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周森峰

时间:2011-12-27 18:53来源:台上的周森峰 作者:贺莉丹 点击: 载入中...
  担任宜城市市长的周森峰,这位襄樊政坛的“明日之星”,已经将他的个性湮没于中规中矩之中。甚至,如果你想在周森峰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诸多细节中,从他身上找到一个作为29岁的年轻人的鲜明特质,可能会失望。

     伏暑时节,湖北省宜城市政府办公大楼,在午后,通常都是人员稀少,归于静谧。这幢于1996年落成的六层建筑体,内墙已显斑驳之色,在宜城市政府上班的公务员将他们的摩托车随意地撂在一楼楼道中。

     这是履新宜城市市长的周森峰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这里,不难发现周的工作痕迹——

  进门左手边,周森峰与宜城市委副书记何飞一起调研大雁信用社区创建的照片高悬着,周当时的头衔注明是“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显然还没来得及改过来。

     右手边,宜城市政务公开牌高挂,新任市长周森峰公布了他的电子邮箱。

     二楼楼梯口,“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作上台阶”的布告栏,鲜红色打底,身穿赭红色西服外套、白色衬衣的周森峰,在宜城市政府办动员大会上讲话并留影,神情严肃。按固有默认序位排列,周森峰的照片排在第二位,打头的是宜城市委书记朱琴。

     ……

     从2009年6月21日开始,29岁的青年官员周森峰明朗的形象,在一夕之间,遭遇公众质疑,这位29岁的宜城市市长,正面临着他人生中迄今为止的最大风浪。指摘其清华学生时代抄袭论文的声音不绝于耳,成为周无法回避的一道槛。

     “我们周市长太忙了,他需要安心工作,你们不要给他压力了!”面对站在走廊中的记者,一位在市政府上班的女士不耐烦地连连摆手道,将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这样的答复,抑或干脆的回避,最为司空见惯。

     “现在,周市长依然正常工作,没有受到网络上那些事情的影响”,宜城市政府办公室多位官员这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全票当选的29岁市长

     2009年6月21日下午,宜城市楚都山庄。

     在这个宜城市政府所属的宾馆中,宜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如期举行,这天应到人大代表229人,实到221人。

     也就是在这一天,唯一的市长候选人——29岁的周森峰,最终以不记名全票通过选举,履新宜城市市长。

     在此前一天下午3时,宜城市委在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提名推荐周森峰为宜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那时,与会者以举手的方式表决,周森峰毫无意外地获得一致通过。

     而早在2009年初夏,这个形象清新的年轻人即将出任宜城市市长的消息,已在襄樊政界广为流传。

     而从2008年8月周森峰调往宜城市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至2009年6月1日担任宜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10个月中,周森峰的身影,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年轻,学历高”——这是外界对于这位装扮朴素的官员的第一印象。

     2009年5月6日上午,时任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周森峰,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衣、深色西裤,先后赶赴孔湾、郑集两镇进行调研。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周森峰走土路,下田间,进农家,与农民和村组干部亲切交谈,他对随行干部有感而发:群众大都通情达理,只要我们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3天以后,一则《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出现在《襄樊日报》头版右下角,该公告称,将“拟提拔担任正县级领导职务的周森峰同志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这份大而化之的文稿,按照例行方式公布了周森峰的基本状况——“男,汉族,河南禹州人,1980年7月出生,硕士研究生,2004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可以说,在6月21日之前,更多的宜城市人大代表只是对这位系出清华大学、频繁现身于宜城田间地头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的年轻副市长有所耳闻,深入交流并未有过。而一些在实际工作中接触过周森峰的当地人大代表们,对于这位襄樊市向清华大学引进的生于1980年的副处级官员的了解,也主要来自于那些程序性的例行工作讲话或者会谈。

     一位曾经参加过6月21日下午举行的宜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宜城市人大代表回忆,对周森峰投票时,两百多名代表无一例外地全部投了赞成票。

