游客参观制作过程、购买丝绸制品,扩大对外出口。当地的维族老乡们正重新捡拾起这门古老的绝活,让它再次传播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