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世界从西亚延伸到北非,从印度洋延伸到大西洋,各国国情、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各不相同,与中国在传统、体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差异甚大。然而,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22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了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长期友好交往历史,更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和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友好合作的典范。中阿友好是大势所趋,双方合作存在坚实的基础。
第一,中阿友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中阿和平交往延续了两千年,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元朝时期著名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都是中阿友好的见证。一千多年前,亚洲东部的中华民族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民族均处于强盛时期,两大民族通过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在友好交往的过程中为各自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的茶叶、陶瓷、丝绸成为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伊斯兰教自西向东传入中国,伊斯兰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间交往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且由于双方长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阿两国民族丰富了“东方文明”,而亚洲东部的儒家文明和亚洲西部的伊斯兰文明成为“东方文明”的两大主体文明。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交汇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带动了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的勃兴,促进了亚洲次区域文明的兴起,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第二,中阿友好具有坚实的战略基础。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在过去一千多年里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双方都有辉煌的历史鼎盛期,并在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而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饱受西方大国的蹂躏、欺凌和掠夺。同新中国一样,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是在一战或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是在古老的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政府,都长期受到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打压,也都长期受到西方媒体的妖魔化“中国威胁论”与“伊斯兰威胁论”甚嚣尘上。经过长期的徘徊和探索,中阿双方当前都在努力实现复兴中华民族复兴与阿拉伯—伊斯兰复兴,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双方既需要交流成功经验,也应汲取失败教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第三,中阿友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中阿双方一贯主张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反对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动辄使用武力。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阿拉伯国家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通过国内市场的拓展、就业渠道的增加以及依靠国际互利共赢的贸易与投资来增加社会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因此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价值观基础是:共同发展、和平发展,反对掠夺资源、武力干涉他国内政。
第四,中阿友好具有重要的政治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兴大国崛起、地区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格局的主要特征,中阿双方在联合国维护巴勒斯坦人民正当权益、在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20国集团框架内维护新兴国家的共同利益、在多边舞台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达成了广泛的政治共识。
第五,中阿友好具有现实的经济基础。中阿双方同属发展中国家,各自内部均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大量贫困人口、社会建设滞后、贫富分化、文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等,但双方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重要机遇期。中国和阿拉伯总人口约17亿,面积近2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人口的1/4,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约16%。中阿双边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并不局限在能源领域,还表现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方方面面。中阿双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在脱贫、治沙、环保、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成绩。
最后,中阿友好具有坚实的战略文化基础。从战略文化来看,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同属广义上的“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存在较大差异西方重自由,东方重秩序;西方重权力,东方重正义;西方重个人,东方重家庭;西方重外张,东方重内敛。由于中阿在战略文化层面具有相似性,双方开展合作与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总之,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一样,既有引以为豪的灿烂古代文明,也有近代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遭遇,更有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追求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憧憬。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中阿人文外交的日益频繁、中阿贸易额的不断增长、阿拉伯世界“中国城”的兴起都是中阿友好的见证。新时期,中阿双方应进一步提升对方在自己全方位外交中的地位,在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之间,尤其在双方青年和民众之间重新构筑起一条理解与沟通的“丝绸之路”,共同应对新形势下双方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