     这位目睹周森峰当选宜城市市长全过程的当地人大代表强调,这一次投票“人心超齐”,因为,就她迄今担任宜城市4届人大代表的经历而言,市长“全票当选的情况”,这位代表“还是第一次碰到”,而在她以往参加的人大选举时,总有少数人投反对票、弃权票,有时发下去的选票与回收的选票张数会对不上,甚至出现另选他人的情况。

     新当选的宜城市市长周森峰,作了约有10分钟的简短现场发言。在发言中,周森峰对自己提出了五点要求,主旨为:廉洁为民、求真务实、深入群众、不重形式、讲究实效等,为宜城人民多做实事,为宜城的发展多做贡献。“一定忠诚职责,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宜城这片热土,以实际行动接受大家的检验”,周森峰庄重承诺。

     这位与会的宜城市人大代表承认,虽然周森峰在2008年8月才调往宜城市工作,她跟他接触不多,但此之前,她听群众反映周森峰经常深入群众,对农业农村工作等进行过调研,“他句句实在”,周森峰的这次发言,让该代表对这位新市长的印象颇为深刻。

     周市长的“六重门”

     周森峰的一位昔日同事对《新民周刊》记者感叹,他至今也没搞明白,为何有关周森峰的事情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度?

     “周森峰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6月21日,《楚天都市报》一篇文章称。这个“可能”,在被各大网站及媒体转载时,省略了。

     年纪轻、学历高、调动多、成长快——很快被归纳为周森峰的“四大亮点”,让周顿时声名鹊起。

     与周森峰之前5年的仕途相比,这次风波来得尤为迅猛,宛如缸中之鱼,周的个人履历、家庭背景、晋升历程、当选过程等等,均遭遇公众细致的研判。

     习惯于官场式低调的周森峰,这一次,不得不直面审视的目光。最初流传甚广的是周的“背景门”。但很快,周森峰的家境被清楚呈现:周父在瓷器窑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周母体弱多病,均为农民,周的求学之路,属于一穷二白的自力更生型。

     2009年6月7日下午,周森峰赶赴流水镇就西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当天,突降骤雨,套上长统雨靴的周森峰站在西瓜地头,面对镜头,笑意满面。站在身后的随行人员,为周森峰稳稳撑开一把浅紫色的伞。这张照片被各大论坛广泛转载,此为“打伞门”。

     周森峰在某次会议中,撂在会议桌上的那包蓝色包装的香烟被拍下并公之于众,那包被指是28元的黄鹤楼,被放大出镜。这让人联想起2008年南京周局长那包出了名的“九五之尊”香烟。

     “我的印象中,我从没看见过周市长抽烟”,宜城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后来对《新民周刊》记者解释。

     而当周森峰的个人及家庭情况被越来越多地曝光时,就连昔日许多与周交往颇多的同事都深感闻所未闻,“网络和媒体,比我们知道的,多多了!”他们感叹。

     在网民地毯式的“人肉”搜索中,周森峰的妻子霍焰的任职部门、职务等,均无遗漏,周的“夫人门”轮廓清晰。经查证,周森峰的妻子霍焰只比他小一个月,两人同为河南禹州人,霍焰54岁的父亲霍文彬原为禹州市神后镇下白峪煤矿会计,该煤矿整体转让后已无职业,霍焰的母亲李焕亭,小学肄业,在家务农。2006年7月,霍焰取得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两个月后,霍被襄樊市作为优秀人才引进襄樊市中院任团委副书记;2008年11月7日,襄樊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任命霍焰为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由于襄樊市委决定,对公选出来的年轻干部均实行一年的考察期,霍焰现在依然被集中安排在襄樊市信访局信访专班实践锻炼。

     29岁的霍焰,在研究生毕业两年多就升至副处岗位,被认为,其升迁跟丈夫周森峰“一样快”。2008年10月31日,襄樊市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襄樊市面向湖北省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任用对象公告》,以75.75分的综合成绩排在考察对象中第55名(共60人)的霍焰,最终,成功晋级为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因该公选小组此前称,“按照拟公开选拔名额与考察对象1:3的比例,从笔试(占40%)、面试(占60%)综合成绩高分向低分依次取前60名列为考察对象”。所以,在很多网民看来,最终入选的20人,理应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周森峰的从政之路也被提炼,人们发现,周的仕途不囿于常规:从2004年7月周森峰以清华大学在读硕士的身份到襄樊市挂职锻炼,至2009年6月21日他被选为市长,在不到5年的工作经历中,周一共调动了3个单位,变动了6次职务,在最近的一年中更是历经4次升迁。周森峰任职的“程序门”,饱受非议。

