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唯一郡王祠隐身江门乡村间?专家称存疑

时间:2017-06-07 10:06来源:大西北网-广州日报 作者:严建广 点击: 载入中...

    日前,江门新会区公布了9个列入该区“祠堂文化示范工程”的古祠堂,位于新会区三江镇的赵建安郡王祠位列其中。说起赵建安郡王祠,江门新会区三江镇赵姓后人表示,“它是’岭南唯一郡王祠‘,其主人地位显赫,在省内少见。”


    赵建安郡王祠真的是“岭南唯一郡王祠”吗?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规模宏大 尽显历史风采


    据了解,赵建安郡王祠是后人为了纪念宋太宗赵匡(光)义第四子恭靖商王赵元份的第十世孙(入粤二世祖)赵建安郡王赵必迎而建。


    赵建安郡王祠位于江门新会区三江镇新江村烂面虎山(土名)东麓。据当地赵姓族人介绍,该郡王祠始建年份已无可考,但据《赵氏族谱》有关记载推算,该祠应建于明末,至今至少400余年。整座祠堂占地7000多平方米,祠堂坐西北向东南,三路三进,为砖木结构。祠堂头门泊金匾额上书“赵建安郡王祠”6个大字,尽显气势。


    族人:


    它是岭南唯一郡王祠


    “这座祠堂是广东少有的皇裔宗祠。”新江村赵姓族人告诉记者,“以前有文史专家来看过,称它为’岭南唯一郡王祠‘.”


    据熟悉当地赵姓渊源、今年80多岁的赵柏旺等人介绍,从几个方面可以说明赵建安郡王祠与其他众多祠堂的不同之处。一是“祥光堂”内的8根柱,“在封建社会,只有郡王级的祠堂才能用8根柱。”二是祠堂的雕刻有凤,“凤是赵姓的标志,有皇室血缘的祠堂才能用这样的图案。” 三是在祠堂的门前广场上,之前竖着两根华表。“能在祠堂前立华表,说明这个祠堂的主人身份比较特殊。”


    “祠堂的主人是宋太宗赵匡(光)义第四子恭靖商王赵元份的第十世孙(入粤二世祖)赵建安郡王赵必迎。”三江赵建安郡王祠管委会会长赵国汉说,“祠堂是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建,他是被皇帝诏进为郡王的。”


    专家:


    “郡王祠”说法存疑


    不过,对于赵建安郡王祠是“岭南唯一郡王祠”的说法,当地相关专家表示,这种说法还有待考证。


    新会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表示,三江赵建安郡王祠确实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说该祠堂为“岭南唯一郡王祠”可能有些不妥。“我们目前还没有水平去考证它到底是不是唯一郡王祠。”


    江门市地方文史研究专家、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门新会区原文广新局副局长林福杰也表示,赵建安郡王祠是三江赵氏为了纪念建安郡王赵必迎而修建的祠堂。“祠堂建于明代后期,而非宋代,是后代拜祀(纪念)使用,不可以换了概念。”他说,“说是’郡王级的祠堂‘还可以理解,称’岭南唯一的郡王祠‘有点不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百年蚝壳屋屋顶长草墙体脱落 邻家建新房挖墙基
  • 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木鱼歌
  • 清代名状师手写稿本展出 还原名震岭南大案史实
  • 还原岭南先民生活:成年礼拔门牙 制作树皮布
  • 粤港澳文物大展记录岭南先民文明 出土头骨均拔牙
  • 藏家收藏上万件民俗用品 欲打造“岭南故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