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攻坚克难坚决兑现脱贫奔小康的郑重承诺

时间:2020-12-01 17:4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 王志俭 点击: 载入中...
  鑫报/大西北网讯 (王志俭)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省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全省75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为了全面回顾总结我省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力奋斗奔小康,经省委领导批准,省政府新闻办从12月1日开始举行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州委书记和市州长以及有关方面领导,为媒体朋友们讲述甘肃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生动故事。

  
 
  12月1日是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韦青祥,中共兰州市委农办主任、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局长(主任)李明珊,围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介绍了兰州市的脱贫攻坚情况。
  
      张伟文介绍说, 兰州古称“金城”,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兰州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贫困一直是阻挡我们向全面小康迈进的一座大山。大家都知道,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而兰州所辖的榆中、永登、皋兰三县,正地处六盘山片区。1982年,国家把这三个县列入“苦甲天下”的陇中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1994年,“八七”扶贫中把七里河区也列入了扶贫范围。进入新世纪,新十年扶贫纲要把三县确定为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其中榆中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七里河区为插花贫困县(区)。第二个新十年扶贫纲要实施之初(2012年),根据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市共有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1.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4%。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常存心中的一句古语,也是兰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帮扶干部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最大民生工程,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聚焦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31.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实施“一户一策”脱贫计划,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历史性实现了区域整体脱贫。2017年兰州市皋兰县、七里河区在全省第一批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连战连捷,永登县、榆中县又顺利实现脱贫退出。今年9月底,经市县乡村逐级自下而上验收,剩余的0.38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了退出标准,实现了全面脱贫。也是在这几年,兰州市贫困地区住房、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重点领域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05元,是2012年的2.18倍,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聚焦责任落实,推动形成了强大攻坚合力。按照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的要求,健全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四级书记一起抓的领导责任制,形成市上“四大家”帮扶4个贫困县区、市级领导包抓贫困乡镇、市县领导和机关单位包抓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机关干部包抓贫困户的“四包抓”工作机制,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市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针对群众心中所想、生活所需、发展所盼,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带领群众扎扎实实地干,上下一心、一鼓作气奋力夺取脱贫攻坚胜利。
  
  二、聚焦投入保障,持续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严格落实市县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市级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三个贫困县按20%以上、七里河区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2016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40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配套扶贫专项资金占总投资的65%以上。全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规模近几年达31亿元,每个贫困村投入近千万元,足额保障了扶贫资金需求。今年共安排投入扶贫资金9.53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3.51亿元,市级资金1.27亿元,县级资金4.75亿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聚焦产业扶贫,有效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实施产业扶贫专项提升行动,积极落实到户产业扶持政策,着力补上产业薄弱的最大短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4.56万亩、11.56万亩、5.97万亩和15.78万亩。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功引进重庆天兆、四川新希望、北京德青源等大型企业,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1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10家,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至少有2个以上合作社。全面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参与贫困户1.68万户,群众直接收益2234.5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15个、市级旅游示范专业村40个,今年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8.33亿元。切实强化就业扶贫,建立劳动力培训与劳务输转一体化工作机制,累计认定“扶贫车间”102家、开展精准培训6.95万人次、完成劳务输转143.79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267个,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人”的目标。
  
  四、聚焦精准方略,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3+3”筛查冲刺清零和“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攻坚,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方面的问题,取得决定性成效。全市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全部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失辍学学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9%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达标,所有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农村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目标。累计改造农村危房5359户,顺利实现农村四类重点对象现有存量危房清零目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提升行动,建成19个集中安置点,搬迁建档立卡群众1568户5543人。累计投资11.49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105.13万人饮水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代缴率、发放率均达到100%。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428元,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757元,照料护理补贴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1440元、2640元、3840元,实现应保尽保。
  
