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时节,甘肃成县各乡村的中药材加工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忙着为桔梗刮皮、晾晒、切片,桔梗产业的发展,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冬闲变冬忙,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厚。
工人正在晾晒桔梗 刘建军 摄
桔梗,又名“小人参”,是多年生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同时也是一种保健食品。立冬之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
“这几年种桔梗的收入很好,我总共种了14亩,从2022年开始轮流挖换茬种,1亩桔梗加上种子的收入在1.5万元以上。”成县纸坊镇代塄村村民秦正国说。种桔梗不仅优化了他家的种植结构,而且给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提高了土地的收益。
工人查看梗晾晒情况 陈争强 摄
和秦正国一样通过桔梗种植实现增收在成县还有很多。成县小川镇阴湾村是远近闻名的“桔梗村”,全村种桔梗面积1268亩,户均种植7.4亩,10亩以上的种植有24户,每年桔梗种植给群众增收户均超过2万多元,桔梗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主导产业。
“全镇桔梗种植面积9700多亩,从事桔梗种植、购销、加工的大户、合作社共有32家,我们全力打造桔梗全产业链,努力把桔梗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成县小川镇镇长王波说。
立足成县桔梗产业发展的优势,在推进桔梗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着眼于全国药材大市场、大药企的协调对接,不断整合县内资源,形成成县特色品牌,提高成县桔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2年,“成县桔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该县首个“国字号”认证的农特产品。
走进沙坝镇的陇南鸿盛达农业有限公司的院子,一股淡淡的药香味便迎面扑来,院子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白色的桔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车间里几十名群众聚在一起,说着笑着,手里不断挥舞着,一根根桔梗在他们的手里去皮变得白白胖胖,他们每天也能获得80元到140元不等的收入。
群众正在对去皮的桔梗串起便于晾晒 陈争强 摄
“成县桔梗的质量很好,把加工厂建在这里,不仅有充足的货源,而且就地加工能节省不少的运费成本。”公司负责人许智康说。
来自敦煌的许智康从事中药材收购10多年了,是成县桔梗与安徽亳州药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2023年,他在成县流转土地1300多亩种上了桔梗、党参等地道中药材,成立合作社,收购、加工桔梗等中药材,实现了从种植、田管、挖采,到清洗、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整合了桔梗等中药材产业资源,形成了“成县桔梗”的品牌优势。
加工车间工人对肖桔梗进行烘干 刘建军 摄
去年这家桔梗加工龙头企业收购加工桔梗300多吨,党参100多吨,今年规模进一步加大。“我们以高于市场收购价的价格收购桔梗,每天雇佣300多名群众加工,预计今年要加工桔梗800多吨,带动群众实现务工收入200多万元。”许智康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随着近期桔梗的大量上市,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大,给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公司职工镡娟娟高兴地说:“我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待业,从朋友圈看到公司招聘信息后来这里应聘上班,一个月有4500元的收入,工作挺满意的。”
工人正在搬运收购的桔梗 陈争强 摄
近年来,成依托资源优势,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的发展思路,种植深挖中药材发展潜力,带动全县2.16万户发展桔梗9.63万亩,实现产值3.1亿元,推动桔梗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一把“金钥匙”。(通讯员刘建军)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