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北平电影制片厂"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是以拍新闻片为主,业务能力相对较低,作品包括《龙须沟》等,主要是配合政治宣传。到了1954年才开始尝试拍摄长故事片。
1954年,为了迅速提高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拍摄能力,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特意在全国抽调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专门赴苏联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学习,直到1956年才回国。其中就包括朱德雄、钱江、朱金明等。
这批人回国后,为了适应拍摄长故事片的要求,厂址从新街口搬到了安定门外小关的位置,当时那里是一个砖瓦厂,北影厂接收后,将这些工人都转到了电影制片厂中,在建筑式样和格局上都照搬苏联模式,这些建筑直到1959年才建设完成,有些建筑现在还保留着。在此期间,拍摄工作仍然在新街口的"科影"位置进行,其中就包括《小兵张嘎》和《烈火中永生》等作品。
到了1966年,江青开始主抓样板戏,其中《智取威火山》和《红色娘子军》都是在小关的厂区拍摄的,当时这个位置很偏僻,周边没有人住,制片厂建了6栋楼,结果职工们仍然不愿意住,加上地势低洼,于洋、谢添等导演在拍片的时候,边上的货车经过时噪音很大,影响录音,谢铁骊导演有一次无意中跟江青提起,希望能够再找一个地方,最后定下了北太平庄的原铁道部党校,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新影"的位置,1969年5月,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小关位置搬家。
那时的北太平庄地区还是一个"丁字型"街道,从东往西有三个单位,分别是铁道部党校、总参测绘局、总参测绘学院。
当时全国很多单位都疏散到干校去,因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有拍摄样板戏的任务,上级决定再次搬家,在1971年年底第三次搬家搬到了边上的总参测绘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位置。
祖绍先说,制片厂搬过来后,发现总参测绘学院的学校建筑跟制片厂的结构非常像,于是决定不做很大的变动,有些楼房只做了少些的改装,就搬了进去,其中就包括主楼。
这些建筑都是在1952年仿造苏联的模式建造的,这么多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就新造了3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摄影棚群,一个特技棚,一个录音棚。其中摄影棚群就是在学校的一个足球场上建起来的,当年这是一个八条跑道的标准田径足球场。
北京电影制片厂刚搬过来的时候,周边还有不少农田,黄亭子村的村民还在田里干农活。"当时一到夏天,屋子里还有很多苍蝇,西边的马路上还有猪圈。"如今这里已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搬家到北太平庄新址的北影厂生产出了的第一部电影是--样板戏《海港》。
北影厂首创电影制片人制
1988年,祖绍先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在主楼里面办公,当时中国还没有出现制片人制度,拍摄影片,都是由厂里的领导决定后,先找到导演,然后导演再找合适的制片主任。其中摄影师、美术师等都是由车间主任来决定的。导演自己没有决定权。
当时,国内拍片的环境不好,很多影片拍了就赔钱,有一次,皇甫可人导演想开拍《荒原杀手》,就找到制片厂的领导商量,提出自筹资金来拍摄这部影片。
这在当时是一个震动,被认为是坏了规矩,于是不少人不理解,但最后,时任广电部副部长的陈昊苏同意这一要求。
祖绍先说,在做出决定的前一天,他还陪同皇甫可人导演去拜访相关的领导,希望他能出席第二天的会议,结果人家明确表示拒绝。
最后,上级终于同意了皇甫可人的要求,厂里提了三点建议:除了要求自筹资金外,还要向厂里上交1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最后,同意可以独立组织拍摄班底。
"这也是中国电影人职业自由化的端倪。"他说。
此前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周期都很长,有些导演像水华等,一部电影拍3年,也没人提出异议,结果,《荒原杀手》就拍了两个星期。这在当时又引起非议,认为作品粗制滥造,对艺术不负责任。尤其是配音,几个人就把一部影片的配音全录了,在很多人眼中有点匪夷所思。
好在影片的票房不错,《荒原杀手》最后还是盈利。这也算是开了中国电影制片人制度的先河。
北影厂曾拍了五部样板戏
北影厂一度成了样板戏的主要拍摄单位,"文革"期间全国拍摄的8部样板戏中,就有5部是由北影厂摄制的。1971年搬到北太平庄新址后,北影厂拍摄的首部影片《海港》就是样板戏。提到这部戏,祖绍先仍印象深刻,当时上影厂谢晋导演在上海先拍了一部,但是上面并不满意,江青发话要求重新再拍一遍,最后由谢铁骊导演和谢晋导演两人联合执导。
两个人的出身完全不同,谢晋导演的出生"不好",而谢铁骊导演出身"又红又专",两个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样片送审的时候,江青对影片片名的字不太满意,认为大小不一,要求找人重新再写。后来不知有谁提到了祖绍先,认为这小伙子字写得不错,但祖绍先已经下放到大兴的干校去学习。为此,当时工军宣队的领导狄福才还专门派人去招人。
说起这件往事,祖绍先回忆,因为那时他还年轻,资历尚浅。为了服众,上级还特意想出一招,先是要各大单位提出候选人,然后经过上级审查,最后再决定人选,"其实是走了一个形式。"
最后,祖绍先顺利选中,开始书写《海港》的片名。第一次送审的时候就得到了江青的首肯,但是要求"继续再写,争取更大进步".
第二稿送审后,江青认为进步很大,但仍要求"继续努力".
写了两次,祖绍先认为没有再写的必要,于是在第三次送审的时候,就把第一次写的作品再次上交,结果"顺利通过".
对于自己为什么能够通过,他说,因为人的眼睛有视觉上的偏差,有些笔画简单的字,如果写的跟笔画复杂的字一样粗,一定是后者显大。"诀窍是笔画简单的字,写得顸一点;笔画多的字,写得瘦一点就可以了。"
这一写,改变了祖绍先的命运,到现在为止,他已经给500多部电影写过片名和字幕,其中就包括《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
北影厂80年代进入黄金期
北影厂主楼当时是电影生产的"大脑"和枢纽,当时的党委、厂委、生产和创作都在这里起决定权和指挥权,当年电影的开拍和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当年在主楼还总结出不少创作的规律,其中就有着名的"本子、票子、班子"三要素规律,郑会文解释,一部成功的电影,首先要有好的剧本,然后是要有钱,最后是拍摄班子要好。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文革"结束后开始了故事片拍摄,除了1976年公映的《海霞》,还包括《火娃》,这部影片是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学院合拍的。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北影厂进入了黄金期,故事片的拍摄开始多了起来,人才和题材都兴旺,像《小花》、《骆驼祥子》、《茶馆》、《武林志》等,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所谓的第2代和第3代导演,李新导演就是从这个时候出名的。合拍戏也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火烧圆明园》、《马可·波罗》、《苏禄国王和中国皇帝》、《末代皇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