  五、聚焦硬件建设,明显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村组道路建设专项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四好路”建设,完成各类农村公路建设2850.2公里,改造危桥67座,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849.7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实现所有行政村动力电全覆盖,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电子商务乡镇覆盖率达到9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着力解决“视觉贫困”问题,先后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6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1个、区县美丽乡村80个、环境整洁村386个,创建“清洁村庄”656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六、聚焦协作帮扶,积极构建了各方参与格局。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各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主动加强与天津市宁河区、宝坻区和东丽区的衔接沟通,全面开展协作帮扶,累计援助帮扶资金2.7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04个,受益贫困人口15.57万人,先后选派27名干部赴天津三区挂职,互派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501人次。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帮扶,开展“百企帮百村、共建新农村”“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帮扶”等活动,700多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与186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民营企业投入帮扶资金7.0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90个,338个贫困村8.12万贫困人口受益,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活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兰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天津市和中央各定点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无私帮助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这场脱贫攻坚的宏伟实践,生动反映了全市上下向贫困宣战、消除绝对贫困的坚定决心,充分彰显了全市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战胜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市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并不等于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接下来,我们将乘势而上,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
  
  最后,真诚希望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支持兰州发展,积极向外宣传推介兰州,为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鼓劲加油。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兰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是如何做到查漏补缺、清除死角,真正将脱贫攻坚工作落到每一户头上的?
  
  中共兰州市委农办主任、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局长(主任)李明珊:我们坚持把稳定实现“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开展了“3+3”筛查冲刺清零行动和“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逐村逐户逐项“过筛子”查漏补缺,全面消除遗漏隐患和死角盲区。
  
  一是义务教育方面。全面落实特殊贫困户学生兜底保学计划、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市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全市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
  
  二是基本医疗方面。大力实施建档立卡人员“先诊疗后付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实行住院统筹基金总额预付管理以及患者合规异地就医直结制度,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全面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9%以上,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全面消除,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目标基本实现。
  
  三是住房安全方面。逐村逐户全面摸排农村住房安全情况,对符合农村危改条件的全部纳入危改计划,不漏一户,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和程序,严格把好危房改造质量关。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359户,顺利实现农村“四类重点对象”现有存量危房清零目标。
  
  四是饮水安全方面。全市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77处,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49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105.13万人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了100%,集中供水率达到了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危难时刻的大国担当,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疫情期间兰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韦青祥: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省上《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结合全市实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双胜利。
  
  一是抓好援企稳岗吸纳就业。落实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吸纳用工补贴、运输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全市扶贫龙头企业复工185家、复工率100%,吸纳就业10102人;“扶贫车间”复工102家,复工率100%,吸纳就业2740人。
  
  二是抓好农产品销售。疫情防控期间认真落实“一断三不断”“五不得”等政策措施,鼓励农畜产品开展点对点运输,有效解决了活畜禽调运受阻问题。积极扩大销售渠道,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和“农民丰收节”活动,组织开展直播带货、主播网络直播活动扩大线上销售。以“三专一平台”为消费扶贫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兰州特色农产品销售推荐活动,销售额达7.79亿元。
  
  三是组织开展劳务培训和输转工作。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输转到户到人,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底数,面对面了解贫困劳动力务工需求,积极为贫困劳动力务工创造条件,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加强有组织劳务输出;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小,2020年组织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5.79万人;对于因特殊原因不便出去务工的贫困群众,有针对性的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收入,2020年全市共开发1267个公益性岗位。
  
  四是全面落实小额信贷政策。主要对“四类人群”排摸新增贷款需求,做到对有贷款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农户应贷尽贷。2020年新增小额信贷3232户1.54亿元,其中惠及“三类户”人员51户,发放贷款249万元。
  
  兰州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是基础,防止返贫才是根本,兰州市在有效防止返贫工作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明珊:一是开展了“回头看”工作。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不断强化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机制,组织乡(镇)村全面排查脱贫不实、不稳的情况,对2014年以来已脱贫的农户逐户填写《脱贫人口“回头看”核查表》,对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等新产生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不符合建档立卡标准的农户及时剔除,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排解隐患,有效防止返贫。
  
