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在广州建设大马路3号,有一块6.7万平方米,绿树成荫,有小桥流水的读书之地———广东省委党校和广东行政学院,每年广东各地的干部到这儿学习,进修。而一百多年前,这儿却是我国最先使用机器大规模制造产品的地方,其产品就是———货币。广东造币厂,是广东境内最大一家机械化工厂,也是广东最多钱的地方。
广东造币厂,起初叫“广东钱局”,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投入生产,铸的是铜钱。民国前期,广东造币厂大多时间归省管,以铸双毫银币为多,时停时铸至1929年。南京政府其间,该厂属于中央造币厂管理,抗战胜利后,厂址由兵工署第八零工厂借用。在它存在的42年中,制造过大批银、铜、镍币流传社会,其中贰毫银币,流传到全国,在上海,“广东双毫”都是有极具重要地位的辅币。而且,这种双毫在香港澳门都长期使用。但后来广东当局视造币为生财之道,不断降低成色,还铸造劣币,使这家造币厂信誉不断降低。
张之洞想在广东造钱币,资金都是承办“闱姓”的商人所缴纳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市面上流行的货币杂乱,有西班牙银洋、墨西哥银元,还有美国一种不在他们国内发行,专供远东海外使用的美国银元,大量流行在我国沿海地区。为挽回利权,张之洞决定购买机器,自己制造。制造银币是大工程,中央政府不能批准,正考虑如何解困时,传来各地又缺铜钱的消息。原先,中央政府已经委托福建造船厂、北洋机器局制作铜钱,而他们也要求过铸造银币,可光绪朱批:“铸造银币,事关创始,尚需详慎筹划,未便率尔兴办,着听候谕旨施行。”换句话说,不准!只能铸造铜钱。可是这时经济发展,铜钱不够用,怎么办?
张之洞当时讲洋务,他在两广搞钢铁、枪炮、纺织等,所需要的资金都是承办“闱姓”的商人所缴纳的。所谓“闱姓”,是早期彩票之一,有的分上下两联,上联印应试者的名字,下联印彩票的编号,在会试前夕定价出售。每年张之洞可以从“闱姓”商人那里得到460万两银。于是上奏购买机器时,把广东的资金来源也一起上报。其实,他耍了小花招,因为资金还不够,于是向忠信堂施加压力,逼迫他们多交80万。这时候,清廷向下控制的力量已经大大减弱,对张之洞这样的大吏,更是无法控制,于是下了一道申诫:“近叠阅张之洞奏报,于添置机器等事,未经奏明,辄先向洋商订立合同,如前购铸钱、机器等均需巨款,皆于协办之后,始行入奏,殊属非是。嗣后均著先行陈请。后旨先行,不得未经奏请之先,率行举办。”虽说下不为例,但这笔钱购买机器已经畅通无阻,张之洞成功迈出第一步。
造币机器,张之洞想好了。张之洞奏准购办机器试制制钱、银元,通过中国驻英公使刘瑞芬调查了英国造币机器价格、购置手续和造币技术,在广州大东门外黄华塘购置了82亩土地作为厂址,从英国引进全套机器设备,请清廷派驻英国的钦差大臣刘瑞芬,向英国伯明翰市希顿厂订购的,全部资金约315000余两,计有锅炉、引擎、电灯、抽水、碾片、椿饼、印花等机器二百余部,但是修理机器和制作印花的工作母机,就有16尺车床,12尺刨床,六尺钻床、锐床多部,还要设别蒸汽锤,光是这几件家伙,就比广东有机器那些厂家强得多。光绪初年,广东当局从外国购买黄埔船坞,才花八万元,与这个相比差太远。广东钱局就此建立起来了。该局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所建厂房长200米,宽129米,内分银铜二厂。全局备有熔化炉72座,安装铸币机90台,计划日产各种钱币二百六十万枚。
造币厂建好后,正门在大东门外黄华塘乡(省委党校旧大门)。城墙未拆之时,出入必须通过东门外北横街,厂区贴近东濠涌。经疏浚后,大船可经东濠一直到厂大门,从挖好引注小北山泉备供吸水用的大塘斜坡上下,颇形便利。
厂的规模非常大。大小建筑达几十座,全市最高的烟囱就在这里,足有几十米高。建厂包括疏通东濠涌,又花费白银14万6千两。这笔花费对当时广东来说,是一笔大开销。比全国重点的福建造船厂、北洋机器制造局等不相上下。
整个厂的流程是这样的:先由较准处,也就是配料室,按照预定成色配好物料,交熔炼处用石墨煤锅炼铸成块,再交辗片处热轧成料片,在送椿饼处冲压毛坯,在交烘洗处用酸液洗油污,最后交印花处用机模压成花纹。建厂初期,造币厂曾经有外国雇员4人指导安装,教授机器的使用,几年后全部由中国人担当。与五仙门发电厂不同,他们一直使用外国雇员,而造币厂虽然不能说是广东第一代工人,但起码可以说,广东许多现代化技工都是造币厂培养出来的。
