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

时间:2015-12-2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刻石,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由大学者蔡邕亲自书写儒家经典共7部,刻于64块石碑上,计二十余万字,其字为标准的八分体隶书,共用时九年方完成,碑立于洛阳太学门外,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蔡邕汉献帝时任左中郎将,故后人称他“蔡中郎”,他精于篆隶,尤以隶书着称,其书结构严整,变化自如。唐张怀瓘《书断》称其书“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熹平石经》刻成立后,引起轰动,仅每天前往观看及摹写的人所坐的车子就有一千多辆,其在中国书法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可惜的是其后不久,就遭战乱,被董卓损毁,后又屡遭破坏,但留存的石经残石被学者视若拱璧,被国内外博物馆珍藏。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一块石经残片,为了不让古董商将其卖给外国人,宁可多出钱,也要将其留在国内,最终花了4000银元将其买下,在1937年又将其捐给西安碑林博物馆。于右任收藏有各种碑志共计318种,384方,共耗资16万银元,全部捐给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鲜于璜碑
  • 张迁碑
  • 《史晨碑》·《封龙山颂》
  • 礼器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金文为宝鼎文化增辉

      鼎是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如今,中...

    • 汉碑的篆额

      隶书在汉代已成为“正体”占领了书法领域,东汉时还有这样的现象,说明人们对古代...

    • 《史晨碑》·《封龙山颂》

      《史晨碑》立于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碑在曲阜孔庙,共有1116字。《史晨碑》因在...

    • 石门颂

      在同一个“汉碑”的概念中,习惯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所指:一个叫“碑”,一个叫“摩...

    • 晋代·王献之行草书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羲之子,官至中书令,故人称王大令。...

    • 晋代·王献之行草书

      南唐李后主说:“子敬俱得右军之体,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便是这种中庸审美观...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