  二是全面检视清零不留死角。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对照脱贫指标、成效考核要求、普查标准、“四个不摘”、应对疫情灾情、高质量交账要求查缺补漏,全面检视清零,查找影响脱贫攻坚大局的风险隐患,尤其是对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和非贫困县,逐村逐户开展全面检视。市上组成由帮扶责任人、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组成的核查队伍,逐村逐户一遍一遍核查“过筛子”,着力排查“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限时对账销号,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惠及贫困群众,真正让脱贫成效得到群众认可。检视发现的问题均已完成整改,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动态监测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部署要求。强化动态管理,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的标准持续排查致贫返贫风险隐患,高度关注受疫情灾情影响,及时将风险人群纳入进行帮扶。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持续落实就业、产业、教育、医疗、金融等扶贫政策,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四是出台防返贫的政策。市上出台了《兰州市精准防贫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对因病、因学、因灾等出现重大返贫风险农户适时进行评估启动保险给付,防止因病、因学和因灾造成收入骤减而返贫,防贫保政策的出台,筑牢了防止返贫致贫的“安全网”。
  
  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韦青祥:我们将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落实。
  
  一是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政策稳定,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持续强化脱贫攻坚的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做到思想不松、责任不减、要求不变、作风不降,齐心协力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棒”。
  
  二是抓好产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全面落实后续帮扶措施,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到户、利益联接到户、金融支持到户,就业培训到人、生态扶贫岗位到人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全面做好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社会融入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努力实现从“搬得好”向“帮得好”的根本转变。
  
  三是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执行落实。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人群加强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帮扶,切实防止返贫。
  
  四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目前,我们正处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谋划,做好政策统筹衔接,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执行效果,各项政策举措转化为常态化的制度保障。做好工作统筹衔接,对攻坚期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重点举措,进一步安排好后续工作。做好工作力量统筹衔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听了刚刚张市长对兰州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介绍,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兰州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果,这些成果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进行巩固的?同时在原有的脱贫成果基础上又做了哪些提升工作?
  
  李明珊:按照省上统一部署,我们深入实施了“5+1”专项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成色。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专项提升行动。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全省“牛羊菜果薯药”产业发展思路,落实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和“五小”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成功引进重庆天兆、四川新希望、北京德青源等国字号龙头企业,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1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10家,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至少有2个以上合作社,实施各类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19个,在553个村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参与贫困户1.68万户,贫困户收益2234.5万元。
  
  二是实施就业扶贫专项提升行动。制定兰州市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劳动力培训与劳务输转一体化工作机制。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认定“扶贫车间”102家;累计开展精准培训6.95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1万人;累计完成劳务输转143.79万余人、创劳务收入334.57亿元。
  
  三是实施易地搬迁专项提升行动。科学选址建设集中安置点,配套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培育发展产业,保证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十三五”期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涉及19个集中安置点,搬迁建档立卡群众1568户5543人。
  
  四是实施村组道路建设专项提升行动。2016年以来,共完成各类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850.2公里,完成危桥改造工程67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849.7公里,农村公路列养里程日常养护工作全覆盖,全市建制村通畅率达100%。
  
  五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近年来,紧紧围绕“六大任务”,我们大力推进两地人才互动、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两市党政领导互访20次,召开联席会议21次,先后选派27名干部赴天津三区挂职,互派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501人次,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124期,培训贫困人口3642人次,部分人员已经到天津企业就业;落实帮扶资金2.7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04个,15.57万贫困人口受益。
  
  六是实施兜底保障专项提升行动。2016年以来,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986元提高至2020年的4428元,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757元,照料护理补贴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1440元、2640元、3840元,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累计为29.6万困难群众发放生活保障资金6.7亿元。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兰州市举办退役军人家属冬季专场招聘会
  • 兰州市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调查 涉及12个领域78项指标
  • 兰州市1万吨冬春储备菜已备好 是去年储备数量的两倍
  • 陇原文艺再添一支劲旅 兰州市陇上名家艺术团成立
  • 兰州市今年已为4963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41亿元
  • 兰州市档案馆与济南市档案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