张之洞调到湖北,忘不了广东的造币厂,可新任的两广总督却不买账
光绪十五年4月,造币厂终于安装完毕开工。这次开工是机器制作铜钱,与手工时代之造铜钱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清代时把铜钱的制作视为“要政”,也是国家大事,为此设立了京内户部和工部,其中设有宝源、宝泉局,各地多设有炉鼓铸,全盛时期每年用铜一千多万斤,全部由云南省供应。但后来云南起义,铜矿停顿,滇铜来源短缺,铜价飞涨,远超铜钱价值,故多销毁渔利。清廷在光绪十一、十二年准备让福建造船厂和北洋机器厂用机器铸钱,结果成本都难以收回。后来稍微好些,闽浙总督杨昌浚在光绪十二年禀报:“福建试行机器铸钱,尚可勉为成本”,但每个钱重量原为一钱,先改为八分五厘,还未算工本费,若亏都要两家厂负责。于是,下令停铸。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光绪十四年8月奏称:“机器铸钱,每铸一千文需用工本二千二百三十余文,使用机器铸造金银币,尚甚合算。如铸造面值极小之铜钱,为费太巨,反不如仍用土法灌模,每千文仅须赔贴三百余文,可以节省靡费,请求停止,机器移作别用。”
总之,把铸造铜钱的重任交给广东,清廷也是属于无奈之举。而张之洞却雄心勃勃,立刻开始试制。光绪十五年8月,他给中央奏称,按照全部机器,一天可制成二千六百缗(“缗”读“民”,穿铜钱的绳子,每缗一千枚)。因开办之初,人器不相习,马力空费,日载至奏报时,仅能日造五百缗,每月仍需赔贴数百两。如能达到每日千缗,可勉维持,超过二千缗则有赢无绌。
但这时进口的铜是日本铜,比云南的便宜一半。开始想在日本订的时候,一百斤十一两银子,后来涨到十五两,已经肯定亏的了。但张之洞考虑这是机器铸钱,开全国之先河,做好了有政治资本,因此一直坚持。其实他还想,将来允许铸银的话,那就包赚不亏了。
张之洞后来调走了,来接他的两广总督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广东人称他为“李大荷包”,对办实业不感兴趣,所以张之洞准备搞的铜铁、枪炮、纺织厂都奏请停办,对已在外国订购的机器,如未付款要设法付给,以免日后发生争执。但机器买回来又不打算使用的可以先行封存。后来外国炼钢铁的设备回来后,都给张之洞运回湖北,成为后来的汉阳钢铁厂(武钢的前身),枪炮设备也到湖北做汉阳兵工厂,织布的设备到湖北建起湖北织布局,这几项在广东长期成为空白点。
对造币厂,李瀚章便把一钱重的铜钱,改为八分减轻成本。张之洞非常不高兴,从湖北写信给他,问这样做有什么依据?但李瀚章减了重量还是赔本,干脆下令停铸。
接任的岑春煊见广东钱荒严重,筹了一笔资金,重新再铸,这回他把铜重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仍然蚀本。只得放弃。从此,广东再不铸造铜钱。
铸铜钱是亏本生意,但铸银钱却有利可图。本来,开这个厂就是为了铸银钱的。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借口英商汇丰银行存有外国银条,拟造银元,送报告到中央:“如在香港制造,购机设厂,所费不赀。如从外国运来,道远费重。省港近在咫尺,闻粤省欲铸银元,故请求代铸前来。”清廷经过考虑,批准了这个请求,但遗憾的是张之洞这时调到湖北去当湖广总督了。
李瀚章在张之洞走时向他保证,“闱姓”每年捐来的钱,移到湖北纺织厂用,另外80万元作为广东投资。但李瀚章对造币厂的态度就不一样,他知道铸银的利润大,卡得很紧。张之洞曾上奏清廷,要求广东铸银得让利润中拨50万两给湖北铁厂急用,李瀚章却回复朝廷:“历来铸银,虽稍有余款,而海防募勇,所需尤巨,实无可以拨鄂省之款。”所以,后来张之洞也想法在湖北搞了一个规模较小的造币厂。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于铜铅价格高涨,制钱停铸多年,流通量缺少,不足值的香港铜仙大量流入广东。广东钱局于是年六月以粤省地邻港澳,商民习用外洋铜仙为由,仿香港铜仙造“光绪元宝 每百枚当一圆”铜元,背面英文面值同港仙一样为ONE CENT(一仙)。这是我国铸造铜元的开始。由于铸造铜元获利颇丰,由此各省纷纷设厂仿铸,以谋大利。
后因设厂太多,清廷立即下令禁止,只许广东、湖北、天津、南京四个地方制造,但执行也不够彻底,这是后话。
