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中的冬奥会
它始于2002年,它的全名叫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它是巴塞尔艺博会的北美姊妹版。它每年12月在美国南部温暖的迈阿密海滩举办,与巴塞尔艺博会跨越重洋、跨越季节恒久对视。它的首次登场就引来极大的轰动,吸引200多家世界顶级艺术机构捧场。虽从巴塞尔延伸出来,但比起“姐姐”的学术范儿和严肃劲,它带有明显的美国流行文化烙印。它展示更多当代艺术,其美国、拉丁美洲画廊比巴塞尔要多得多。它已成为美国最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它为拉丁美洲国家打开一个通道。它每年都在短短4天生产大量财富,藏家一掷千金将名家名作或年轻艺术家作品收入囊中,引导着艺术的审美和消费走向。它并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卖场”,更是世界艺术界冬季最重要的聚会。它让迈阿密成为冬季艺术之都。它是集合旅行、休闲、娱乐活动的艺术综合体,不仅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大人物”,还汇聚了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法国 里昂双年展
最原创,最特立独行
它1991年诞生于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在法国有巴黎双年展,在欧洲有威尼斯双年展,起初它不过是欧洲双年展的小字辈,但它顶住压力,影响日益增大。它不是最有名的双年展,却是不随大流的双年展,主办方希望展览关注有深度的社会问题。它不是收集各地艺术家的已有作品,简单拼凑出一个主题展,而是一个有“创作者”的展览,参展艺术家根据主题专门创作作品。它不是每年都要找一个著名策展人,实际上2009年第十届里昂双年展邀请中国策展人侯瀚如策展之前,数届都没请过外国籍策展人,而侯瀚如也不负众望,成功策划“日常生活的景观”。如今,它已成为法国最有名的双年展,欧洲各国游客都因它的吸引来到法国第二大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2008年授予里昂“媒体艺术之城”的称号,里昂是第一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城市。
欧洲 欧洲艺术双年展
为主流展览查漏补缺
它的“游牧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就是要从中心出走,每届都故意避开大城市,偏选艺术边陲之地或缺少艺术话语权的小国举行。
1996年第一届在荷兰鹿特丹,1998年第二届在卢森堡,2000年第三届在前南斯拉夫的卢布里雅那,2002年第四届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它是最青春最有活力的双年展,创立初衷就是致力于提拔欧洲年轻艺术家。它没有全球各大双年展到处重复的老面孔,每一次都带来新鲜感。它每两年对欧洲年轻艺术家地毯式扫描,是尚没资历的年轻人首个重要国际舞台。定居巴黎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砯取得法籍前就曾获邀参加首届展。
它是对威尼斯双年展等主流展览的查漏补缺,它致力于纠正国际大展对年轻艺术家的反应迟钝。它发展出泛欧洲的艺术合作网络,将遍布欧洲20多国的不断涌现的新生代艺术家、公私立艺术机构空间、策展人和评论家大串联。
澳大利亚 悉尼双年展
语不惊人死不休
它创始于1973年,但它的前身是贝乔诺·内堤斯创建的“当代澳洲艺术奖”,早在60年代就异常活跃。它是澳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展,它开创了多个第一:是第一个庆祝澳大利亚文化和种族多样性的庆典活动,是第一个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展示本土艺术的展览,是第一个聚焦亚洲艺术及本地区当代艺术的双年展。
它的宣言是提供新鲜的策展观点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1979年第三届“欧洲对话”主题中,探讨澳洲和欧洲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并质疑纽约在当代艺术中的霸权地位。1982年它规模空前,17个国家的200多位艺术家和团体参加,其中艺术家大维拉充满争议的画还被警察查禁,轰动国内外,甚至牵动政府首脑出面表示尊重言论和艺术表达自由。
中国艺术家是它的常客,2010年第17届双年展“距离之美:岌岌可危时代的生存之歌”,有36个国家166位艺术家440件作品参展,其中就包括沈少民、孙原&彭禹、杨福东、蔡国强等多位中国艺术家。
韩国 光州双年展
亚洲第一,不差钱
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双年展。1995年首届光州双年展就有2300万元预算,由“视频艺术之父”白南准策展,让它一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双年展。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