     质疑者搬出了2002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第七条规定: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但是又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而2006年实行的《公务员法》的第四十三条,对于破格提拔也规定明确,“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尽管如此,襄樊市委组织部与宜城县宣传部的官员们都坚持认为,身任一个县级市市长的周森峰,一开始就是副处级,起点较高,历经5年,他由副处级升至正处级,“是正常的职位升迁。再说,中央不是讲究对那些年轻有为的干部,破格提拔吗?”

     宜城市市委宣传部一位科长对《新民周刊》记者表示,周森峰从副处长级提升正处级的时间,距离条例中的5年时间,“其实就差了不到一个月而已,为什么你们要紧抓不放?”

    而从6月23日开始,周森峰的“论文抄袭门”显现于网络。发帖者称,周森峰在清华大学期间投稿发表的一篇论文,与他人早前所写的论文“相似度超过50%”,怀疑其涉嫌抄袭。

     被网友指为抄袭的论文为《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周森峰为第一作者,谢岳来为第二作者,发表期刊为《商业研究》2005年第14期,收稿日期为2004年3月31日。周文被指与王宇、柯玲等3名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于2002年发表在《经济体制改革》杂志上的《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多段相似。经对比发现:周文中第四部分“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有3段一共700多字,和王宇文中的第四部分完全一样;而周文第二部分“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只比王宇文中的4个特征减了一个,具体论述也仅稍有差别。

     两天后,被誉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在博客上发文,仔细论证周森峰发表过的两篇论文认为,“都属于抄袭之作”。

     媒体披露,清华大学对研究生毕业有两篇论文的发表要求,但这一硬性要求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周森峰的一位同窗认为,周森峰可能当时因工作繁忙而放松了对论文的要求,“我并非是为周辩护,但我们确实面临现实的困难”。但迄今,周沉默,而该文第二作者谢岳来对《新民周刊》记者表示,他对于这个问题,“不想谈”。

     襄樊市委组织部方面在受访时表示,周森峰论文涉嫌抄袭,其指导老师或刊发论文的杂志社应该负相应责任,组织部门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对周森峰研究生期间所作论文进行考察。

     而宜城市委宣传部方面表示,他们同样没有能力对周在清华大学期间所做的论文作出鉴定,同样地,“更细致的鉴定还是有待清华大学的调查”。

     6月25日,周森峰的母校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对媒体称,清华大学方面正在了解相应的情况。而周森峰在校期间的导师证实,对此事正在认真核查,“学校非常重视”。《新民周刊》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已安排专人负责对媒体公布周论文一事,但至记者截稿前,清华大学方面尚无任何对此事的调查结果公布。

     而方舟子预言,从以往的经验看,清华大学要调查周森峰的这一论文抄袭案,“很可能不了了之。几年来,我们已揭露过许多起涉及清华大学师生的抄袭案,绝大部分都不了了之”。

     但方舟子对《新民周刊》记者称,“周市长不太可能因此受到处理,但是他的形象毕竟受损了,可能会对他以后的升迁造成一些影响”。此外,方舟子提出更为尖锐的质疑,“周的论文是否抄袭,是可以客观判定的。他是否有才能,则是主观的评价,难以服人。而且,政府官员的任用不是历来要求德才兼备吗?一个人可以为了获得学位就去抄袭论文,说明他的道德品质是有问题的,即使他有才能,也可能用歪了”。

     对周的种种评判,也被一些人认为过于苛责,同情周森峰的声音涌现,他们认为,板子不能都打在周森峰一个人的身上,“人总有瑕疵,而现在,大家等于是在拿放大镜去看周森峰”。