清代铸银较认真,一元含银九成,二元含银八二成,成为“良币”。民国时开始走样
光绪十六年开始,铸造厂开始铸造银币。按造币厂最后一道工序———刻花纹计算银币数量,每日可生产8万多元。但事实上开工并非做足,而是时开工时停工,最多一天也不会超过5万。如铸造含银九成的银元,无甚利获。但铸造二毫银币,照足八二成色,则每千元可获利40元。如果稍微降低成色,则获利更丰。到民国期间,按外汇的增减,银物料的价格变动,则造1000元可获利80元甚至更多。
因为铸小面额的银币油水不多,广东造币厂专门造双毫银币,香港转铸一毫银币。清朝末年,因为双毫流入香港太多,要求清廷禁止广东再铸。这个要求干涉中国内政,造到清廷拒绝。后来香港施行新的货币政策,干脆禁止双毫入境。
一毫银币是香港制造,有英文字母,开始设计围绕在光绪年号之上,有乖体制,后改为在背面蟠龙之上,称为“龙银”。清代铸银比较认真,一元币含银九成,二元币含银八二成,这些得到严格执行,成为“良币”。到民国时期开始走样,除一元还可以保持外,二元含银不断降低,所以内行人称之为“重毫”和“轻毫”,银业商人专门雇人在市面上挑重毫,称之为“捉银虱”。如台湾银汇丰银行等,都雇几十人做这件事,把那些重毫拿回去改铸新币,大发其财。而市面上“重毫”绝迹。
光绪二十六年,外国铜钱流入,中国银币降价。造币厂也开始按外国款式仿造面值为10铜钱的铜币,因款式新颖,价值升高。本来国家规定1银元换100铜钱,但这时才换八九十。造币厂见有利可图,大量铸造。外省见广东如此,也纷纷仿效。于是,铜钱泛滥,不仅无法推出,反而被外省造的流入,广东造币厂降低含铜量,企图竞争,价格一降再降,穷人受害极大。到民国时期,铜料来源没有保证,部分利用旧铜炮,旧铜线、铜元等,造出来的铜币质量更差。唯一例外的是,民初“开国纪念币”,图样上交叉旗穗带结成球形一种(当时被称为“电灯胆”),传说用古铜炮制成,质量堪忧,一般人要用三枚才能换上一枚。铜钱价值最低时,外国人看准了时机,大量收购市面铜币。上世纪30年代,有外国人装上几百袋,坐省港轮企图运香港,结果被发现,禁止出口。外国人把铜钱运回沙面,借助军舰把钱运走了。
工人是“开工忙死,停工饿死”,铸钱经营者赚多少没人知道
造币厂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为10元,但如果加班或有特殊任务时会增加,最高的时候可以增加一倍。这种收入应该算不错的,被称为银饭碗。但并非时时有工开,到没有工开的时候得另想办法,所以“开工忙死,停工饿死”是这个行业的哀叹。此外,工人的福利没有保证,还要不断给当头的送礼。有个在芳草街和豪贤街转角处的印花工人,外号“生果地”的说,自己在造币厂停工时才来这儿摆卖水果,因为开工少,收入的钱部分送人,结婚的债仍未还清。
全厂的设备没有安全装置,动力飞轮、地轴、天车皮带等,都贮存着危险,熔炼处工人穿木屐上班,地上的强酸很容易灼伤脚。因为地上的垃圾可能有银屑落入,禁止工人清扫,致垃圾、废液、杂物满布。工人没有手套、工作服、加上疲劳过度,事故经常发生。如有重伤立即送公共医院(中大医院前身)急救,曾有一位工人手掌被机器轧至断裂,场面恐怖。因为厂医并非时时到厂,他们无非也是兼职,靠临时工厂急救药。厂里有巡查处,负责安排这类事,万一死了人,随便给点掩埋费就了事。
广东造币厂建立以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只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金。每次要造币,必须东挪西借,盈利是随时提取,瓜分净尽。旧桂系盘踞广东末期,安南归侨刘季焯、刘焕兄弟,想来包铸钱经营权,于是通过云南军阀唐继尧驻粤的代表赵藩及六榕寺和尚铁禅去疏通,结果成功。他先缴了60万军饷,说好盈利三七分,以后,就联络银行业巨头邹殿邦,商团头目陈廉伯之弟陈廉仲等充任总办、会办等职务。结果经营一段后,赚多少没人知道,但再度上缴军饷和上缴赢利。
以后这类闹剧也陆续发生,一直到造币厂结束。1890年至1917年该厂主要币种产量为一元银币24644943枚,二角银币938989400枚,当十铜1237794375枚。顺便一提,截止到2011年2月中旬,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价格一般为2500元一枚左右。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