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门堰老堰
五门堰新堰
素有“养命之源”之称的陕西省城固县“五门堰”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唯一一座古代水利,素有“陕南都江堰”之称。五门堰博物馆则是陕西目前唯一的一家水利博物馆, 也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许家庙之东,湑水河西岸。始建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五门堰最早是在汉江支流湑水河上用土筑的一座拦河坝。据《城固县志》记载:传说王莽新政时,极力想积蓄物力、财力,以巩固其代汉称帝的地位。一次,他到陕西城固县,看到县城周围大片田地无水灌溉,便想到萧何当年在汉中时,曾多处筑坝引水灌溉,使汉中百姓丰衣足食,军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为刘邦夺取天下奠定了物质基础。于是,他仿效萧何的做法,亲自带领随行的将士和当地百姓,在城固县湑水河上用土挡水,筑了一座拦河土坝,在坝首开渠引水,解决了县城百姓饮水和周边田地灌溉用水的问题。尽管王莽篡位不得人心,但此举确受到百姓的赞许。
“五门堰”土坝历经多年,多处被水冲溃。至元朝惠宗(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城固县令浦庸,对已崩溃的土坝重新修建,在土坝的原址,用块石垒砌,建起一座拦河石坝。在石坝底端,开五个放水涵洞,可以启闭。在每个涵洞出口,砌一条引水石渠,坝东两条引水石渠,坝西三条引水石渠,故名“五门堰”,被称为是城固人民的养命之源。最初,五门堰南流10里,至斗山北麓抱石嘴,因山石阻挡,水不能穿山而过。为了让水越山而过,当地百姓刳木为槽,槽木之间,垒石支撑,使木槽绕山而过,灌溉田地。天长日久,木槽风吹雨打日晒,腐烂垮掉,百姓屡修屡坏,不堪其苦。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汉中府推官兼摄城固县篆郝晟,发动灌区百姓,“用火烧水激”之法,开凿抱石嘴,修深二丈的石渠,使五门堰的水畅通无阻,灌溉城固县周围广大地区的田地。历史记载,五门堰有湃口(分水口)30多处,灌溉面积最大时可达5万多亩。解放后,五门堰又经多次整修、扩建,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城固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至今保存完整,仍发挥作用,现灌溉土地7300亩。
五门堰是陕西古堰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92年,陕西省建立了五门堰博物馆,将其列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资300多万元对五门堰的明清古建殿宇、楼阁、碑廊等进行修葺和重建,使得古堰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馆内藏有53通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章程碑、歌功碑、堰产碑、书画碑等历代碑石,号称“小碑林”。这些碑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门堰的创修、管理及历史沿革。碑文语言流畅,字体娟秀,雕刻精湛,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例如有一段碑文为民国十三年的“五门堰撤去王家车改修飞槽用高堰水呈县立案文”。从文的内容看知道是大伙决定不再用王姓人家的一种水车,而采用另一种取水的方式,王家不干,因为原来用他家的车是要付钱的,不用了等于少了一笔收入。于是双方各陈利弊,拟文报县立案,并刻碑为凭。读这些碑文,使我们对古代人民的水事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了清楚详尽的了解。
五门堰水利博物馆的成立,既填补了陕西省迄今无水利博物馆的空白,又有利于对五门堰水利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由于五门堰所处的湑水河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保持防治的重点河流,如今,随着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开展,两岸的植被已被完全保护起来,与附近的万亩橘园遥相辉映,风光秀美,迅速成为城固县旅游观光的一个新亮点。据了解,到今年3月份,陕西省投资207万元的五门堰加固工程将开工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五门堰所处的城固县生态植被将会更加茂盛,风光将更加秀丽,湑水河的水将会更加清澈。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