     从“打伞门”、“香烟门”、“夫人门”、“程序门”,再到“论文门”,与网民的踊跃讨论相比,周森峰依然选择了一路沉默以对,周的态度,被称为“回应门”。

     而周森峰的多名昔日同事、同窗与襄樊、宜城当地官员对《新民周刊》记者强调,周森峰是否对包括论文一事在内的外界质疑有所回应,“这是周市长自己的事情”。

     “周市长是纳税人养的政府官员,有义务回应公众的质疑。他保持缄默,一方面说明其心虚,另一方面也说明其漠视公众的权利。这个事件涉及政府的诚信形象,涉及到官员选拔的标准问题,不是周市长自己的事情”,方舟子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周森峰有义务回应公众的质疑。

     低调,再低调

     从6月22日开始,湖北省宜城市委宣传部的官员们,体验了最为频繁的记者来电与来访。包括本刊在内的这些各地纷至沓来的媒体,无一例外地要求采访周森峰市长。但最后,均无果。就在7月1日,有一家山东电视媒体专程赶来,此前,这家电视媒体还远赴周森峰老家河南禹州,同样未能采访到周森峰本人。

     也是从这一天上午开始,周森峰察觉事情正在朝着他无法预判的方向发展。“我当时就决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周森峰后来对媒体称,“现在的情况,任何回应都会让事情进一步激化”。

     在这一天,以最快的速度,周森峰给自己曾就读的中学、大学、工作过的单位,以及他的家人、好友、同学、师长、前同事一一打招呼,让对方不要再对媒体谈及有关他的个人情况,以免给自己加大压力。
 
     所以,等到记者们再向这样的机构或人士问询时,采访显得尤为困难与曲折,“踢皮球”的情况屡见不鲜。

     “学校有要求,关于周森峰的事情不接受采访”,同济大学本科生工作负责人对《新民周刊》记者称。这个答复,与众多部门对于记者的反馈,如出一辙。

     “有事去问政府!”宜城市人大办公室一位王姓主任对本刊记者大声道,对于宜城市人大当天投票选举周市长的情况,这位人大办公室主任称,他本人“不知道”,而宜城市人大相关负责人“不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周市长去武汉的党校学习了,就是下个礼拜,也回不来”,宜城市市政府办公室一位杨主任这样答复本刊记者,并不忘有礼地补充:谢谢对我们市长的关心,请不要给他太大压力。

     “周市长先去武汉党校学习,接着要去深圳招商引资”,7月初,宜城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告诉了《新民周刊》记者周森峰的近期行程安排。

     一样保持谨慎与缄默的,还有襄樊市委组织部、襄樊市人大,以及周森峰曾经工作过的襄樊市建委、市规划局。襄樊市委组织部党干科一位文质彬彬的工作人员对记者称:所有的媒体采访均由襄樊市委宣传部接管并统一安排,具体部门不再安排任何采访,而组织部已将有关周森峰的材料交给襄樊市委宣传部——这一回答,见于上述多个部门。

     在位于襄城新街的襄樊市政府大楼,记者随便与一些襄樊官员问及有关周森峰的情况,他们均会流露出了然的神情,然后往那幢红色屋顶的小楼方向遥遥一指,那里是襄樊市委宣传部。

     “目前,没有更多信息可以发布”,襄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东仿称。这一模式化的答复,被襄樊市委外宣办的官员们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复制,具体扩展为:其一,“对于周森峰市长的情况,该公布的,我们都已经公布了,网上都有”;其二,“对于周森峰市长的具体评价,得问襄樊市委组织部,如果市委组织部不愿评价,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其三,“襄樊对于周市长的任命,是符合程序的,也经过了公示”。

     在最初时期,周森峰曾与一位北京女记者在手机中有过前后近一个小时的沟通。“这只是对年轻干部的正常人事安排”、“希望媒体别再关注我的年龄了,我的当选其实也是受益于国家对青年干部的政策”——这些颇为绕口的书面行政套话,被周森峰用温和的嗓音,熟稔地在他们的谈话中重复。

