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铿锵入梦来(2)

时间:2013-10-09 08:53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开亮 点击: 载入中...


  还有老李头、老刘头,俩人也都是戏迷,一个患慢性支气管炎,一个患肺气肿,平时连正常的呼吸都有点困难,要靠药罐子偎养着。可一到该排戏演戏时,立马就会精神振奋,丢掉了药罐子,像脱胎换骨换了个人,演唱得有板有眼,从容淡定,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我至今一直想不明白,在生计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年代里,我的父亲、大哥、姐姐、二嫂等亲人,我的父老乡亲何以能够在繁重的耕作劳动之余,自发地痴迷钟情戏曲,弘扬传承民间艺术,乐对困苦,笑迎风雨,百折不挠,让贫乏的生活过得如此宁静而惬意!


  他们出身草根,位鄙而困顿,乐观而自强,始终对新生活的充满了憧憬和信心,用文化自觉和文化担承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使民间艺术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广大。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承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她能够完善人格陶冶性情收获快乐,让精神超越时空、物质、功利、世俗,变得无比丰富和强大。

 

 

  五、

 


  大平调属于河南地方戏种,俗称大绑戏,因所用绑子特大而得名。据《淇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县衙衙役头、铁杆戏迷杨老可变卖家财,收了三十个穷家子弟,在东门里财神庙创办大平调窝班。1910年左右,窝班学员徐大和等人成立"同乐班",曾拥有黑妞、道妞、王道修、奎妞等名演员,一时名声鹊起,成为豫北着名大平调戏班。上世纪30年代,大平调剧在淇县盛行,演出团体有十余个,为别的剧种所不及,泥河村等地都曾组织过大平调戏班。到了40年代,泥河村民郭老可在村大平调戏班的基础上办大平调窝班,由当时着名的原"同乐班"的徐大和执教。1947年前后,泥河成立了业余大平调剧团,并一直坚持到1990年前后才解体,历时约80年。


  享誉世界的中国戏曲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戏曲品种繁多,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戏曲剧种。除人们熟知的国剧京剧外,至今仍然流行的剧种有越剧、川剧、粤剧、豫剧、评剧、昆剧、黄梅戏等。而更多的地方戏曲小剧种,如河南的地方戏曲大平调、乐腔、五调腔等剧种已濒临困境,正在或即将消失失传,亟需加以保护和支持。


  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特性,才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文化艺术的本、源、根在民间,只有激发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只有切实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使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


  我们需要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正如台湾着名作家龙应台所说"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但愿,铿锵豪放的大平调能够走出记忆,走出梦境,走进生活,深入灵魂,可观可听可品,将何其幸哉,何其快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