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小伙伴们出国留学之前都受过家长的专门教育:独自在国外,啥事都要长个心眼,不能上了别人的当。有的小伙伴就把这话给发扬光大了,处处扎紧篱笆提防人。
在英国上学时候,房东把另一间屋子租给刚来留学的小樊姑娘了。小樊搬家那天,我正好在家休息。他乡遇见华人就都是老乡,更何况房东说小樊还是我校友呢。我先向小樊做自我介绍,然后就没把自己当外人,又是拎行李又是搬纸箱子,忙得那叫一个欢实。
第二天早上我去学校,在公交车站碰到了小樊。我张开笑脸问她早上好。可小樊脸一扭身子一缩,躲一边去了,还斜着眼睛看我,就跟我是人贩子似的。这是什么情况?!
我心生不快,躲着她上了公交车的二层。下车后,我故意放慢脚步和她拉开距离。小樊在校园里指指点点,左顾右盼,估计是找不到地方了。刚刚碰了一鼻子灰,我才懒得帮她,我紧走几步绕道而行。小樊跑过来拦住我,吞吞吐吐地说:“那个,金融学院教学楼怎么走?”什么什么?她是在和我说话吗?我本不想帮她,可看她脑门上都急出汗了,我才懒洋洋地伸出手指,告诉她在那边第几栋楼。小樊说话都带着哭腔:“哪栋楼呀?你带我去吧,我要迟到了。”我很无奈地把她送到地方。
晚上回来,小樊腼腆地对我说:“咱们算认识了吧?不再是陌生人了吧?”多新鲜呀,都住在一个屋檐下了,还陌生人!小樊拍着手说:“那就好!我妈妈不让我和陌生人说话。”闹了半天,早上她是把我当成陌生人而拒绝说话呀!这真让我啼笑皆非。
国外学习讲究团结协作,课程设置就有这样的环节。每门专业课上,老师都要随机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几组做团队演讲,小组成员准备一周,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挨个演讲。老师根据小组集体和个人表现,分别给小组和个人打分,最终成绩是小组分数和个人分数叠加。有的小伙伴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处处提防别人想独拿高分。
有一次,我和英国女生汉妮、德国男生乔纳斯、印度女生萨罗莉,还有中国男生小傅分在一组。汉妮语言好,组织能力强,成为我们的小组长。汉妮给每个人分配任务,我负责文献综述部分,小傅负责理论基础部分。
我一头扎进图书馆查资料,力求写得扎实,生怕能力不足拉低小组分数。我们都及时把写的内容传给其他小组成员,大家相互提意见共同修改,让思路尽量往一起靠。只有小傅推三阻四总说没弄完。演讲前集中讨论,小傅吭哧了半天,大家也没听清他想说什么。汉妮毫不客气地批评小傅动作缓慢,又提供给他一些资料。
第一次和小傅合作,我以为他学习上有麻烦,想主动帮他一把。没想到,小傅的回答让我顿时无语:“我早就做好了。之所以现在不拿出来,我是想在课堂演讲那天一鸣惊人,拿个小组最高分。”结果,小傅确实做到一鸣惊人了,不过不是分数最高,而是最低,还连累了小组成绩。老师说他的演讲和别人不搭调。咱不能和谁都敞开心扉,可也不能对谁都步步为营设防线呀,而且您自己忙乎也得有那几把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