     而在6月24日上午,临近下班时间,几位守候在宜城市政府办公大楼三楼周森峰办公室门口的记者,与周森峰意外地迎面“邂逅”,双方均倍感错愕。周森峰的办公室,约有20余平方米,布置简洁,迎门摆放着三个黑色长沙发,中间放着一个茶几,最北端是他的办公桌。

     白色短袖,灰色西裤,黑色皮鞋——周森峰的打扮,与5年前刚到襄樊市建委任职副主任时,差不多,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稳重得多。

     “把他们带到会议室休息一下。我不接受采访!”周森峰坚决地拒绝,低头将记者递过的名片中的号码输入手机,旁边站着市政府的几个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这以后,周森峰对于所有的采访,均坚定回避。

     “周市长低调,很勤奋,很务实,有能力,有活力,是一位优秀的人才”,宜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对《新民周刊》记者如此评价周森峰。

     低调,再低调……出生于1980年的周森峰,已经将这条纵横千年的为官之道身体力行下来。

     “一号工程”的重点苗子

     2004年7月,作为清华大学与襄樊人才合作协议的第一批学生,周森峰来到襄樊市建设委员会挂职担任副主任,级别为副处级,分管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管理等项工作,此外,他还要联系建委政策法规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并协调市园林局,协助建委主要领导开展政策研究工作。

     位于建华路的襄樊市建委,是周森峰“空降”襄樊后工作的首站。周森峰在襄樊市建委工作了3年多,这也是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迄今任职时间最长的部门。

     “你说的,就是那个河南小娃吧?”炎热的下午,襄樊市建委办公楼楼道,谈及周森峰,襄樊市建委一位官员端着茶杯,踱步,慢悠悠地反问记者。

     刚到襄樊市建委时,24岁的周森峰还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书卷气未褪,常有礼貌地微笑。

     “名牌大学毕业,干事认真,为人谦虚、低调”,襄樊市建委政策法规科马副科长如此评价这位比他年轻20岁的当年主管领导。在马科长的记忆中,像周森峰这样毕业于名校的领导,在襄樊市建委“算是头一个”。

     在襄樊市建委信息中心负责人茹涛的印象中,周森峰的勤勉是不言而喻的。茹涛记得,周森峰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程项目部历练,每天到工地督促施工进展,甚至在一线巡视时到工地去扛沙包。这被解读为诸事亲力亲为。

     “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平时也没有领导架子”,在茹涛的印象中,周森峰属于技术型官员。

     从2004年底开始,茹涛跟随周森峰建设建委的网站,在当时,襄樊市各部门的官方网站还处于雏形阶段。这也是当时襄樊市委、市政府力抓的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周森峰要求下属二级单位公开一些房地产商的详细资料、需缴纳的费用等等。这个部分,此前从未公开过,阻力很大,但周森峰很坚持。

     “要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周森峰跟茹涛讲的这句话,至今让他印象清晰,“这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早了3年”。

     2005年年中,襄樊市建委网站开始正式运行,由政府官员和市民组成的行风评议小组,将襄樊市建委网站评为第三名。

     “要维护公众的知情权”——4年之后,同样的呼声响起,位置换了,对象正是周森峰本人。

     除此之外,周森峰牵头制订了襄樊市建委的《十一五规划》、《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这两项均被认为是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前者牵扯到“全市未来5年的整体规划”,后者为襄樊市建委赢得了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先进单位称号。

     周森峰将他的调研思路一如既往地贯彻下来,他向襄樊市建委提交了《关于协调处理好局委关系的建议》,提出“加强规划工作计划控制、联系协调、宏观监督”等三项措施,以及建委与所属局明晰职能、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等工作重点。周的建议,很快被襄樊市建委采纳,此后,他的若干合理化建议,也相继被襄樊市建委和市委、市政府采纳。

