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物|苏伯民:科学家与莫高窟的“化学反应”

时间:2021-03-08 11:4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77年来,几代莫高窟人发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断努力,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使石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也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光辉。”
  
  新锐的科技,古老的文明。人们在这位身材清瘦、言语凝练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上,看到两种元素碰撞生发的独特气质。
  
  这是苏伯民在莫高窟的第29个年头。很难想象,这位言语之间满是对文化遗产关心热爱的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个学化学的“理工男”。
  
  
 
  
  时光倒流至1992年。
  
  初到敦煌时的那些寂静夜晚,在记忆中清晰如昨。亘古星月下的千年石窟、艺术家们无限向往的圣地,他一遍遍打量着,怎么看也不像是科研沃土。苏伯民郁闷地问天:“在这么个地方,我能干个啥?”
  
  华发渐生,岁月留痕,最初的疑问早已消散在宕泉河畔日复一日静心工作中。
  
  今天,站在“代表通道”上的苏伯民,身后是科研力量日益壮大的“青春敦煌”,面前则是一个文化自信不断升腾的古老民族。
  
  这是一个生逢其时的奋斗故事。
  
  
  
  苏伯民与同事交流。(敦煌研究院供图)
  
  有人评价说,苏伯民是文物保护领域“少有的具备科学家精神的人”;也有人说,此人“有点无聊”。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文物工作者与科学家之间的差异。
  
  “敦煌女儿”樊锦诗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莫高窟,那场景令人动容:“看一个窟就说好啊,再看一个还是好啊。说不出来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但就是震撼、激动。”
  
  苏伯民描述自己初到敦煌的工作,“画风”是这样的:“实验室条件简陋,每天和和泥、调材料,感觉没啥技术含量。”
  
  显然,文化瑰宝与科学家的“邂逅”,起初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落根针都能听见,游客散尽的莫高窟安静得令年轻人发慌。最开心的事儿,是周末的黄昏坐车到城里,点上啤酒、吃几根烤串,看人来人往,感受一下热闹的人间烟火。
  
  
  
  夜晚寂静的莫高窟。(新华社张玉洁摄)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彷徨,消散在敦煌研究院加深国际合作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机构开展合作。尤其是1997年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的莫高窟第85窟保护研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第85窟营建于晚唐时期。古代工匠的妙笔下,一千多年前耕作、狩猎、嫁娶等生活场景活灵活现。
  
  然而,千年的风沙摧残,让这个美妙绝伦的洞窟几乎患上了所有种类的病害。最严重的是酥碱,一种能让壁画化为粉末的“绝症”。一阵微风,就可能让一块千年壁画消失无踪。
  
  “特别心疼,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莫高窟人曾束手无策。
  
  研究发现,病害的“罪魁祸首”是岩体里的盐分。空气湿度变化,让盐分反复潮解、结晶,最终出现各种病害。
  
  历时7年、尝试80余种配方……苏伯民所在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团队和外国专家一步步破解难题,终于找到既能脱盐又能保持壁画原貌的好方法。如今,第85窟的洞窟环境依然稳定。基于此次合作探索出的文物保护流程,还直接推动了行业标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出台。
  
  
  
  第85窟壁画局部修复前后。(敦煌研究院供图)
  
  合作让苏伯民接触到预防性保护等国际先进理念,也令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科技在文物保护中大有可为。
  
  科学家的想象力,在文物保护领域展翅飞翔。
  
  2009年,我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成功研发。这个将信息采集、智能预探测、分析检测、现场提取等诸多功能单元集成搭载在车辆上的实验室,第一次将系统的科学研究体系“前移”到文物出土现场。
  
  这个可移动的实验室灵感来自何处?担任课题负责人的苏伯民给了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
  
  科技在文物保护中大有可为的意识,逐渐变成他的使命。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苏伯民连续提出设立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方向、将文物保护认定为独立学科、加大对文物数字化技术的创新研究等诸多建议。
  
  全新的时代,给了当代莫高窟人大显身手的契机。
  
  “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烈,我们也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时代课题。”苏伯民说。
  
  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建立我国文物保护领域首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带着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理念技术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一代敦煌儿女对标国际、静心钻研之下,莫高精神续写着新的篇章。
  
  “我们100来人的保护团队,光去年就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在的课题都在啃文物保护的‘硬骨头’,致力研究文物劣化的深层机理。”苏伯民说。
  
  时光,成为他与莫高窟之间的“催化剂”,“化学反应”在日升月落间悄然发生。
  
  “天天跟莫高窟在一起,人是会有变化的。”回望近30年的敦煌生活,苏伯民感慨万千。
  
  科学家的理性,逐渐渲染上感性的温度。
  
  壁画在他眼中有了生命的气息:“别人看到的是静止的物,我看到的是活的生命和无穷奥秘。壁画中的一抹绿,不仅是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的叠加,更蕴含着匠心巧思。”
  
  当年难耐的静,也已涤净青春的浮躁。
  
  茫茫戈壁,夜凉如水。苏伯民有时会感怀过往——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那些曾在同一片星空下守望、奋斗的敦煌儿女,那些纯粹、无悔的青春芳华。
  
  “这山望着那山高将是人生的巨大损失。专心致志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个人的幸运,也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如今的他,也已“择一事,终一生”。
  
  只不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苏伯民,肩上背负着更多的重任;他的眼中,还有更加宏伟的蓝图。
  
  “我呼吁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苏伯民说,技术仍然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更是重要课题。目前,文物保护领域还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希望能通过搭建平台,汇集更多优质的团队和科技资源,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持。
  
  所有的奋力奔跑,都为了圆一个时代的梦想:“让文化自信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闪光。”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第一届国际核物理青年科学家学校活动(NUSYS)在兰州举办
  • 我国科学家提出“西风模态”解释区域气候变化现象
  • 【两会人物】政协委员朱建宁:关注“舌尖上的安全”
  • 【两会人物】人大代表尹建敏:脱贫战场上民营企业不可缺席
  • 【两会人物】马忠: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
  • 【两会人物】齐社祥:关注非遗留住乡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