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东西方
它诞生于1987年,伊斯坦布尔城的魅力成全了它的精彩。面向南欧和阿拉伯的伊斯坦布尔,充满异国情调,它是西方世界中的东方,是东方世界中的西方。因此,这座城的任何国际艺术活动,都注定会将城市本身作为一个重要参考点,双年展也毫不例外。
双年展邀请的国际著名策展人常利用城中有特色古建筑邀请艺术家现场创作。也有艺术家在6世纪建造的圆顶圣索非亚大教堂里用录像演示伊斯坦布尔人今天的真实生活。它国际性大于民族性,首届展览就介绍西方前卫艺术,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本国艺术家的参展反而要等到第二届。它是一个激进的双年展。2009年的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俨然一场政治展。即将来到的2011年第12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更是用“无题”,讨论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从五个集体展名称——《无题(护照)》、《无题(Ross)》、《无题(抽象概念)》、《无题(枪下的死亡)》以及《无题(历史)》——就能管中窥豹。
古巴 哈瓦那双年展
社会主义双年展
它诞生于1984年,是最早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它是最有趣的双年展,在双年展举办前,哈瓦那已开始研究第三世界艺术,并建立林飞龙研究中心,而20世纪最重要的古巴混血艺术家林飞龙的父亲是中国移民。
它是第三世界的双年展,有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亚非洲地区的艺术家来参展,专为促进第三世界艺术家对话而存在。第三届双年展的主题是“第三世界艺术中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第四届是“对殖民主义的挑战”。它是最反霸权的双年展,照顾边缘艺术家,抵御西方标准的隔离与分化。它经费少得可怜,国际赞誉却不少。2006年哈瓦那双年展少到只有11万美元。它没经费邀请明星级艺术家来参展,但国际明星级艺术家会闻风而来。2007年任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的罗伯特·史托就说:“我所看过最具活力的作品,事实上来自古巴。我想那些之前很少被注意的国家的艺术家,的确从哈瓦那得到注意。”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