     2006年8月,《襄樊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百名硕士博士何以逐鹿襄樊》的特稿,作为襄樊市引进人才的“一号工程”的成功案例,周森峰被作为典型报道,“(2006年)8月22日晚8时,我们在周森峰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建设系统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成员。采访结束时,时针已经指向晚10时,与记者匆匆道别之后,他又跟市政公司一位姓刘的施工负责人到琵琶山地下管网改造工地去了。周森峰上车后,自然地点上一支烟,他说,太累了,点支烟解解乏。到基层工作后,事情十分繁杂,几天来他一直在工地上奔走,每天工作都在十几小时以上。”

     “看到自己的建议进入党委决策之中,自己指导的项目一个个建成,所有的苦和累都忘记了,这就是干事的快乐和成就感”,周森峰对这位《襄樊日报》记者这样感喟。

     总而言之,在襄樊市建委工作的3年间,“务实,有能力”,是对于周森峰最多的评价。

     从2007年11月开始,周森峰调任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在位于中原路的襄樊市规划局工作的期间,周森峰延续了他礼貌的待人态度与勤奋的工作作风,这让同事对周森峰印象颇深。

     在襄樊市规划局的这10个月的工作阶段,被认为是周森峰调任至地方政府领导的“过渡期”。现在,该局诸多人士选择回避记者的采访,往事不再提。

     襄樊市规划局人事科科长汤光清回忆,周森峰刚到规划局上班时,他就感觉到周是“不错的苗子”,“虽然年轻,但很有思想”。

     襄樊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官员后来评价周森峰,“是奔着高效解决问题的态度去的”,做事不为框架所缚。

     周森峰不是仇和

     宜城市。炽热的阳光打在脸上,生疼;但同在一个大院内的宜城市委大楼的深绿色玻璃阻挡了肆虐的紫外线,楼内清凉一片。

     按照过去的经验,襄樊当地媒体的记者,是乐意同周森峰打交道的,“交流起来很顺利,也很愉快”。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周的用语往往能成为文章点睛,成为一则新闻的闪光点。

     周森峰展现在当地媒体上的品质是——勤奋,积极,随和,务实,理性。

     应该说,在履新市长之前的10个月准备期中,周森峰在媒体上的讲话风格,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他的个人色彩淡出,一些行政套话开始被他经常引用,他的为人也更加低调,讲话滴水不漏。

     相较而言,担任宜城市市长的周森峰,这位襄樊政坛的“明日之星”,已经将他的个性湮没于中规中矩的行政讲话中。甚至,如果你想在周森峰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诸多细节中,从他身上找到一个作为29岁的年轻人的鲜明特质,可能会失望。

     其中不多的细节包括,在宜城市政府大楼,一楼楼梯的背面贴的那份2009年度宜城市政府报刊分发明细表中,周森峰订阅了《21世纪经济报道》、《商业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与《城市规划》等读物,这些是宜城市其他官员都没有订阅的。

     在宜城市工作期间,周森峰依然是勤奋卓然的。当地一位官员透露,由于周森峰的妻子霍焰依然在襄樊市工作,所以周森峰将家安在了襄樊市,他在宜城有一个距离市政府大楼不远的居所,所以即便有时是双休日,他也常常在办公室加班;几乎每个上班日,周森峰都要到办公室来一趟,对文件细密批复。就在7月初,本刊记者守候的那天下午,一份宜城市后备干部的文件依然在等待着市长周森峰的签字。

     “周市长经常加班,有时就吃泡面,连我都撞见过3次!”宜城市政府一位负责招商工作的官员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当地官员们对周森峰的称呼,是惯用的“周市长”。

     公布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全力“招商引资”,铁腕反腐……这些,是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曾力行的举措。仇和因其敢拼敢闯的作风,被誉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跟仇和显然不同,周森峰并没有实行那么鲜明的“新政”,他也并非大胆、跳脱的“个性官员”。周森峰因而也被指责为——“没有政绩”。

     “周市长有没有政绩,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我们应该给他环境,给他时间,让历史去检验,让实践去证明”,对此,宜城市委宣传部那位副部长对《新民周刊》记者这样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朱镜我:以笔为刃的文化战士
  • 一个老新闻人的家国情怀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陈为人:用生命守卫中央文库的
  • 陈海松: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张謇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 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